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9 07:52:3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坚果的外形特点,了解坚果的作用。

  2、品尝坚果,懂得与同伴分享。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坚果实物、坚果PPT、游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谁来摸一摸,猜猜看摸到的是什么?(核桃、花生、开心果)

  幼儿摸坚果,说一说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它的壳怎么样?

  二、品尝坚果。

  1、提问:你们吃过这些吗?

  2、每人选一个坚果品尝。

  谈话:你吃的是什么?吃起来怎么样?

  师总结:坚果是植物的一类果实,它由坚硬的果皮和种子组成,一般我们吃它的种子,就是坚硬的外壳里面的果仁,坚果的果仁香香的,里面油。

  三、幼儿交流讨论:你还吃过哪些坚果?

  四、欣赏PPT,了解坚果的作用。

  1、观看PPT,了解榛子、松仁、葵花籽、开心果、核桃、杏仁、腰果、碧根果等几种常见坚果对人体的作用。

  2、师:认识了这么多的坚果,你们知道坚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3、小结:多吃坚果有美容补脑、还可以防止衰老、补充微量元素等好处,不过小朋友也不能贪吃,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发胖。

  五、游戏《我是谁》

  游戏规则:教师发各种果实(有坚果、有水果、还有其他干果)的图片(课前打印备好),幼儿选择一种贴在胸前。幼儿分2组传球,音乐停则停止传球,球在手里的.小朋友就介绍自己的图片!例如:我是核桃,核桃是坚果!

  活动反思:

  每逢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吃到各种各样的坚果,但有的孩子只知道坚果很好吃,但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营养,为此我们教师开展了一节有关坚果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活动摸摸、尝尝等活动,不仅知道了其名称,还知道了各种坚果的营养,瞧,他们吃的过开心啊!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好处,学习动词张(嘴巴)、摇(尾巴)、发(了芽)。(重点)

  2、能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朗诵诗歌,并加上适当的动作。(难点)

  3、感受小雨点给花朵、鱼儿、种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下雨时小雨点都落在哪里。

  2、 课件、音乐、与诗歌内容相符的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下雨"的录音,引导幼儿说说小雨点落下来的声音。

  提问:小雨点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小雨点都会落在哪些地方?

  二、逐幅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动词:张(嘴巴)、摇(尾巴)、发(了芽)。

  提问:1、小雨点落在了哪里?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有谁?

  2、花朵、鱼儿、种子喝到雨水会怎样?它们的心情怎样?学习动词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动词。

  教师引导幼儿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并以诗歌内容进行小结。

  三、利用操作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的心情怎样?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进行回答)同时教师利用图片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2、师幼完整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边朗诵边加动作进行表演,进一步感受小雨点给花朵、鱼儿、种子等带来的快乐。

  四、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诗歌《小雨点》说课稿

  第一部分: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班语言活动《小雨点》。

  诗歌《小雨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它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以后花朵、鱼儿、种子表现出的快乐,让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与万物间的关系,感受春天万物苏醒的生机勃勃。诗歌句式整齐,韵律优美,富有审美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易于幼儿接受。

  3--4岁的幼儿特别喜欢听儿歌、说儿歌。通过学说浅显易懂、有韵律、富有童趣的儿歌,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儿歌的语言,并愿意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对儿歌的理解和感受。下雨这一自然想象,对小班幼儿极具吸引力,他们喜欢用小手接小雨点玩,感受小雨点落在手心的乐趣;喜欢观察小雨点落在小草、小花、大树上的情形。诗歌《小雨点》源于生活,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易感兴趣。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动词张(嘴巴)、摇(尾巴)、发(了芽)。能力目标是:能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朗诵诗歌,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情感目标是:感受小雨点给花朵、鱼儿、种子等带来的快乐。

  《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动词张(嘴巴)、摇(尾巴)、发(了芽)。"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把"能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朗诵诗歌,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我将做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下雨时小雨点都落在哪里。

  2、诗歌课件(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诗歌。)

  3、诗歌图片。

  第二部分: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兴趣激发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法、提问法。

  1、 兴趣激发法:活动一开始让幼儿倾听下雨的声音,讨论小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发出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请幼儿说说小雨点落在什么地方?谁喜欢小雨点?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幼儿懂得小雨点给大自然带来的好处。

  3、多媒体教学法: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诗歌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通过观

  察课件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动词,感受小雨点给花朵、鱼儿、种子等带来的快乐。此环节完成了知识目标。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启发式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到了什么地方?花朵、鱼儿、种子是怎样表现的?

  5、游戏法:结合游戏,巩固幼儿所学知识,激发儿童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动静结合。

  第三部分: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育过程。为突出幼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

  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讲述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

  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3、表演法: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演,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欲望。

  第四部分: 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五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激发学习。

  一开始,我便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儿童说说小雨点落下来的声音,来唤醒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具有亲切感。

  第二个环节:让幼儿讨论:小雨点会落在哪里?谁喜欢小雨点?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幼儿懂得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好处。为课后的创编做铺垫。

  第三个环节:结合课件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动词:张(嘴巴)、摇(尾巴)、发(了芽)。

  教师依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小雨点落在了哪里?

  花朵、鱼儿、种子是怎样表现的?它们的心情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想象到的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以诗歌内容小结,同时用动作表现动词。

  第四个环节: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并加动作进行表演。

  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感觉怎样?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通过提问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回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师幼完整朗诵,幼儿边朗诵边加动作进行表演的形式学习朗诵,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及小雨点给花朵、鱼儿、种子带来的快乐。然后,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大胆的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诗歌内容,体验游戏的乐趣。

  第五个环节:活动延伸:请幼儿在活动区仿编诗歌并朗诵给大家听。

  启发幼儿思考"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那里有谁?它会乐得怎样?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重点领域 社会

  相关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要随时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服务。

  2、学会整理物品的简单方法。

  3、让幼儿体验到为班级服务的乐趣和意义。

  重点、难点 教会幼儿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来整理物品,能找到当小主人的.感觉。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排练情景表演“小椅子”倒了。内容大致为:看到小椅子倒在地上的不同表现:(1)视而不见,(2)告诉老师,(3)自己把它扶起来。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1、组织有观看情景表演“小椅子倒了”,小椅子倒了,一个小朋友去报告老师,但有的小朋友就视而不见。

  2、表演完后老师提问小朋友:

  (1)看了这个表演,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情里你认为哪种行为是对的,那种是错的,为什么?如果让你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3)老师请小朋友来讨论一下,我是怎么为大家服务?都服务了什么?如果我自己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做?会不会像第一个小朋友一样视而不见呢,还是会像第二个同学学习,报告老师或自己把他扶起来。

  二、改编情景表演内容:

  请小朋友按照这个情景表演,把自己的行为表现表现一下,让幼儿亲身体验。

  三、结合图片幼儿交流讨论

  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应该怎么来关心我们的活动室,平时可以为我们的活动室做些什么。

  四、小结:

  通过这个情景表演,老师让小朋友明白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要做个时时注意身边事的小朋友,不能自私自利,只顾自己。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