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14 07:51:1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性质:

  学科带头人展示研讨课

  活动班级:

  大(2)班

  执教者:

  香花幼儿园陆美华

  教学名称:

  绘画———画味道

  教学要求:

  1、感受区分冷暖色调。

  2、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并能正确运用冷色、暖色。

  教学准备:

  图画两张(一张为冷色图画,一张为暖色图画)

  调味(分为甜,辣、苦、冰四种味道)

  油画棒绘画纸记号笔

  教学流程:

  欣赏与感受——区分两种色调——尝味道————画味道———展示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感受区分冷暖色调。

  1.出示两张图画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两张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你们看了这两张画有什么感觉?

  2.幼儿回答。

  3.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导幼儿发现这两张画运用了不同的色调)

  哪些颜色给人暖洋洋的,是暖色调?

  哪些颜色给人的感觉冷冷的,是冷色调?

  4.小结:运用不同的色调绘画,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绘画效果。

  二、尝味道

  师:老师有几个调味瓶,请你尝尝它是什么味道,给你怎样的感觉?如果让你把这种味道的画出来,你觉得应该用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1.幼儿尝味道。

  2.幼儿交流。(引导幼儿说出甜、辣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快乐的兴奋的,应该用暖色,另两相反)

  三.幼儿画味道,教师指导。

  1.师:那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开心的事,也有许许多多伤心难过的事,他们也有各自的味道,你们能不能用冷色调或者暖色调把他们画出来呢?

  2.幼儿作画。

  3.指导幼儿色调正确运用,以及同一色调的'渐变运用。

  四.展示作品,共同分享。

  设计思路:

  大班年龄的幼儿对色彩有强烈的敏感度,他们喜欢运用各种颜色进行作画,然而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一定的含义,这方面的意识与概念还不明显。于是就通过两副欣赏性的图画让幼儿感知感受,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区分冷暖色调。(以前对冷暖色调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幼儿尝味道,用味觉来体验出什么味道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合理,当幼儿创作时让孩子们画单纯的味道当然过于的抽象,孩子们难以想象,于是就根据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绘画基础的特点,让孩子们想想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带给自己什么滋味,应该如何用色调进行表现。这样既提供了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又达到了色调的运用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道空气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懂得为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多吸收新鲜空气的'一般方法。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懂得人吸收新鲜空气的意义;

  了解有关人们呼吸的知识

  教具准备:

  人体呼吸系统挂图一张。

  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出示挂图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人们的呼吸等问题。

  2、 启发学生说说城乡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污染,

  3、 看挂图,进一步讲解注意呼吸过程的卫生。

  4、 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强调要多吸收新鲜空气,保障人体健康。

  5、作业:回家做空气与小动物生存关系的小实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2、ppt课件;蔬菜分类

  3、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2、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

  教师: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

  (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

  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

  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四、总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大意,感悟兔子先生的积极心态。

  2.尝试用“换个想法”的方式和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不那么幸运的事。

  3.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及“换个想法”带来的豁达、愉悦。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盒子两个(一个内有若干“钻石”,一个为空盒)。

  2.故事PPT,事件图片三幅。

  3.背景音乐,声音音频。

  过程:

  一、游戏“幸运猜猜猜”

  1.自由选择盒子,体会“幸运”与“不幸运”。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个盒子。你喜欢哪个盒子就请坐在哪个盒子这边。

  (幼儿自由选择,分成两边坐下。)

  2.说说感受。

  师(打开幸运盒,取出“钻石”):哇,里面有宝物哦。选择这个盒子的小朋友现在心情怎么样?

  师:你们选择了这个盒子真幸运啊!里面有好漂亮的钻石!

  师:另外一个盒子里会不会有比钻石更好的东西,你们会不会更幸运呢?(打开空盒子)呀!是个空盒子。你觉得幸运吗?心情怎么样?

  师:难道选择空盒子就真的不幸运了吗?

  二、欣赏、理解故事

  师: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幸运的兔子先生》。为什么叫它“幸运的兔子先生”呢?兔子先生究竟遇到了什么幸运的事情?真的很幸运吗?

  1.欣赏、理解故事第1——2段。

  师:兔子先生遇到了什么事?你们觉得它遇到的是幸运事吗?为什么?

  师:兔子先生觉得自己幸运吗?它是怎么说的?

  师:为什么兔子先生觉得自己幸运呢?

  师(小结):原来兔子先生遇到不幸运的事情时,会想办法把事情往好的地方想,找到小幸运,让自己快乐起来。

  2.欣赏、理解故事第3段,进一步理解兔子先生的“幸运”。

  师(教师讲述前半句):兔子先生遇到了什么事儿?这事儿幸运吗?为什么?

  师:如果你是兔子先生,会怎么想这件事,从中找到小幸运,让自己有好心情呢?

  师:我发现你们有点像幸运的兔子先生了,会在不幸运的事情中想办法找到小幸运,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们来听听兔子先生是怎么说的。

  3.尝试帮助兔子先生找到第4——6段后半部分中的“幸运”。

  (1)倾听教师讲述第4——6段中的前半部分。

  师:故事里的兔子先生又遇到了三件不幸运的事儿,请你们听一听是什么事。

  (2)交流、讨论。

  你们觉得这三件事情中有小幸运吗?现在请你们帮助兔子先生找一找。请你和身边的4个好朋友组成一组,选择一件事情,讨论一下你们找到的小幸运。等会儿我们来分享。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分组选择事件图片并讨论。)

  (3)各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

  师:你们真棒,找出了这么多小幸运。你们是“幸运的小朋友”。

  三、完整倾听故事,感悟幸运

  1.完整倾听故事。

  师:后来兔子先生遇到了一只饥饿的'大野狼,它还能这么幸运吗?答案就在结尾。让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播放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2.提升经验。

  师:现在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幸运的兔子先生”了吗?它是怎么找到幸运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呢?

  师(小结):原来兔子先生能把不那么幸运的事情往好的地方想,找到小幸运,从而让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好心情。

  四、迁移生活经验,寻找幸运

  师:还记得刚才的小游戏吗?选到空盒子的小朋友都觉得不幸运,现在你们是怎么想的?怎样让自己觉得也很幸运,让心情变好呢?(引导幼儿表达。)

  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从空盒子里找到了许多隐藏的小幸运。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祝福你们永远都有一个快乐美好的心情!

  反思

  大班教学活动“幸运的兔子先生”的重点目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寻找看似不幸事情中的幸运,这对大班幼儿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面带笑容,不停地说着“哈哈!我可真幸运,幸好……”的句式,他们已经找到了幸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帮助幼儿寻找幸运的三个路径值得我们借鉴。

  1.带着悬念的游戏——引发对“什么是幸运”的思考

  活动以“猜盒子”的游戏开始,装满“钻石”的盒子和空空如也的盒子对比强烈,让幼儿马上感受到了“幸运”和“不幸运”的不同。当选择空盒子组的幼儿满脸失望时,教师的一个颇有悬念的提问“难道选择空盒子就真的不幸运了吗”,引发了孩子对“什么是幸运”的思考。

  2.三段式的解读——搭建“寻找幸运”的路径

  教师引导幼儿带着悬念和思考进入解读环节。作品由七个平行的小片段组成,前三个片段,教师通过分段讲述逐步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幸运;后三个片段,教师请幼儿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来寻找幸运。在活动最后,教师在组织幼儿完整倾听故事前出示大野狼的图片,提醒幼儿用自己的前期经验去感受、体会幸运。以上三段式的解读,将教师的引领、幼儿的自主思考和师幼互动融合在了一起,帮助幼儿搭建了寻找幸运的路径——遇到麻烦事时。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一想。

  3.生活经验的链接——拓展“寻找幸运”的路径

  第四环节“寻找空盒子的幸运”,需要幼儿运用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刚习得的策略。孩子们富有想象力和充满正能量的语言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学会了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6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2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