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24 14:26:1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必备(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区分基数和序数,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2、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3、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人手一份房子图卡、每人一张小动物住楼房的工作单。

  Ppt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1、玩小动物等车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几只小动物在等汽车,从公共汽车的站牌开始数,x'x排在哪里?

  2、玩小动物排队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

  师: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从站牌开始数,x'x排在第几(第5)

  3、游戏“找找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师:现在从左往右数,谁在第一?谁在第二?谁在第三?

  4、进行“小动物搬家”操作活动,复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1)出示房子图卡,认识小动物的新家,数一数房子有几层?

  (2)请幼儿根据作业单上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3)教师观察指导并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

  5、师生共同游戏:翻双色片

  (1)请幼儿数出5个双色花片,横着排成一排,从左边起把第2个翻成蓝色。

  (2)请幼儿将5个双色花片竖着排成一排,从下边起把第3个翻成蓝色。

  (3)教师摆双色片,请幼儿说过程

  6、延伸游戏:两人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翻花片。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图片上人物的动作,讲述尼尼旅行途中,变魔术的情景。

  2、通过教师的提问,按照故事的发展线索想象故事的内容。

  3、体验故事神奇的情景,感受帮助他人后快乐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大书一本,橡皮泥一盒。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橡皮泥,引出主题。

  师:看看,这是什么?如果给你一盒橡皮泥,你想用橡皮泥捏什么?你会捏哪些东西?

  (幼儿回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有趣的图画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尼尼变魔术

  二、师出示大书,引导幼儿看书并阅读。

  师:橡皮泥尼尼学会了变魔术,他背着包高兴地去旅行。尼尼去旅行,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师一边引导一边让幼儿回答问题。

  三、师再次讲故事

  提问:尼尼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尼尼看见了是怎么做的'?

  (幼儿回答)

  师请2—3个幼儿边看图边讲故事。

  四、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并带领幼儿完整阅读故事。

  1、尼尼在马路上看见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2、尼尼在飞机场、小河边、树林里,(屈老师)又看见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3、尼尼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样?

  4、你们喜欢尼尼吗?为什么喜欢他?(使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五、师幼一起边看书边讲故事2—3遍。

  六、师组织幼儿讨论:

  假如你是尼尼,你想变成什么帮助别人呢?鼓励幼儿大胆续编故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1月1日是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重点)

  2、了解关于新年的一些传统民俗、风俗习惯及趣闻,并能大胆地向同伴进行介绍。(难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在成人协助下,幼儿每人准备一则国内外过新年的趣闻,以及相关的图像资料。

  2、实物投影仪、CD、录像机等。

  知识准备:知道自己家乡的新年风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

  观看录象,感受新年的气氛,激发幼儿的想象。

  师:录像里的人为什么这么高兴?

  师:原来他们在过新年呀,那新年是哪一天?你们知道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讲述年的故事,了解传说中的“年”的来历。

  师:孩子们,各民族和各地的人们是怎么样庆祝新年的,你们知道吗?

  小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来过春节,但是很多是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穿新衣、收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烟花爆竹、快乐成长、吃年夜饭、包饺子等。

  2、师:你喜欢过新年吗?为什么?你家是怎样过年的?你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

  小结:各家各户都会将自己的房子打扫干净,在家门口贴上好看的春联,小孩子还会吃灶糖和守岁,有的还会迎接财神等。

  三、幼儿讲述新年趣闻,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进行小组的`讲述讨论。

  1、孩子们的家里过节的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我相信孩子们肯定有自己在新年的趣事,请你们和自己小组的小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趣事。

  2、教师引导每组幼儿推选出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新闻趣事,到集体中去讲述。

  师:孩子们表现的都特别棒,那现在我们一组来推选一个小朋友上前来分享你自己的新年趣事。

  四、结束活动。

  师:新年的时候,孩子们可真快乐,你们想不想提前来感受一下新年的气氛呢,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这首欢快的音乐跳个舞,感受新年的快乐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在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我发现幼儿有很多不容易察觉,却很不好的一些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天长日久就会习以为常,不容易改变,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意在让幼儿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好的,是值得提倡的和学习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不值得学习,应该改正的。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好的,应该坚持,哪些行为是错的,应该改正。

  2 让幼儿尝试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要改正,哪些行为习惯是好的.,应该坚持。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大的骰子 红旗蓝旗各若干个 大的跳棋一个 教学用挂图若干 好习惯 坏习惯 字条若干 录音

  活动过程

  一、故事 不讲卫生的小猪 情景导入

  1、教师一边讲解故事,一边逐幅图的出示挂图。

  2、幼儿看图听教师讲解。

  二 基本环节

  1、幼儿看图用完整话回答教师问题。

  2、教师板演对应每幅图,贴出相应的字条:

  例如:

  坏习惯:不按时起床 饭前便后不起手 吃水果不洗 不洗澡不换衣服

  肚子里有蛔虫

  3、问幼儿我们应该学习这个小猪的这些坏习惯吗?

  4、鼓励幼儿说出相应的好习惯,用完整话说出应该怎样做?

  例如:

  好习惯:按时起床 饭前便后要洗手 果蔬要洗干净 勤洗澡勤换衣服

  肚子里没有蛔虫

  5、小猪知道自己错了,也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他编了一个好听的《数字歌》送给幼儿,放录音,小朋友们听,然后有节奏的两人一伙拍手说:“数字歌”。

  例如: 你拍一我拍一,清洁卫生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洗手洗脸要勤快。

  你拍三我拍三,刷牙洗脚在睡前。

  你拍四我拍四,天天早睡又早起。

  你拍五我拍五,自己收拾好床铺。

  你拍六我拍六,保护鼻子不乱抠。

  你拍七我拍七,衣服袜子自己洗。

  你拍八我拍八,清洁卫生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饭前便后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清洁卫生是大事。

  6、延伸:在我们的幼儿园,或家里还有哪些小朋友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7、幼儿踊跃回答,提倡说完整话。

  例如:坏习惯:

  个别幼儿上下楼梯打闹,有的幼儿浪费水,有的幼儿骂人,有的幼儿吃零食,有的幼儿午睡说笑打闹……等等。

  好习惯:应该上下楼梯安静,不浪费水,不打人不骂人,不吃零食,不挑食,安静睡午觉 ……等等。

  8、游戏——《好习惯跳跳跳,坏习惯退退退》

  游戏规则:地上放一个大的跳棋,教师自制的,上边有一些图片,有的图片是好习惯,上边有提示,好的习惯向前走,不好的图片就后退。将幼儿按人数分成红,蓝两队,每对每次选出一名幼儿掷骰子,然后找到相应的图片,在分析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比比哪队最先到达终点。

  三、结束部分,拓展延伸:请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以后找一找,看看家里有哪些是不好的习惯,哪些是好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课,很贴近生活,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一节课,意义深远,本节课

  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教具,直观易懂,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重难点突出,尤其是游戏环节的设置,

  让幼儿情绪高涨,都踊跃参与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团队精神,幼儿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即愉悦了心情,又巩固练习了新知识,效果很好,只是在回答问题时,仍有表述不完整的幼儿,需加强练习。

  《中班健康“坏习惯”教案与反思》摘要:应该改正。 2 让幼儿尝试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要改正,哪些行为习惯是好的...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身机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引导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出来。

  3、帮助幼乐极生悲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每位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各一张。

  2、PPT

  四、活动过程:

  1、通过看照片,使幼儿了解自己在渐渐地长大。

  (1)、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2)、组织活动,小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是谁把我们养大?现在你又是什么样子?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3)请幼儿上来分别说说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小结:小朋友们渐渐地在长大,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那么你觉得你的哪些本领学得最好呢?

  3、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老师的优点,引起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时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长处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能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4、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1)、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与体育活动、绘画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2)、鼓励幼儿今后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5、给幼儿观看PPT

  (1)和幼儿一起欣赏从小到大的模样。

  (2)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的小趣事。

  (3)再让幼儿上来表演小时候的模样,学一学小时候是怎么说话的。

  五、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首先,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自己还是小宝宝时候的照片。小朋友们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当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时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对了再站起来。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照片连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因为孩子们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大家还很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表演小时候的我”,大家纷纷学婴儿“咿呀咿呀”说话声音,还有的孩子学起了小时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欢笑声。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一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三、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一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一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名幼儿用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复习、巩固认识的图形:

  活动开始我鼓励幼儿捡一些不同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小石头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对每个图形的外形特征加深印象,为他之后的填坑活动奠定基础。

  二、在玩儿中学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引导幼儿捡图形的环节上我设计成捡石头要去建房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萌发他们助人为乐的情感;创设小动物的家这样温馨的背景环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直接利用小路作为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边玩儿填坑的游戏中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提供幼儿充分探索、尝试、思考的空间和条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如:是什么形状的、有大又有小。为的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办法来获得这些图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坐在小路的两边,把身边的坑填满,不能漏洞,也不能让石头叠放在一起,这些提示语会引导着他们不断尝试、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设计的坑多数都大于幼儿手中现有的图形或是没有这样的图形,一块石头不可能直接填满,这就给孩子创设了难题,促使他们想办法用多个图形拼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可是哪些图形更合适呢?这就激发了幼儿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过程。

  3、考虑到难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个图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图形,这让能力强的和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愿意参与活动。

  四、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重在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在幼儿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看到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启发全体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引导幼儿感知图形间的转换关系。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对“爱心”的理解协商并讨论出评选“爱心天使”的标准。

  2、能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爱心事例。

  3、善于发现身边的爱心事例并积极向同伴介绍。

  【活动准备】

  1、家长根据幼儿在家表现,将爱心事例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2、“爱心天使”奖状及标志。

  3、爱心标志,各种人物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爱心天使标志:这像什么?

  (爱心上面有一对翅膀)教师介绍爱心天使的含义:爱心天使不但会爱自己,爱身边的'人,还会把自己的爱心插上飞翔的翅膀,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幼儿讲述自己对爱心的理解。

  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班里的爱心天使?

  幼儿讲述自己的理解,教师将幼儿的讲述以围绕爱心为中心的展开式图标进行记录。

  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标准进行小结:爱心天使就是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

  三、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身边的爱心事件。

  师: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在教室里,你接收过别人的帮助吗?

  幼儿讲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帮助他人的小朋友也是爱心小天使。

  四、幼儿自评或他评。

  师:你觉得我们班里谁是爱心天使?为什么?

  幼儿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进行自评或者他评。

  五、教师评价并颁奖。

  1、教师将幼儿名字记录在黑板上,大家举手表决,得到大部分小朋友认可的就可以成为“爱心天使”。

  2、为当选的爱心天使颁发奖状。

  3、教师小结:让我们以掌声祝贺这些爱心小天使,老师相信其他小朋友们以后也会学着爱身边的人,做很多有爱心的事情,成为真正的爱心天使。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典型特征,猜出同伴。

  2、有兴趣地运用感官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从而增进同伴间友好,关心的美好感情。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猜猜我是谁》

  “我们都玩过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谁还记得游戏规则吗?”

  1、听一听

  “我们首先用声音让小朋友猜猜你是谁?其它小朋友一定要保持安静哦!谁来做猜猜宝宝呢?”请一名幼儿做猜猜宝宝。

  “猜猜宝宝蒙上眼睛转个身,1、2、3”老师请一个被猜的小朋友。

  (请你猜猜我是谁?)

  2、摸一摸

  “刚刚你们的小耳朵真是太灵了,现在我们用小手摸一摸猜猜我是谁,好吗?”

  请一个猜猜宝宝。

  “摸一摸,请你猜猜他是谁?”

  如果幼儿摸错了,可以再请一名幼儿摸一摸。“你是怎么猜出是他的,你摸到什么地方知道就是他的?”(如果幼儿摸不出,教师倒计时。)

  小结:小朋友真是太棒了,一听、一摸就知道他是谁了。宝宝们的本领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继续猜。

  二、比赛《猜猜他是谁》

  1、了解比赛规则

  “比赛的名字叫做猜猜他是谁?老师带来了3张纸。什么颜色?”

  “它们就分别代表红队、蓝队、黄队。你们正好也是3排,你们就做红队、蓝队、黄队。”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红队的题目是考黄色队和蓝色队的。黄色队的题目是考谁的呢?蓝色队的题目是考谁的呢?

  哪个队的小朋友猜出来就在他们队上贴上一朵小花,你们有没有信心赢得比赛?(有)老师看你们回答的这么响亮,真棒!先给你们每个队奖励一朵特殊的彩色的花!

  老师在揭示题目的时候会数说预备、开始。开始的时候,你们谁先敲响你们组前面的小鼓就谁来回答。但是你们对如果没敲就说出题目的答案活着是敲到小鼓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就要从你们从你们彩色的花上拿掉一片花瓣了!可以遵守比赛规则吗?

  三、比赛开始:

  我们从红队开始,你们有5道题目你出题?几号?

  一)外貌类

  (男孩子发型特殊的)

  “我们来看看这一张?什么发型?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和其它男孩子的发型有什么不同呢?”

  “他是谁?”教师说预备开始幼儿抢答。

  “他猜的结果和你们一致吗?你认为是谁呢?”教师揭示谜底。

  (女孩子的特殊发型)

  “这张是正面照还是背面照?为什么?”(没有脸,只有背面照)

  “你能看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吗?她是什么发型?”(扎着牛角辫子)

  “你们班谁会扎这样的辫子呢?”

  老师敲鼓,幼儿抢答。教师揭示谜底。

  “猜的对吗?真棒!又为你们队赢得了一个小红花,我们给他来点掌声!其它队伍也要继续加油哦!有没有信心?”

  教师可以叫这位被猜出来的女孩子,“刚刚是谁猜出了你呢?是谁记住了你的辫子?把他找出来,赶快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他多关心你啊!”

  小结一下:一轮下来我们看看各个队的得分情况?哪个队小红花最多?哪个队少了一点!

  2、特殊物品如:(眼镜、夹子、绘画作品等)

  “图上没脸,没头、没有声音,也没有特征,怎么猜?”(有眼镜)

  “那是谁的?为什么说是他?”

  教师揭晓答案。为这个队的小朋友加上一朵小红花。

  “你戴上眼镜感觉有什么不方便吗?我们以后可要爱护眼镜哦!不要戴上小眼镜。”

  3、习惯类:脚翘起或玩水、不吃蔬菜等)

  “我们的比赛继续,大家加油哦!红队小朋友出哪个题目?”

  “图上你看懂了吗?”请幼儿说一说(在玩水)。

  “这种行为大家认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

  “有这种不好行为的谁啊?”幼儿猜测。

  如果才对了,请被猜出的小朋友“你承认是你吗?我们看看是不是他!”

  如果错误。“你猜的不对,看来我们班还有很多小朋友有着这样的'缺点呢?继续猜!”

  “看来小朋友都记住了你的坏习惯了,有没有信心改掉它?”

  “来,我们为他勇敢的承认和坚决地改掉缺点鼓鼓掌!”

  4、声音:一般说话的和特殊一点的)

  “图上是什么?喇叭表示什么呢?这道就是听力题!”

  ”这是平时说话的声音吗?是什么声音?”(笑声)

  “从笑声中你能分辨是男孩还是女孩子吗?”

  “范围缩小了,有这种笑声的男孩子会是谁呢?”

  幼儿开始竞猜。

  “我们一起来听听,是谁的声音?”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请出被猜出来的小朋友。“他这么关注你,你关注他吗?他有什么习惯和爱好你知道吗?”

  如果回答不出:谁知道他有什么典型的特征吗?请其它幼儿说一说。

  回答出:看来你们是互相关注,真是一对好朋友,来好朋友握握手。

  继续游戏。

  小结:刚刚我们都是从哪里猜出小朋友的啊?(回忆从声音、习惯、外貌、饰品等)教师出示图片。

  而)关注朋友

  “那你们为什么能猜的出啊?”

  “原来你是平时就很关注没有小朋友的!”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关注我们身边的朋友,才会了解朋友。如果再多一点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的!”

中班教案 篇9

  教学理念

  合作是幼儿社会性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独生子女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较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较差,因此,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环境和教育的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所以,本活动通过有趣的 游戏为幼儿创造了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快乐,逐渐呈现解决问题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以达到对幼儿进行心训的目的。教师始终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得无意、学得乐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活动目标

  1.体验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知道生活中相互合作是必要的。

  2.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

  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多媒体及场景布置。

  2.小拼图14张,大拼图一张。

  3.小礼盒14个,大礼盒一个,篮子一个。

  4.猫的胸饰等若干。

  活动时间

  一个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助教老师“猫妈妈”带着幼儿“猫宝宝”到“兔妈妈”(主教)家做客。

  1.“兔妈妈”给“猫”的一家发礼物,并鼓励小猫自己把礼盒打开。

  2.幼儿动手拆礼盒,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或请别人帮忙打开礼盒。

  教师小结:表扬大胆请别人帮助和愿意帮助别人的幼儿。

  二、合作游戏《贴圆片》

  1.幼儿想办法将小拼图板贴到自己的背上,鼓励幼儿相互帮助。

  2.每个幼儿一袋小圆片,教师逐步引导幼儿想办法将小圆片贴满自己背上的小拼图板的圆圈里。

  3.幼儿将贴好的小拼图板按照要求贴在大拼图板上,合作拼出“团结树”三个大字。(评: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要求逐渐加大。)

  4.教师小结:表扬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观看动画片《团结树》

  小结:告诉幼儿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评:这一环节既然使用了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可以更深入地挖掘该动画片的教育价值,如引导幼儿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而没必要以直接告诉幼儿的方式呈现。)

  三、活动结束:猫的一家离开兔妈妈家。

  四、活动延伸:开展一系列有关合作的 教育活动,以及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思想。

  评析

  合作是幼儿成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意识与能力。要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如何避免单纯的说教呢?在该活动中,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游戏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此外,在该活动中,内容由易到难(拆礼物——将小拼图板贴到自己的背上——将小圆片贴到小拼图板里——贴“团结树”),在这一过程中,对幼儿的要求逐渐增多,让幼儿的心理有一定的适应的过程,利于消除幼儿的`心理负担,使活动能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中进行,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强调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要从内在的思想观念入手进行认知教育(如合作的重要性等),而且要从外在行为方式入手进行行为训练(如训练幼儿的合作能力等),在这一活动中,老师过多地强调进行行为训练(合作拆礼物——合作贴拼图——合作贴团结树),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几乎是空缺的(如引导幼儿体验合作与不合作的不同之处,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快乐等等)。

  在幼儿观看动画片《团结树》这一环节,对动画片的教育价值挖掘还不够。

中班教案 篇10

  一、学习活动

  《花儿好看我不要摘》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意识到不随便摘花。

  2、节奏的朗诵儿歌。

  3、喜爱春天,感受春天的美。

  (二)材料及环境创设:

  儿歌书。塑料花。

  (三)重难点:

  重点:节奏的朗诵儿歌,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难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设计思路:

  本活动采用各种道具来扮演角,来提高幼儿的兴趣。利用游戏游戏引入主题,提高幼儿积极性。并通过儿歌,让幼儿养成不乱摘花、爱护植物的情感。

  (四)活动流程:游戏导入———欣赏和学习儿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们来扮演逛公园的游戏。(请几个幼儿来扮演花朵)

  公园里开了很多花,有红的花,白的花。

  二)、欣赏和学习儿歌

  1、清诵

  ——公园的`游戏真有趣,我们把逛公园的游戏编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花儿好看我不摘》。

  幼儿园,花儿开,红的花,白的花,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棒。

  (朗读)

  2、听老师朗诵,幼儿边拍节奏。

  3、跟着老师学念一遍。

  4、分组练习,请幼儿分成两组,先后随老师去逛公元,同时念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选)08-17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