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4 09:32:2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热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热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学会朗诵诗歌。

  2、了解西瓜和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丰富词汇:瓜藤儿、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各一个;磁带及录音机。

  2、诗歌图谱、ppt;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通过情景对话引题。

  1、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喜欢种瓜。 瘦爷爷:我也喜欢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味道甜又甜。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清口又松脆。

  2、胖奶奶和瘦爷爷都夸自己种的瓜好,你们猜猜他们种的是什么瓜?

  3、小朋友们猜了这么多,那诗歌里的'胖奶奶和瘦爷爷到底种的是什么瓜呢?请听诗歌《种瓜》。

  二、欣赏配乐诗,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2、请幼儿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3、西瓜和黄瓜也和小朋友一样,都是一点点长大的,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长大的吗?

  三、课件演示,了解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看ppt听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四、看图谱学儿歌。

  1、教师指着图谱完整朗诵一遍诗歌。

  2、幼儿跟着教师看着图谱一起念诗歌。

  3、丰富词汇:瓜藤儿、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提问:小朋友们看,刚才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瓜藤各往哪儿爬呀?长呀长呀,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奶一样,怎么样?长呀长呀,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怎么样?)4、分男女角色念。(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五、拓展想象,巩固理解诗歌内容。

  1、胖奶奶和瘦爷爷明年还要种瓜,他们会种什么瓜呢?根据想象,编成诗歌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提操作要求。

  3、幼儿边听音乐边作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学习、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同时这种学习是要与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这种学习方法尤为有效。前几天,有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讲了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许多孩子对石子投入瓶中能让水位升高很感兴趣,并提出,要是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还会想出其他办法吗?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进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2、具有扩散性思维,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喜欢实践活动,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帮助乌鸦想办法,萌发帮助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制作: 小乌鸦喝水2.玻璃瓶若干,石子,沙子,废旧报纸,棉花,玻璃球,即时贴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呀,王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看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

  二、欣赏动画片第一段后,提问:

  1、刚才动画片里有谁?2、这只乌鸦口渴了,它在天空飞呀飞,发现了什么?3、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又高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它想个好办法吧。

  三、幼儿猜测并讲述乌鸦喝到水的方法。

  我们小朋友积极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这些办法到底能不能帮助小乌鸦呢?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去试一试,看看怎样才能使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

  四、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1、提出探索要求:①请每个小朋友先在瓶子里原来水面的位置上做一个标记,等你操作完了再做一个标记,看看瓶子里水面的位置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②请小朋友在使用操作材料的.时候注意安全。

  2、师生共同小结:你用了什么材料,水面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小结:当我们把一个个小石子、小玻璃球放进玻璃瓶里的时候,小石子、玻璃球很霸道,抢了水娃娃的地方,水娃娃就被挤到了瓶口,水面的位置升高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可是当我们把棉花、报纸放进瓶里的时候,棉花、报纸和水娃娃很友好,做了好朋友,棉花、报纸抱住水娃娃,水娃娃也钻到它们的身体里一起做游戏。水面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乌鸦还是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刚才呀,小朋友帮乌鸦想了很多办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我们小朋友都积极动脑筋,并大胆进行了尝试,你们是最棒的。

  五、王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老师想的办法好不好。(教师操作,幼儿讨论回答。)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这样的小实验,看看你家里的哪些东西能够让瓶子里的水升高。

  六、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画片里的小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教师播放动画,并完整欣赏。

  七、总结:以后当我们小朋友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好办法,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热心地去帮助别人。

  活动反思:

  《乌鸦喝水》这个题材原本只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但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如何想出不同的好办法帮乌鸦喝到水的讨论,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生成课题,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因此组织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本着幼儿是主体的原则,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尝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提供给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材料,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选用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承担不同的探索职责,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在这种活动环境中来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主动交流分享对方的经验,对于探索中产生的各种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教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要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幼儿与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主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在《美丽的小昆山》主题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充分的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活动、远足活动等,使孩子们对小昆山的街道特征和变化、小区的设施和设备、山上的景物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感知到了我们小昆山在不断变得更加美丽,同时借助家长资源的利用,前期进行了一些调查活动、资料收集,使孩子们对小昆山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次活动是在主题中后期的一次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帮助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小昆山的情感,推动主题的开展。

  大班的孩子慢慢表现出了钟爱于竞赛这种模式,我们班的孩子在平时的游戏中也开始出现自发组织以竞赛形式来进行游戏,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交流与分享经验,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以竞赛模式来组织本次学习活动,通过在活动中不同的提问形式和教学方法来推动幼儿进一步了解小昆山。同时,在本次活动中也隐含着这么些内容:尝试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和遵守一些规则,知道团队合作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的开展,所需的筹备工作比较多。孩子们自主组织了队伍,通过商量讨论各自给队伍取了个有象征意义的队名,体现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智慧。活动通过抢答题、必答题和思考题这三种形式层层推进,三种形式的问题分别通过小昆山的传说和故事、小昆山现在的建设、小昆山的未来这三方面进行描述,是帮助孩子从对小昆山的古代了解,到小昆山的现代变化,最后展望未来的小昆山的一个过程梳理和总结提升。同时思考题中通过观看录像,让孩了解为小昆山的建设作出贡献的环卫工人和建筑工人,激发孩子对他们的尊重。让孩子展望未来的小昆山将会是怎么样的,是将孩子的经验从生活出发回归到生活,进一步体现出对小昆山的爱。

  本次活动目标为:

  1、尝试在竞赛、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小昆山的美丽。

  2、激发幼儿喜爱小昆山的情感。

  内容与要求:

  1、尝试在竞赛、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小昆山的美丽。

  2、激发幼儿喜爱小昆山的情感。

  活动重点:在竞赛、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小昆山的美丽。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喜爱小昆山的情感。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前期了解了小昆山街道上的商店、小吃店、许多小昆山的不同景点,小昆山休闲、购物等地方,并进行了记录,银杏树、西部渔村照片,建筑工人工作的录像等

  2、事先预告本次竞赛时间,幼儿自主组织4队参赛队,并为队伍取名及口号,竞赛现场布置工作等。

  活动流程:引出主题--幼儿竞赛--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师:各位小选手,你们好!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我爱小昆山"大比拼》的活动,首先请各队的队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队伍。

  2、幼儿互相介绍(队名、口号…)

  3、讲师讲述竞赛规则:今天我们一共分三种类型的竞赛题目,有抢答题、必答题和思考题,回答对一题就得到一面小红旗,在竞赛过程中,如果哪组队员违反规则,那么会失去一面小红旗,最后,看红旗的多少来分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你们都明白了吗?。

  二、幼儿竞赛

  (一)抢答题

  1、教师提出要求:首先我进入的.是抢答题部分,再次提醒各位,一定要在"开始"后才能按动你们的小玲,进行抢答,否则将作为犯规。

  2、问题:

  (1)"小昆山"的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

  (2)请你说说小昆山的由来?

  (3)出示银杏树照片:这是什么树?请你说出有关于它的故事?

  (4)你知道"二陆草堂"里很有名的两个古人是谁?

  3、教师小结:原来小昆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是个很有历史的地方,好,我们来看一下各队的得旗情况。

  (二)必答题师:刚才我们进行了抢答题,下面进入必答题部分,我这里总共有四道题目,每队选择一题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得到小红旗,如果回答不出,得不到小红旗,但其他队可补充,回答正确得小红旗。

  1、提出要求:每道题背后有加法题目,每队指派一位选手,按着要求进行选择。

  2、问题:

  (1)请说出小昆山最高的楼房和最漂亮的小区?

  师:其他队对良祥宾馆和玉昆小区还有哪些了解你也可以来说说。(前面答对的有红旗,补充的也能得到红旗)

  (2)出示西部渔村照片:猜猜这是什么地方,人们可以在里面做些什么事情?

  (3)请说出你喜欢小昆山的2个理由?

  师:还有哪个队和他们喜欢的是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补充,补充完整也可得到红旗。

  (4)请说说小昆山现在和以前有些什么变化?说出两个变化。

  3、教师小结:

  听你们这么一说,原来小昆山真的是个很美丽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购物方便,而且还有很多休闲的地方,很适合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简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能简单记录,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操作材料:蛋壳(分成两半),两支削尖的铅笔,粗吸管【操作材料教师和幼儿人手一套】;

  记录表、笔;有色的水、滴管。

  经验准备:幼儿对力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播放视频《小鸡出壳》,引出问题: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还是蛋壳的凸面容易被啄破?

  【基本部分】

  1、实验:验证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

  (1)请幼儿猜想是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先啄凹面再啄凸面,并分别记录下啄破所需要的次数。

  (3)请幼儿交流实验的结果,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说出结论。

  (4)教师小结: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凸面不容易被啄破,所以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实验:解释凸面承重力强的原因。

  (1)请幼儿猜想为什么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教师做实验:用水来代替我们作用于蛋壳的力,将有色的水分别滴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教师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凹面容易被啄破;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这样的话力量就比较小,所以凸面不容易被啄破,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3、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像蛋壳的物体。

  (2)结合多媒体课件,像幼儿介绍薄壳结构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结束部分】

  小小的蛋壳里还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呢,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一定不要轻视小的东西!只要我们平时多看、多听、多动脑,就一定会发现自然界的很多小秘密!现在,让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离园到计时》中有一音乐活动:《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是成人歌曲,共有两段,歌词较长、难理解,但旋律抒情优美,对孩子来说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大班幼儿即将毕业,他们将离开幼儿园这个生活了3年的集体,孩子们对于同伴间的分离,师生间的分别都存在着一些留恋。孩子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小学生”,又舍不得离开幼儿园里亲爱的老师、同伴。这是这个时期孩子们最突出的矛盾心理,在平时孩子们回忆过去的每一天,心里充满着师生间绵绵的情意和深深的爱意。是啊,毕业了,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终止,但并不是友谊的结束。因此,这首歌对孩子而言正能够反映出他们此时的一个矛盾心情,所以我们依旧保留了本次活动。

  第一个环节,我先采取了提问:“在幼儿园里你有没有交到好朋友,他们是谁?”于是我引出这首歌曲:“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友情的歌,请小朋友听听是怎么唱的?”我有感情的范唱了第一段,提问孩子都听到些什么?因为班里有的'孩子是识字的所以大多都说了出来,我也通过歌唱的方式进行了反馈,然后请孩子们跟我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对难点句进行了示范唱,请孩子跟唱。

  第二个环节我安排的是表达友情。我首先示范,和孩子们一边清声哼唱一边和孩子们握手来表达友情,孩子们受了我的感染,有的小朋友说:“老师,你把我的眼泪都弄出来了。”然后我鼓励孩子们上来向同伴表达友情,我鼓励他们还可以抱一抱,很多孩子都上来,在优美旋律的伴奏下,孩子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间能变得更团结、更友爱,更多做一些让好朋友开心的事情。当我说:“毕业以后,大家就会永远的想着你,还会牢牢地记住你。”孩子们在听了我的话之后,主动地拥抱、握手和手拉手。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着,真是太感人了。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中,幼儿体验到了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因此,在活动中,创设机会让孩子们享受与朋友互赠电话号码的乐趣 ,使他们渴望继续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为孩子们的分别,做好今后联络的铺垫,使同伴友谊得以延续是本活动的要点。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7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