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8 10:45:5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会躲闪跑,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尾巴若干

  环境创设:选择适宜,安全的活动场地

  详见第二阶段的第二次指导

  体育游戏:《猴子揪尾巴》

  1、师以游戏的口吻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

  2、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将自制的尾巴塞在幼儿身后的裤腰上,幼儿两人面对面站立,数一二三,数到三时开始左右躲闪,相互抓对方的.尾巴,先揪下来的为胜者

  3、交代规则:不能推拉对方

  4、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

  5、放松活动:幼儿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入室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学习游戏丢手绢的玩法及规则。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丢手绢,感受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6、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会唱《丢手绢》歌。

  2、不同颜色的手绢几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站好队形,幼儿按照地上画的圆围成圆圈坐好。

  2、引出游戏

  (1)小朋友还记得那首丢手绢的歌吗?

  (2)老师幼儿齐唱《丢手绢》。

  3、介绍游戏玩法

  (1)请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围着自己的圈跑。

  (2)当唱到"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那一个小朋友就把手绢悄悄的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围着圈跑。

  (3)当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就应该马上去追刚才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要围着圈追。

  (4)被追的小朋友跑到一个空位子旁就马上坐下,这样,追的小朋友就算没追到,所以,就该他再来丢手绢。

  (5)如果追到了,就该被追到的小朋友再来丢手绢。

  4、提出游戏规则

  (1)不疯闹

  (2)跑时不离开圈

  (3)只准捡到手绢的那个小朋友起来追,其他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给他们加油。

  (4)小朋友要自己围着自己的圈跑。

  5、幼儿开展游戏,老师指导(1)看幼儿有无遵守规则进行游戏。(2)帮助还未理解游戏玩法的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6、放松活动:在《丢手绢》音乐伴奏声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劳的身体。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小百科: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制作目标:

  1、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2、会使剪刀。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制作器材:

  纸杯、美工刀、剪刀、彩笔、双面胶等;

  制作过程:

  第一步,在纸杯的外面涂上动物的颜色。

  如,要做小鸡就涂成黄色,要做小狗就涂成黑白的斑点,要做老虎就涂成黄色。

  第二步,用笔在纸张上画出动物的身体部件。

  如,兔子的耳朵、小鸡的嘴巴、大象的鼻子等,一定要注意突出这些部位的特点,然后用剪刀将其剪下来;

  第三步,把这些小部件粘合在纸杯的相应位置上。

  纸杯的`方向以底部做为动物的头部,也就是说,耳朵要粘合在纸杯的底部,然后嘴巴等粘合在靠近纸杯开口处的地方。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种动物都非常地个性鲜明,小鸡有可爱的翅膀和嘴巴,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和大大的耳朵。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了解多种动物的习性和特点,知道动物的本领很大,人的本领更大。

  准备:功夫熊猫的动画、图片

  过程:

  一、你们有看过《功夫熊猫》吗?

  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毒蛇、猴子、熊猫、老虎、螳螂……)

  今天我把它们带来了,我们一一看。(看录像)

  你看到了什么?它在干什么?

  (丹顶鹤用翅膀挡飞镖;蛇在扭来扭去,躲火;老虎在与敌人打架,保护自己……)

  我们请这些小动物来介绍自己的本领。(看录像)

  (蛇拳、猴拳、虎拳、螳螂拳、鹤拳……)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本领?

  (雪豹、小狗、蜘蛛、小猫……)

  这么多小动物,虽然它们长得不一样,但它们的本领大不大?

  二、1、我们人的本领也很大,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样东西,看看是人借了谁的本领造成的。

  图片:叉子、飞机、云梯、迷彩服

  (请幼儿先自己想象、介绍)、

  2、配对:我给你们选了4种小动物,请你们来配配对

  (刺猬、蝙蝠、长颈鹿、迷彩服)

  3、飞机上还有一种发明--雷达,你们知道雷达是学什么制造的吗?

  (幼儿说,但不在点子上)

  4、我们现在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看录像"关于蝙蝠")

  蝙蝠是靠嘴巴和耳朵辨别方向的。

  三、小动物的本领真大,其实我们人的本身也有很多发明,我们一看,这是什么?

  单杠学的`谁?

  这是什么?(孔雀舞的姿势)学的谁?(孔雀)

  拳击,学的谁?(老虎、猩猩、争老婆、大象鼻子)

  游泳的姿势是学的谁?奥运会上谁游得最快/(鲨鱼、青蛙、碟泳 )

  游得快,不仅与游泳的姿势有关,其实还有一个秘密就是他身上的衣服?

  你们认为身上的衣服是什么做的,是学的谁?(鲨鱼皮革)

  动物本身的本领大,人也学到了它们的本领,人的本领也很大!

  四、你们知道《功夫熊猫》后来学了一个什么本领?什么功夫?

  到底学了什么本领?我们把它请出来。(看最后一段功夫熊猫动画)

  你们知道熊猫用的是什么功夫?《功夫》

  你们是怎么知道"功夫"的?(幼儿园里的功夫社团)

  我们班。。。。。。是社员,我们一起跟他来学学 功夫。

  放音乐,学功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歌曲《风儿找妈妈》是一首充满温情、意境感伤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风儿找妈妈的情景和心情来感染幼儿,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同情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将运用双声部合唱的形式将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更加强烈,渲染出风儿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和爱妈妈的情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及弱起旋律。

  2、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3、会看指挥进行双声部合唱练习,体验与同伴协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

  2、幼儿会演唱《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

  1、演唱歌曲《摇篮曲》

  第一遍:用“啊”和“恩”来演唱。

  (点评:通过正确的发音方法,引导幼儿表情优美的演唱。提示幼儿张开嘴吧、自然发音。让幼儿感知唱歌的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遍:用歌词唱。

  (点评:提示幼儿正确发音,注意表情,为幼儿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提问:“鱼宝宝的妈妈是谁?花宝宝的妈妈是谁?小宝宝的妈妈是谁?风儿的妈妈是谁?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点评: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深层挖掘幼儿的内心世界,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鼓励幼儿表达心中所想)

  2、结合课件配乐朗诵,引导幼儿感受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里都唱了什么?”

  (点评:通过边观察,边听教师朗诵歌词,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意境,营造感伤的氛围,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同时引导幼儿表达出自己对歌曲的初步认识)

  3、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过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点评:通过教师的范唱,鼓励幼儿表达出对歌曲的感觉,通过提问更深层地挖掘幼儿内心情感并培养幼儿连贯的表述能力)

  4、第二遍范唱,鼓励幼儿跟唱。

  指导语:“如果你愿意,可以和我一起唱。”

  5、鼓励全体幼儿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有情感地演唱。

  6、重点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及弱起拍。

  ①提问:“风儿找不到妈妈,他的心情怎样啊?”

  “它问过谁?”

  “它问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的提问,引导幼儿感受风儿找不到妈妈时的感受,投入歌曲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爱心及同情心。鼓励幼儿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主要是引导幼儿用情去感受歌曲的意境体现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②鼓励幼儿表现着急、难过的心情。

  “我们一起来帮助风儿问一问!”

  (点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帮助风儿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和弱起拍,有利于帮助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解决难点。)

  7、分男女小朋友演唱歌曲。

  8、引导幼儿进行双声部合唱的练习。

  (点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训练幼儿对演唱形式的熟悉,让幼儿了解演唱歌曲的多种形式。并在双声部练习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再次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9、鼓励幼儿到台前表演。

  三、回忆与分享。

  指导语:“风儿很爱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妈妈给了我们太多的爱,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妈妈对我们的爱。现在我们就做着风儿的动作出去帮风儿找妈妈吧!”

  (点评:通过情感的渗透,让幼儿感受活动后的余温,从风儿的角度转移到自身,让幼儿感同身受,从而更加激发出幼儿对自己妈妈的爱。)

  活动反思:

  歌曲《风儿找妈妈》是一首充满温情、意境感伤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风儿找妈妈的情景和心情来感染幼儿,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同情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将运用双声部合唱的形式将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更加强烈,渲染出风儿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和爱妈妈的情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窝、臭草、红菱、牛膝、蓟)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评析:教师能根据幼儿园所处环境,选取乡土教材作为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评析:活动准备既有教具等物质材料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能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获得发展,符合维果兹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受好玩。

  1、谈话导入,

  那天,我们去田野里寻找了秋天,你看见些了什么?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窝

  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

  幼:蒲公英、麻雀窝、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们藏在哪里?

  幼:田野里

  评析:当幼儿回答田野里时,(而实际上是在活动室里)教师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可见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倾听、及应变能力还较弱。

  出示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2、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玩过后教师提问:

  ⑴刚才你玩了什么?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窝

  幼3:苍耳

  ......

  ⑵它们长什么样呀?

  ⑶你是怎么玩的?

  麻雀窝为什么飞起来,还有什么也飞起来了?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评析:你看见些了什么?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语过于罗嗦,应注意提问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练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1、引导幼儿发现种子。

  蒲公英、苍耳和麻雀窝的种子在哪里呀?

  2、幼儿发现种子。

  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

  ⑴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⑵苍耳的种子藏(麻雀窝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咖啡色的,椭圆形,扁扁的)

  ⑶那他们的种子为什么长得这么特别呀?

  4、逐步展示课件。

  ⑴看第一段。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⑵经验转移。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⑶看第二段。

  师: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评析:教师原想借助于视频展示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种子的特征,但视频仪调的颜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扰了幼儿观察,给了幼儿认识错误的认识。充分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时应考虑到课件是为了活动服务,该课件制作较粗糙,与活动的配合不够紧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

  1、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

  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2、出示一张表格。

  这是什么?(苍耳)苍耳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幼:小鹿)我们画上小鹿,打勾,为什么在小鹿下面打勾?

  这是什么?(麻雀窝)麻雀窝

  怎么传播种子的?在哪里打勾?

  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小朋友的猜想记录下来。

  评析:该环节教师示范一例后,可让个别幼儿来记录,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示范后,应抱着相信幼儿的态度,放手让幼儿在前例的基础上探索记录。

  动物传播标记制作为小鹿,使幼儿错误的认为只有小鹿才能传播,建议:1、对知识经验要进行小结:为什么小鹿能传播苍耳的种子,还有谁也能传播苍耳的'种子?2、标记可改为不同的动物头像。

  3、幼儿探索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选择一张记录表(有特殊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

  评析:幼儿的记录卡上出现错误时,教师的态度是放任回避,这不符合科学活动要求,科学活动应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的知识经验,教师可抓住机会,让其他幼儿来讨论。通过讨论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最后的评讲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大胆讲述,变教师的评讲为幼儿评讲,把幼儿推在前面,更多创造生生互动的机会。

  活动结束前的讲评,不但可以判断正误,更重要的是可对种子传播方式进行总结:如,哪些种子是靠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的,及其原因。总结是对幼儿所获经验的一个提升,以便生活中幼儿再发现新的种子,可以准确地进行经验的迁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在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走,增强幼儿的平衡能力。

  2、发展幼儿跑的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学习运动员进行队形练习。”

  (2)运动员模仿操:射击、游泳、举重、推铅球、打排球、自由体操。

  要求幼儿学做运动员模仿操,要学的对,学得像,做的到位有力。

  2、基本部分。

  (1)幼儿跟老师在地面上复习平衡木上的动作。

  (2)幼儿在平衡木上进行动作练习。老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复习游戏“追圈”。老师交代游戏规则:先滚动圈,追到后再继续进行滚动,绕过目标回来后将圈交给第二个幼儿,游戏继续进行。

  3、结束部分。

  (1)总结幼儿学习平衡木动作的情况。

  (2)做放松整理活动。

  教后感:运动员是小朋友非常羡慕的人,游戏的开始让幼儿练习各种运动的动作,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该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跑的动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

  2.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

  活动关键词:

  线条想象画。

  情况分析:

  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教学目的:

  1.要求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

  2.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并知道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

  3.让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来的乱线,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线条想像画,根据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听音乐用线条作画

  2、难点:根据自己的线条想象构思,使它变成一个或多个物体的的形象

  教学准备:

  录相带、录相机、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四个线条娃娃,两幅幻灯范画。

  教学过程:

  (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

  “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无意中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b线条不允许断;c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2.老师总结:象这幅画一样,由各种线条组成并且又经过小朋友的想象,把它变成许多种有趣的图案,这样的画叫做线和条想象画,明确线条想象画的定义。

  3.引导幼儿欣赏两幅线条想象画,从而总结出线条想象画有的可以从整体来想象,有的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来想象。

  (4)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创作活动

  1.幼儿听音乐作画,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运用各种线条来作画。

  2.幼儿绘画涂颜色。

  (5)评讲作品,游戏结束

  1.老师自评

  2.幼儿自评

  3.幼儿互评

  4.和四位线条娃娃一起舞龙出教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丝的长度。

  3、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蚕茧,一杯热水,小苏打,小竹条,几种绕丝的工具:纸筒、缠线板等。

  2、有关养蚕知识、抽丝录像、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3、丝巾一条,几种绕丝的工具。

  4、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了解蚕丝的作用

  1、出示丝巾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说说这条“丝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猜想)

  2、教师总结

  这条丝巾是这种叫蚕丝的材料纺织而成的(出示蚕丝)

  蚕丝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

  3、蚕丝还可以做什么呢?

  (1)幼儿猜想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2)幼儿再次回答:蚕丝可以做领带、衣服、被子等。

  二、交流讨论蚕丝的来历

  1、谁知道蚕丝怎么来的?

  幼儿回忆已有认识:蚕丝是蚕吐出来的。(蚕茧只是蚕蛹的保护体)

  2、观看有关养蚕图片

  3、教师总结

  三、抽丝活动

  1、观看录像,初步了解抽丝方法

  (1)想一想人们是怎么把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呢?

  (幼儿猜想抽丝的方法并实践)

  (2)小朋友讲了许多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方法,蚕茧究竟是怎么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蚕丝的呢?(观看录像)

  (3)请幼儿说出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教师总结:

  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摘乱丝——制溶液——浸泡——挑丝头——抽丝。

  我们把对蚕茧进行处理变成丝这个过程就是抽丝的过程。

  2、指导幼儿抽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当一回抽丝工人,我们来抽丝。

  具体方法: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学习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1)摘乱丝(看录像)

  提问:现在谁来做个小老师,向大家介绍怎样摘乱丝?

  (个别幼儿操作)。

  (2)制溶液:是将小苏打浸泡在热水里。

  这个溶液是小苏打溶液。

  这个溶液内小苏打的含量不同、溶液温度高低都将影响蚕茧抽丝效果。

  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热水就由老师来倒。等会在操作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安全,别被烫伤了。

  (3)浸泡:

  让蚕茧浸泡在热水里充分浸泡,为了充分浸泡可用筷子把蚕茧压入水中(出示图片),直到蚕茧表面有一些绒毛出现为止。

  浸泡时间大概为1分钟。

  (4)挑丝头抽丝:

  师:当我们挑丝时发现有好多条蚕丝一起粘在上,此时,就需要我们把蚕丝进行整理,并找到丝头。

  (5)有什么好的方法?

  幼儿自由发表抽丝挑丝头的方法,并作好记录(用表1)

  请看整理蚕丝的录像。

  3、幼儿示范抽丝

  学会找丝头抽丝了吗?老师这里刚好还有一个浸泡好的蚕茧,谁来试试找出丝头,请幼儿来做。

  4、指导缠绕

  当我们找到丝头以后,我们要将丝线粘在绕丝的工具接着开始缠绕。

  (幼儿说一说自己猜想缠绕工具,并作记录。用表2)

  5、幼儿小组抽丝活动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抽丝吧,但老师有一个几个要求:

  比一比哪个小组抽的好、抽的长;

  安静操作,当音乐响起活动停止;并在音乐声中整理材料。

  (2)幼儿操作,并做记录,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四、交流各小组绕丝工具与挑丝的方法,知道几种缠绕工具的好处与坏处。

  1、大家都把丝抽了出来了,但是大家缠绕用的`工具不一样,请每个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工具,

  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幼儿讨论原因)调整自己的记录。

  2、请每个小组介绍挑丝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并调整记录。

  3、教师总结

  我们的抽丝还真得离不开耐心、细致。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

  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一般的蚕茧长度都在1000—3000米之间往往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抽完。

  古代人们为了解决抽丝时间长的难题,他们创造了各种抽丝机器。

  【活动延伸】

  1、测量蚕丝长度并作记录。

  2、相关知识与其他幼儿共同分享。

  3、鼓励幼儿到科学角继续学抽丝的方法,探究抽出好丝的方法。

  4、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幼儿查阅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的有关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由来。

  【活动反思】

  《我们来抽丝》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节内容,课本上要求学生在养蚕的基础上对抽丝地得过程进行体验,并了解丝织成绸的过程。因为本地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所以没有让学生体验的机会。但是为了充实课堂的内容,在设计时由嫘祖发现蚕能抽丝的视频短片引入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在距今5000年以前就懂得了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短片中提到一千只蚕一生要吃25到30公斤的桑叶却只能吐0.5公斤,并引用唐代诗人的诗“昨日如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使学生了解到蚕丝的珍贵。提到丝绸我们都会想到丝绸之路,通过一段资料使学生简单了解丝绸之路对中西文化的影响。丝绸对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有这么深远的影响,那么蚕茧是如何缫成丝并织成绸的呢?再通过一个短片使学生了解缫丝——浸泡——络丝——并丝——捻丝——卷纬——整经——织造的过程。视频结束后使学生对短片中提到的八个步骤进行排序。

  本节课的内容很紧凑,学生对这些内容也非常的感兴趣所以当课程结束时学生对本课的内容都掌握的很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大班幼儿园大班买礼物教案04-22

大班教案《爱惜粮食》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惜粮食03-09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11-05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11-05

《秋天》幼儿园大班教案12-06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12-07

食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