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1 11:39:3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表达的艺术美,体验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

  2、 初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

  1、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2、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小篱笆》。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启发幼儿从春天的气候、动植物、人们的服饰以及河流的变化方面进行讨论。

  2、欣赏教育挂图,了解歌词内容。

  3、欣赏歌曲,探索歌曲演唱风格。

  4、欣赏歌曲,幼儿可以小声地跟着哼唱,教师用动作、表情提示歌词,暗示歌曲的演唱风格。

  5、教师用填空式演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6、幼儿尝试用探索的方法演唱歌曲:歌词部分唱得连贯、优美,象声词部分用轻快、跳跃的方法演唱。

  7、集体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用动作、表情暗示。

  8、欣赏同伴演唱,教师在需要时助唱。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演,体验倾听、等待以及自己表演所带来的愉快情感。

  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偏食带来的不良影响。

  2、认识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图卡组、VCD。

  2、各类食物小图卡。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只爱吃肉的球球》。

  ⑴教师提问,幼儿自由回答。

  ①教师:球球只爱吃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②教师:吃蔬菜水果有什么好处?你最喜欢出什么食物呢?

  ⑵师生进行"小厨师"活动。(幼儿围成圆圈后坐下。教师依次拿出食物图卡,如鸡肉、青菜等,请幼儿说出食物的名称。)

  ⑶教师:你们觉得这些食物好不好吃?谁喜欢吃这种食物?谁想要这张图卡?(每位幼儿代表一种食物,并将食物图卡交给该幼儿。)

  2、户外游戏活动。

  ⑴选出一名幼儿担任小厨师,绕着圆圈走,一边走一边说:"我今天要买菜。"其他幼儿说:"买什么菜?"

  小厨师:"我要买萝卜、鸡肉。"(小厨师随意念出刚才幼儿所选择代表的食物,被叫到的幼儿就跟着小厨师绕圈走。)

  ⑵小厨师说出"我买完了"的`口令时,绕圈走的幼儿就要赶快找位子坐下最后一位没位子坐的幼儿就要担任小厨师,继续游戏。

  3、师生共同设计营养大餐。

  ⑴教师将幼儿分组,请幼儿讨论并合组食物图卡,设计出一套营养均衡又美味的餐点。

  ⑵请幼儿将讨论出来的餐点画下来。

  ⑶教师要提醒幼儿在搭配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完成后再请幼儿进行分享。

  效果分析:

  幼儿都能专心聆听故事,并且能够大胆陈述,像是张瀚翔、麦修睿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都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举例说出偏食对身体的坏处。像是石泳枫说:如果偏食就长不高的,而且很容易会生病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学习行进冲拳,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 进一步感知“拳”的要领,对武术活动有参与兴趣。

  3.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 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习“行进冲拳”的动作。

  “行进冲拳”的力度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1. 红绿板各一块;红绿点、圈标记每人一对。

  2. 背景音乐《中国功夫》;起点、中线、终点标记。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调动身心

  红绿小人跟着我一起动动身体:上肢、体侧、体转、踢腿、跳跃。

  二、探索练习,师生互动

  1.游戏:红绿小人听信号

  (1)红圈出脚/收,绿圈出脚/收。

  (2)加上口令:红脚(红)/收,绿脚(绿)/收。

  (3)口令和信号:举红板出红脚(红)/收,举绿板出绿脚(绿)/收。【要求:眼睛尽量看着信号板,做到抬头挺胸做动作】

  (4)提问:武术中的“拳”是怎么做的?

  (5)练习“红、绿点出拳动作“同(1)-(3)。【要求:出拳、收拳动作到位】

  2.集体练习“行进冲拳”。【要求:注意加强冲拳的力度和手脚协调性练习】

  3.“大带小”分散练习动作。

  4.游戏:红绿小人争奖励。

  规则:动作协调、有力的奖励“红花”,动作有待练习的奖励“红星”。

  三、整理活动

  红绿小人和我一起放松一下身体(体育项目模仿操):游泳(上肢)、举重(腿部)、乒乓(体转)、竞走(全身)、体操(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基于幼儿园的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化武术教育发展幼儿多元智能的实践研究》,活动中我摒除普通的武术动作单一的、反复的练习,把“行进冲拳”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层层递进的要求,让幼儿逐步掌握动作要领:首先练习原地踢腿动作,接着练习行进踢腿动作,然后练习出拳动作,最后是完整的“行进冲拳”动作练习和巩固。活动中孩子手背上的红绿点和鞋面上的`红绿圈,我手上的红绿板以及武术口令都成为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和帮助孩子更协调掌握动作的有力教学具,避免了孩子们学习动作的“疲劳期”。

  今后活动中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武术是一项枯燥乏味的运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往往动作都是一个标准模式。我们武术兴趣班的孩子是由中、大班混龄的孩子们组成的,我觉得针对幼儿期的不同年龄特征还是需要注重个体差异,有层次的提出要求。我相信持之以恒地坚持武术锻炼,对于孩子的身体素质、协调发展、苦恒之心等方面是很有益处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蚂蚁上天旅行的故事情节。

  2、尝试自己仿编故事,讲述帮助蚂蚁上天的经过。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蚂蚁飞上天》。

  2、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它非常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它不会飞,怎么办呢?

  鼓励幼儿自主地想象各种办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

  2.引导幼儿看图讲述画面,初步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说一说。

  教师:是谁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小蚂蚁在天上看到了什么?

  3.教师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教师: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它想做什么?谁帮助它飞上了天?

  教师:小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它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蚂蚁终于飞上了天,它很高兴,除了用“高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小蚂蚁的`心情呢?

  启发幼儿用‘兴奋、幸福、快乐、愉快、喜洋洋、美滋滋’等词语,表达小蚂蚁的心情。

  师:老师来把这个故事讲一讲,请小朋友听听小蚂蚁是怎么飞上天的?

  教师连贯完整地讲述。

  师:再带领幼儿讲述画面内容: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4.启发幼儿创编故事。

  教师:如果小蚂蚁想上天旅行,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教师提醒并鼓励幼儿运用前面的讲述经验,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

  教师帮助幼儿理清讲述的思路: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水帮助了小蚂蚁飞上天的?蚂蚁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它感觉怎样?

  教师可请两至三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5、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进行仿编。并尝试绘画:蚂蚁飞上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会幼儿认读汉字:跑、跳、蹲、踢,引发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2、结合图片认读汉字,让幼儿了解有“足”字旁的汉字与脚的动作有关。

  3、学习用连词“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培养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跑、跳、蹲、踢”的图片,与其相对应的'汉字。

  2、幼儿每人一套汉字卡片、小筐。

  3、幼儿已积累一定的运动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和幼儿一起回忆你喜欢做什么体育项目?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结合图片,认读汉字“跑、跳、蹲、踢”。

  1、图文结合,认读汉字

  提问:

  (1)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体育动作?

  (2)你能用一个字来表示吗?

  (3)幼儿认读汉字。

  要求:幼儿正确朗读,简单组词。

  (4)在没有图片的帮助下,鼓励幼儿大胆、正确地朗读汉字。

  2、了解字的结构

  提问:

  (1)这些汉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请你把它找出来。

  (2)通过比较,掌握这些汉字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每一个汉字的左边都相同,都是“足”字旁“足”就是脚,这些动作跟你们的脚有关系,右边又是一个汉字,有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的字我们叫它是左右结构的字。

  三、游戏

  1、老师拿字卡,请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请幼儿检查小筐里的汉字,认一认、读一读后,老师出示图片,幼儿找对应的汉字。

  2、一个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来找字,并正确朗读,共同检查游戏结果。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以后看书的时候,发现“足”字旁的字,就来问老师,在家的时候,就问爸爸、妈妈,看一看这些字是不是都是左右结构?都是与脚有关系?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示?比一比,看谁找得多,看谁会读得多。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了解动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洁作用,知道动物可以保护环境,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初步了解地球上存在的环保问题,懂得要爱护环境,并能尝试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

  3、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动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洁作用,并有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 让幼儿了解我们的地球妈妈到底存在哪些环保问题。

  活动准备

  难过的地球妈妈一个,动物图片各一张,不同程度被污染的环境图片各几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不开心的地球妈妈,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并请幼儿仔细观察地球妈妈的表情。

  二、主动探索,积极讨论

  1、 地球妈妈怎么了?为什么难过?

  2、 出示被污染的环境图片,请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谁来帮助清理这些脏东西呢?

  三、观看多媒体资料,交流讨论,发展语言

  1、 地球妈妈今天想招聘一些动物清洁工,看看都有谁来报名了??v出示海鸥、鲫鱼、乌鸦、蚯蚓等的图片?

  2、 分享交流,这些动物合适做清洁工吗?

  3、 听故事,一起验证结果?v听这些动物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并了解他们是怎样清洁地球的??w

  4、 教师小结: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能力

  生活中还有谁也会保护我们的环境呢??v环保工人,花草树木…?

  五、情景转化,启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1、 请幼儿自由回答:地球上有那么多动植物清洁地球妈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妈妈呢?

  2、 启发幼儿像动物们一样,做回清洁工,清理幼儿园每个角落的垃圾。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中,先出示难过的地球妈妈,让幼儿猜测并给幼儿一个自由讲述的机会,为后面活动做了铺垫。

  2、 孩子们喜欢这个故事,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自己的见解,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3、 幼儿对动物清洁地球知识掌握很少,老师讲述太多。

  4、 在以后开展此类活动时,提前请家长协助和孩子一起收集这方面知识。

  小百科: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大胆联想,尝试为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寻找相关联系,发散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2.让幼儿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活动准备:

  五个花瓣的花。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我的好朋友》,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及理由。

  提问:小朋友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为什么他是你的好朋友?(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用句子:我和××是好朋友,因为我们会一起做游戏等等,所以我们是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花的好朋友》

  1.出示花,请幼儿帮花找朋友。

  提问: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看是谁(花)。小花花今天来到我们班上,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好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以后呢,这朵花他会变美哦。

  2.幼儿自由想象,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幼儿自由举手回答,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如我帮花找小草做好朋友,因为花的旁边总有小草的陪伴,所以他们是好朋友。)

  教师小结:你们帮花找了那么多的朋友,有的是帮助花生长的朋友,像泥土、水、阳光。还有是和花儿做朋友的',像小草。花儿找了那么多的朋友以后变得美丽又开心啦。它说谢谢你们帮他找了那么多的朋友。

  (三)结束部分

  (好朋友)

  1、今天,老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张小图片。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等下老师请你们就每人拿一张图片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然后看看你拿的是什么,还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看看说说你拿的是什么?提醒幼儿每人只能拿一块。

  2、幼儿拿图片。

  师:你们拿到了图片看看自己的事什么,再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的是什么。(教师巡视一下)

  3、介绍自己拿到的小图片。

  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拿的小图片是什么?幼儿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的说。我的图片上是"一盆花、一个树子等"引导幼儿用量词介绍。并提醒小朋友注意听别人图片上的是什么?

  4、游戏:找朋友

  下面老师要请大家玩一个游戏,要为你的小图片去找一个好朋友。找好了以后好朋友要手拉手(自己想办法),好了以后要放在我的桌子上,幼儿自由为小图片找朋友。提醒幼儿找好了以后要说出理由,为什么它和它是好朋友。教师巡回指导。

  5、介绍好朋友请幼儿介绍和谁找到好朋友了,为什么你帮他们做好朋友。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介绍讲述:如我帮一个雨子和一片雪花做好朋友,因为下雨了,学会就会融化,所以他们是好朋友。你们同意吗?教师小结:今天你们为图片上的实物找到了朋友,你们真棒。他们能做朋友有的是因为有共同的地方、有的是因为他们相互需要、也有的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p,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习与单韵母的简单相拼。

  3、激发幼儿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声母p,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

  操作法 游戏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讲解演示法

  教学准备

  若干卡片、板书 、幼儿用书、铅笔、彩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幼儿齐唱歌曲《小红帽》。

  2、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二、复习

  1、谈话激情,小朋友们,听说拼音国王给宝贝们安排了什么有趣的任务?任务是什么?制作自己喜欢的单韵母饼干,你们完成了吗?,你们最喜欢谁呢?(字母饼干在桌面上)

  2全班展示字母饼干,组织游戏“X、X、X在哪里?”“X、X、X在这”里积极地鼓励孩子,并及时表扬。

  请小朋友帮助单韵母按顺序地送回车厢吧!

  三、学习p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声母是谁呢?它藏在哪呢?

  p泼水的泼、山坡的p。

  2、教学p的'发音

  (1)出卡片p。

  (2)教师范读p。讲解发音要点: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气流爆发出来,气流比b强得多。

  (3)教师领读, 小朋友跟读。

  (4)请幼儿自由发挥编小儿歌。

  泼水、泼水p p p ; 上坡、上坡p p p。

  3、学习p书写。

  (1)幼儿观察外形。

  (2)教师范写:两笔写成p,第一笔为竖,第二笔为右半圆,住在中下格。

  (3)区分b—p,都是两笔写成,第一笔为竖,第二笔为右半圆,但是b的半圆在下住中上格,p的半圆在上住中下格。

  (4)集体书空练习。

  四、教学p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p喜欢和谁做朋友呢?

  板书: p - ō → pō 上坡

  p – á → pá 爬山

  (2)相拼的口诀是什么?

  (2)开火车读音节,分组朗读,音节对对碰。

  五、出示课文学习“儿歌”桌子右上角

  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集体读。

  吹泡泡

  小宝宝,吹泡泡,

  好像一串紫葡萄,

  泡泡飞,泡泡跳,

  飞到空中飘呀飘。

  六、一起在四线三格中为p再找6个朋友。

  七、幼儿动手制作字母饼干。(播放饼干歌)

  1、比比谁的小手最灵巧。

  2、教师巡视,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展示个别幼儿的饼干成果。

  4、我们大家把它们送回烤箱。

  八、小结:很高兴今天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p,恩……期待大家香喷喷的字母饼干出炉罗。

  幼儿与老师互动,表演歌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有各种各样的根的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1)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

  (2)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3)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

  2、教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

  (二)根的'吸收。

  1、听故事“小鹿和大树的对话”。

  (通过故事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

  2、看图片“根的吸收”。

  (通过图片的直观让幼儿形象地了根的吸收过程)

  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巩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

  (三)根可以食用

  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我们一起来尝尝(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对变态根的认识)

  B、好吃吗?(好吃)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

  (四)延伸活动

  “根的秘密”:带领幼儿将桌子上的植物放进透明的饮料瓶中,观察根的生长和吸收情况。

  活动反思:

  幼儿虽然经常看到根,比如幼儿园的种植角,和妈妈一起买菜拣菜时,孩子们都会接触到一些根。但由于缺乏引导,这些根他们看在眼里却并未记在心上,甚至有些孩子还并不知道我们吃的萝卜,山芋就是植物的根。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根的正确认识,了解根的种类,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本活动,我在设计中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想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探索机会。所以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多次尝试活动。第一次主要是探索根的外在感觉和形态,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获得感知。第二次尝试是对根进行分类。在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引导幼儿扮演根,共同体验根在生长过程中的的作用。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根的生长作用,更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不同的根的形态。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们对这一活动还是十分有兴趣的。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仔细认真的观察植物的根,并能找出其不同之处。目标完成情况很不错。但活动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孩子数比较多,我在活动过程中,总担幼儿会秩序混乱,故而幼儿参与操作、探索活动的时间和深度都略显不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阅读,感受个体的多样性,并能大胆表达发现每个人的不同点。

  2.懂得欣赏自己、欣赏别人、不取笑别人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重点:

  能理解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从故事中感受个体多样性,懂得欣赏自己,尊重别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猜猜我是谁?》

  1.今天许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向老师们打个招呼吧,说声“老师好!”

  2.今天周老师要给你们玩一个游戏,叫做:“猜猜我是谁”,周老师来说他的特征,请你们来猜猜这个小朋友是谁?现在开始咯!(老师说说某个幼儿特别的地方,其他小朋友猜一猜是谁。)

  3.小结: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很快就能找出他是谁,原来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4.提问:谁来说一说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用“我和别人不一样,我……”的语句表述)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

  提问:你喜欢你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2.出示绘本,倾听故事

  (1)小朋友们有的人喜欢自己不一样的地方,有的却很讨厌。和别人不一样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先来听一听、看一看这个故事,看完了你们再告诉我好吗?

  (幼儿欣赏配乐录音一遍。)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贝琳达)她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双特别大的脚)她喜欢自己的不一样吗?(很烦恼)为什么呢?

  (3)引导语:我们再次走进绘本看看吧!

  3、再次阅读绘本,尝试讲述。

  (1)可是,贝琳达有个大问题,嗯,应该说有两个大问题,仔细看图,猜猜看,她遇到了什么大问题?(她的左脚和右脚,她有一双大脚。)

  (2)其实贝琳达不觉得自己的脚有问题,可是参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选拔时,问题就来了。评审委员一看到贝琳达的`大脚就大叫:他们会说什么?(暂停!)

  (3)我们一起学一学评审委员的话吧:“天啊!”、“你的脚大得像条船!” 、“简直和海豹的鳍没两样!” 、“回去吧。你那一双脚,永远跳不好!”

  (4)如果你是贝琳达,你听了这些话你是什么感觉?(伤心,难过)仔细观察图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贝琳达很难过,难过了好久好久。她想:“或许那些评审委员说得对,我的大脚真的不适合跳舞。”)

  (5)从这幅画上,我们可以看出贝琳达还跳舞吗?为什么要放弃呢?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会放弃吗?

  (6)(既然不再跳舞,她就得找别的事做,可是,她除了跳舞,什么都不会。她找啊找,终于在费莱迪餐厅找到工作。餐厅里的客人喜欢她,因为她动作快,脚步轻巧灵活。费莱迪先生也喜欢她,因为她做事很认真。)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轻巧灵活”是什么意思?

  (7)贝琳达在费莱迪餐厅干得很出色,可是贝琳达快乐吗?贝琳达工作间隙看《舞蹈杂志》时若有所思的样子,她在想什么呢?(是呀!贝琳达虽然喜欢费莱迪先生和餐厅里的客人,不过她还是忘不了舞蹈。

  (8)有一天,有个乐团来餐厅表演,他们自称“费莱迪好友乐团”,在餐厅开门营业前,他们先练了一首轻快的曲子。贝琳达的脚尖忍不住一上一下地跟着打拍子。接着,他们开始演奏浪漫又抒情的乐曲,不知不觉中……贝琳达跳起舞来了!(从“忍不住”、“不知不觉”这两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9)这些音乐家每天到餐厅演奏,贝琳达每天趁客人还没上门,就随着他们的音乐跳舞。有一天,费莱迪先生问贝琳达愿不愿意跳给客人看。贝琳达微笑着回答:“噢,当然好啊!”餐厅里的客人都很喜欢她表演。他们高兴地告诉去他们的朋友,那些朋友第二天就来到了费莱迪的餐厅,他们也非常喜欢……他们又告诉其他朋友。很快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费莱迪餐厅看贝琳达跳舞。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听说了这件事,他的朋友的朋友叫他一定要去看贝琳达跳舞。他去了。他很惊讶。他非常赞赏。他觉得好感动。“知道大都会吗?那可是一个世界级的歌剧院。指挥满意吗?他为什么会惊讶?赞赏?好感动?你能说说指挥的心里话吗?

  (10) “你一定要来大都会剧院表演!”他激动地说,“请你答应我!” 贝琳达笑着回答:“噢,当然好啊!”餐厅里的客人都鼓掌欢呼起来。就这样,贝琳达到了大都会剧院,随着“费莱迪好友乐团”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她好喜欢跳舞!评审委员们大喊:“太精彩了!多么像燕子、鸽子、羚羊啊!”他们全神贯注地看她跳舞,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脚有多大。贝琳达快乐极了,因为她可以跳舞、跳舞、一直跳舞……至于评审委员说什么,她一点也不在乎了。

  4、重温故事,加深印象

  引导语:这真是个温馨的故事啊!我们一起跟着录音再完整欣赏一遍吧!

  三、结束部分,总结深化

  1.现在,你觉得贝琳达是一个()女孩,她有没有因为自己不一样的大脚而感到难过了?

  2.那你现在觉得你不一样的地方还是你的烦恼吗?你还会嘲笑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吗?

  3.总结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不一样,有时候不一样会让我们觉得很开心,也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一样感到难过,但是我们都应该正确的对待他们,小朋友们,其实有时候不一样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独一无二。

  4.我们来和贝琳达说再见吧!(再见,贝琳达,再见大脚丫女孩!)

  活动延伸:

  1.老师把这本书放在了图书室里面,你们可以去翻看,看看不一样的大脚丫—贝琳达的故事!

  2.你也可以告诉小伙伴们你的不一样,让别人知道你独一无二的地方!

  活动反思:

  《大脚丫跳芭蕾》这个语言活动是围绕一个大脚丫女孩贝琳达讲述的励志故事,孩子们眼中的不一样一般都是直观的,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往往一些内在的不一样并不能被孩子所发掘,他们不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那么在这时候,老师的引导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哪里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活动进行时,都能被绘本中绚丽的图片所吸引,孩子们相比大人是单纯的,他们不会因为贝琳达的大脚丫而笑话她,更多的是好奇,当我讲述完整个故事,她们被贝琳达热爱芭蕾舞的精神所感动,觉得贝琳达是个很棒的女孩,她很值得我们学习。

  小百科:芭蕾舞(意大利语:balletto;法语、英语:ballet),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