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7 10:13:2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通过故事,认识“-”的意义。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的意义。

  3、难点:理解5以内的减法。

  二、 活动准备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图片放入玩具蛋壳中。

  2、《狮子和蛋》幼儿用书。

  3、白纸

  三、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为。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力,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第二组图:鸟妈妈筑了个窝,生了3个蛋,有两个蛋孵化小鸟,窝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鳄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孵化小鳄,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

  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都孵化出小宝宝,叶片还有多少个蛋?

  反思:幼儿能一边看图一边听故事,感知蛋数量变化,知道蛋孵化后蛋的`数量变少,慢慢感知数与量之间的关系。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促故事,老师引导幼儿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筷子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这里有一盘沙,我想知道有多少沙,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2.幼儿第一次粮沙并进行统计记录。

  (1)怎样让别人知道这堆沙有多少呢?(记录)

  (2)出示统计表格并观察:这是一张统计表,横排的格子里画上你使用的'工具,竖排的格子里记录你使用这个工具量沙的次数。

  (3)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4)幼儿操作

  (5)引导观察数据,表扬会想办法记录的小朋友。

  3.幼儿第二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

  (3)统计数据

  (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桶来量沙,量的结果又会怎么样?让我们带着沙到教室试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知道绳子的种类、用途。

  2.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各种绳织物品、各种带绳的玩具

  3.课件:(1)杨浦大桥(2)人走钢丝(3)降落伞(4)缆绳

  活动过程:

  一、以玩绳导入活动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玩具,请小朋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来玩一玩吧。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绳子

  1.刚才你们玩的是什么?这些玩具上都有什么?(绳子)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绳子,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看一看你拿的是什么样的绳子?(毛线绳、尼龙绳、草绳、塑料绳、线绳、弹力绳等)

  3.引导幼儿比较发现绳子的不同(长短、粗细、软硬、颜色、弹力、原料不同)

  4.归类:送绳宝宝回家(请幼儿根据类别送绳回家)

  三、说一说绳子的`用途

  1.这是谁的家?xx绳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干什么?

  2.观看绳制品,并说出是用什么绳制成的

  四、拓展生活经验

  1.除了刚才认识的绳子,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绳子?(鼓励幼儿交流分享经验)

  2.播放课件:认识不常见的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钢索绳、钢丝绳、牵引绳、缆绳)

  五、探索集体玩绳的乐趣

  出示长绳和绳网启发幼儿说出不同的玩法,并组织幼儿多人玩绳,教育幼儿团结协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加减2、学习解答6以内数的应用题3、培养幼儿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画制作

  准备算算乐卡片、看图列式操作材料、可乐杯、玩具保龄球。数字卡片、贴有价钱的各种玩具水果。

  三、过程:

  1、复习6以内数的加减。

  游戏:"开火车"师:聪明屋的金龟子姐姐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请我们全班小朋友去做客,来证实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现在就请到聪明屋中去吧!怎么去呢?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老师出示算式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3点开……放开火车的音乐。师生齐做开火车的律动。

  2、学习解答6以内数的应用题

  (1)、游戏:到金龟子家做客金龟子家到了,它拿什么招待我们呢?它拿了三杯大可乐又拿了三杯小可乐一共拿了几杯可乐?请小朋友算一算金龟子一共拿了几杯可乐呢?6杯,用什么方法?请小朋友列算式计算。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拿数字卡演示,老师讲评。以同样的'方法出6以数的应用题让幼儿解答。

  (2)、老师出应用题,小朋友用算算乐列式运算。老师出示动画列出正确答案。

  3、看图列算式每个小朋友发一份操作材料让小朋友看图列式并计算。

  4、游戏:

  逛超市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写有7元的钱,请小朋友买两个标价合起来是7元的水果然后去交钱。也可以买一个水果,但去交钱的时候说:我买了的×元水果,请找我×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熟悉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2.懂得关心小动物,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冬天里动物生存方式的知识。

  2.小动物图片课件。

  3.《冬天里的动物》教学挂图。

  4.《动物过冬方式》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季,天气很冷)

  师:这么冷的'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各抒己见)

  小结: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用暖气、开空调;做运动,比如跳绳、跑步、拍球等。表扬小朋友想出的这么多的过冬方法。

  (二)过程

  1.播放小动物课件,请幼儿介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师:人们有这么多好的过冬办法,那你们知道小动物们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吧。(播放课件,幼儿根据日常观察和搜集的知识进行自由回答)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动物怎样过冬》,让幼儿了解动物们其他的过冬方式。

  师:说一说故事中的集中小动物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师:青蛙怎样过冬?还有谁也采用这种冬眠的方法过冬?小燕子怎样过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苍蝇呢?还有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它们一样?

  3.点播教学资源《动物的过冬方式》,总结小动物过冬的方法,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冬眠:蛇、青蛙、乌龟等。

  迁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

  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让卵过冬:螳螂、蝗虫等。

  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蚊子、苍蝇等。

  4.游戏:小动物过冬。

  介绍玩法:把6种过冬方式的图片贴在6位幼儿身上。幼儿每人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然后和贴有相应过冬方式的幼儿拉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互换图片,继续游戏。

  5.结束部分:动物们还有不同的过冬方式吗?让我们一起去阅览室找找吧。(播放《小动物怎样过冬》音乐,带幼儿离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在一次语言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老师的挂图上破了一个洞,于是他们对那个不起眼的小洞发生了兴趣:有的认为是撕破的洞,有的觉得这个洞是小虫蛀的,还有的想办法补洞-----孩子们对洞洞的探索由此延伸到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再到生活中的常见的洞洞,可以玩的洞洞玩具,可以吃的洞洞食品一系列话题-----看见孩子们兴趣浓厚,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目的是想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洞洞玩具世界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洞洞的奥秘。

  教学目标:

  1. 幼儿探索洞洞玩具的玩法,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地讲述玩具的玩法。

  2. 懂得爱护大家的玩具并遵守游戏规则。

  3. 体验协作的快乐以及和同伴竞赛的紧张刺激感受。

  教学准备:

  1. 事先和幼儿约定洞洞玩具约会日。

  2. 幼儿带上自己喜爱的洞洞玩具。

  3. 教师自制的洞洞玩具,玩具展示台。

  4. 音乐曲<<玩具进行曲>>,<<幸福拍手歌>>。

  5. 红色卡纸自制有洞洞的爱心卡.

  教学过程:

  一. 幼儿分男,女角色佩戴快乐,开心的图标听着欢快的<<玩具进行曲>>音乐拍手,踏步有秩序地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课前设置手机铃声):快乐公主,开心王子们,今天,老师接的了洞洞玩具王国的邀请电话,请我们去和洞洞玩具约会,你们高兴吗?让我们到那个神秘的世界去遨游吧!出发喽!

  二. 随着洞洞玩具国的飞飞姐姐(教师扮演)一起进入洞洞玩具展示厅,欣赏品种繁多,千奇百怪的洞洞玩具。

  三. 飞飞姐姐:开心王子,快乐公主,欢迎你们来到洞洞玩具国。这里的洞洞玩具将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你们会用洞洞玩具国的动作来和新朋友交流吗?来吧!跟着音乐用你们的身体展示你身体的'洞洞。这样那些洞洞玩具就会和你们一起狂欢。(孩子们在音乐声中表演身体变化出的各种洞洞形态)

  四. 智力大冲关

  飞飞姐姐:听说你们是最聪明的王子和公主,让我考考你们!

  1. 你们吃过哪些有洞洞的食品?

  2. 说出五种生活在洞洞里的动物。

  3. 见过哪些有洞洞的物品?

  4. 什么洞洞是有用的?什么洞洞是不好的?

  5. 你喜欢哪些洞洞玩具?

  五. 集中展示洞洞玩具,分享各种有洞的玩具.

  六. 请孩子们自己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洞洞玩具并向大家介绍:

  1. 这是什么玩具?玩具上哪里有洞?这些洞洞有什么作用?

  2. 请大胆的王子,公主上台做小讲解员一边示范玩具的玩法一边说出洞洞玩具的奇妙之处。

  七. 王子和公主交换玩具玩

  1. 提出要求:你们交换玩具时应该说什么?

  2. 玩玩具时应该注意哪些事?

  3. 归还时应该怎么说?

  4. 一起制定规则:友好交换,爱护玩具,礼貌用语。

  八. 修补破了的爱心

  飞飞姐姐:开心王子,快乐公主,现在洞洞玩具国有一些洞洞玩具在哭泣,它们的心破了一个洞,因为有些孩子把它们损坏了,你们愿意帮忙把它们补好吗?(齐声答:愿意!)

  九. 送爱心,同时随着音乐把洞洞玩具返还,并放回展示台。

  十. 与飞飞姐姐以及洞洞玩具联欢----告别---

  活动延伸:

  幼儿设计新奇,好玩的洞洞玩具。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洞洞玩具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为动画片配背景音乐,了解影像中音乐的作用。

  2.初步尝试简单的乐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剪辑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时间约五分钟,消音)。

  2.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三打白骨精》

  1.边看边讨论:片中的人物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告诉幼儿影片中每个主要角色即将出场或有事情发生时都会有一段独特的背景音乐,音乐可以使人们知道马上就有重要事情发生,并能增加视觉效果。

  二、将动画片分成四段讨论配乐

  1.第一段: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出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征)

  2.第二段:白骨精出现时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孙悟空与白骨精第一次打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斗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知道三次的打斗音乐应该一次比一次强烈)

  三、幼儿自行分成四组分别为四段动画片配乐

  1.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乐器来配乐。例如孙悟空与白骨精打斗时可以用架子鼓来烘托打斗气氛;唐僧念紧箍咒时可以配上碰铃刺耳的声音等等。

  2.各小组分别进行乐器合成练习。引导幼儿根据情节选择合适的乐器以及注意各乐器合成时的和谐。

  3.启发幼儿想象除了用乐器来配乐,还可以用什么来配乐?(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将动画片与配乐合成。

  第一次,让幼儿自己选出几位同伴对白,其他的进行配乐。第二次配乐时录音,制成配乐音带,让幼儿边欣赏动画片边听听自己的配乐,找出不和谐的地方,再进行第三次配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草,了解草的多样性及主要用途。

  2、认识有关爱护草坪的标志,知道要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到野外寻找野草,并拔二三棵放入塑料袋内备用。

  2、蜡笔、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探究。

  1、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闻一闻,说说各自带来的野草,是什么颜色?它们长得一样吗?有什么用?它们是哪些小动物的食物?

  2、带幼儿进入可踩的草地上,(注意清楚草地上的碎石等危险物)用手按一按,赤脚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

  3、我们拔的野草与草坪上的.小草有什么不同?

  4、人们为什么要种植那么多的草坪?

  5、草坪上还是哪些小动物的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二、学习“爱护草地”的有关标志。

  1、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标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画标志。以小组为单位,想象并创作标志。

  四、将标志贴在标牌上,并组织幼儿将标牌插到幼儿园内的草坪上。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尝试进行图画、象形字、汉字的对应匹配。

  3.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仓颉造字》。

  2.汉字演变过程示意图;象形文字、图卡和汉字卡若干套(山、火、水、月、日);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汉字宝宝(山、火、水、月、日)让幼儿认读,导入活动。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汉字吗?汉字有什么用?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的汉字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了汉字,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交流,知道更多的东西。

  2.欣赏教学CD《仓颉造字》,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

  (1)教师:汉字是谁发明的,你们知道吗?

  (2)播放故事后提问:是谁发明了汉字啊?他是怎么发明的?(可视情追问:没有发明文字时,仓颉想了哪些办法记录他管理的工作?这些办法好吗?他后来又想了什么办法?)(3)幼儿发言后教师小结: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工作,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发明了象形字,后来的人们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进一步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

  3.大胆想象与匹配,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1)教师出示"人"的外形,引导幼儿猜想:看到这张图片后你们会发明什么字?(可视情追问:为什么或根据什么发明"人"字呢?还有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肯定幼儿的想法,演示"人"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的想法可真棒!我们来看看仓颉根据人的外形发明的象形字"人",和后来人们把它变成的简单的"人"。古代的人记录下来的字就像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又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简单,变成现在的汉字,我们祖祖辈辈的中国人真了不起。

  (2)逐一出示火、月、水、日、山的象形字的图片,提问幼儿,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字呢?

  (3)引导幼儿发现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小结: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汉字是最优秀的文字,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汉字创造的。现在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国家来中国学习汉字。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要努力学习汉字,长大后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的汉字,喜欢中国!

  4.游戏:找个朋友变变变。巩固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

  (1)游戏:找朋友。放背景音乐,幼儿每人选择一张卡片(事物的外形卡、象形文字卡、汉字卡),玩"找朋友"游戏(3人一组)。找到的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找对,将结果展示在白板上,展示时引导幼儿说:我是图片……我是象形字……我是汉字……句式。

  (2)游戏:变变变。教师出示目的字:口、大、小、人等,鼓励幼儿和朋友一起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字形,及时发现并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合作行为。

  5.拓展讨论,迁移经验。

  提问: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创造了字宝宝,还有一些科学家找到事物相似的地方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猜猜,科学家看到小鸟在天空飞发明了什么?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发明的'?解放军在森林里战斗为什么要穿上迷彩服?它是根据哪种小动物的本领发明的?

  活动提示

  1.本活动的重点是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对中国人发明的文字;难点是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2.汉字的演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动画,变抽象为具体。游戏环节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尽情表现,充分体验与汉字互动的乐趣;迁移经验环节可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进行取舍。

  3.在语言区提供操作卡《象形文字》,引导幼儿观察、猜想和对比,进一步了解文字从象形文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更多不同的象形字,一起探讨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的奇妙与魅力。

  附录仓颉造字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多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活动反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小百科:演变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yǎn biàn,意思是变化发展。卫生学已经演变为预防医学。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2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