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6 09:13:4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优越的家庭中,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 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让孩子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事,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关键因素。借助《爱在人间》这首歌曲,让幼儿体验歌曲中人与人相互关怀的美好情感,从而幼儿萌发爱心, 传播爱、主动爱,让爱在人间,人人幸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 A-B-A 三段体结构,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并尝试用手语表现歌曲。

  3.关注弱势群体,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歌曲图谱

  2.经验准备:了解弱势群体在生活中的不方便

  【活动过程】

  1.发音练习,有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白船》。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感受优美、轻柔的旋律,理解歌曲三段体结构。

  (1)教师清唱歌曲,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教0师根据音乐再次演唱歌曲,理解歌曲三段体结构。提问:这首歌曲有几段?哪两段歌词是一样的?

  小结:这是一首为盲童写的'歌曲,歌曲优美、轻柔,是 A-B-A 三段体结构。3.幼儿学习歌曲,掌握歌词内容,体验人与人关怀的美好情感。

  (1)教师分段演唱歌曲,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提问:第一段歌曲中唱到盲人心中都感受到了哪些事物?第二段歌曲唱了了什么是怎样帮助盲人的?

  (2)幼儿根据图谱,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小结:盲人虽然看不见,但是有许多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温暖与阳光。

  4.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并尝试用手语动作表现歌曲。

  (1)教师边演唱边表演手语《爱在人间》,幼儿感受手语表演的特征。提问:老师的表演有什么特点?主要是用手来比量动作,这就叫手语。是聋哑人进行交际的一种手段。

  (2)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并尝试手语表演。

  (3)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一组进行手语表演。

  小结:在生活中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的爱,让我们主动伸出双手帮助他们,让爱洒满人间的每一处,让人人都幸福。

  活动延伸:爱心义卖,帮助特殊教育中心或山区的小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弹琴律动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出示米老鼠图片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师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两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和妙妙屋里的动物表做游戏,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一)先来看小兔子们做游戏(复习6的守恒)

  1、师出示PPT,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别有6只。

  提问:

  ①"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数字宝宝是一样的,数字宝宝一样,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

  2、提问:

  ①小灰兔子很调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数到10,看一看,看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我觉得灰兔子少了两只,还剩4只,因为它的队伍变短了。

  师小结:原来它们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数字没有变,6只还是6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来了,快看(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师出示PPT:10只性别、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问:

  ①"一共有几只米老鼠?"

  ②"这么多米老鼠,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米老鼠们开始做游戏了,当变换一种队形后提问:

  ①"你们看米老鼠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和原来一样多吗?"师小结:虽然这些米老鼠的大小、颜色、造型都不一样,队形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数量始终都没有变。

  四、操作活动:图形操作卡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小朋友,米老鼠带我们去图形城堡玩一玩(开汽车律动)

  1、出示PPT,图形城堡到了,提问:看一看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有一样的地方吗?哪里一样?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验证: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总结:原来这些图形宝宝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排列顺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字宝宝都是一样的,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这就叫数的守恒。

  五、活动延伸:家长游戏请10位家长到前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各做出一个不同的造型或变换一个不同的队形,让幼儿说一说哪变了,哪没变。

  六、结束部分站队,带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教幼儿学习诗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乘凉,草丛,树林,池塘。

  2、课件:声音—知了,青蛙,蝈蝈。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照片:乘凉

  教师: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这些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他们为什么要坐在大树下乘凉呢?

  引导幼儿发现,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

  二、展开

  1、播放声音,引入诗歌。

  (1)知了这是什么声音,谁在叫?你在什么季节能听到它的叫声?

  (2)青蛙请小朋友跟着学一学青蛙是怎样叫的。

  (3)蝈蝈谁知道蝈蝈是这样叫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原来夏天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呀,真是一首好听的歌。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朗诵一首诗歌叫《夏天的歌》

  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

  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欣赏图片,学习诗歌。

  (1)草丛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树林里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3)池塘谁在池塘里?怎样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师幼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第一遍:幼儿问,教师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师: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第二遍,教师问,幼儿答。

  5、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朗诵兴趣。

  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互问等。

  三、结束引导幼儿思考:夏天的歌,还藏在哪里?

  (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夏天的歌还藏在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让我们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察,去发现更多夏天的秘密吧!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色的草丛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树林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乐呵呵的笑声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学习折纸“亭子”,并通过对亭子的粘贴、剪、画、或大小组合等方式构成各种“老房子”。

  环境创设:

  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纸及各种辅助材料。

  重点与难点:

  亭子的折法。

  活动过程:

  1、说说老房子的特点

  前几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练塘的老房子,也收集了很多老房子的照片,你们觉得老房子和我们现在的房子有哪些不同?

  引导幼儿从屋角、窗户、外形上来讲述。

  2、出示范例“老房子”,引发幼儿兴趣

  你们看,老师用纸折了许多老房子,你觉得这些纸折的老房子好看吗?

  它们和我们看到的.老房子哪里象?(墙壁用砖块来砌的,两层的屋顶,屋角弯弯的,窗格子很特别)

  小结:这些折纸因为把许多老房子才用的材料、花纹都用笔装饰出来了,所以看起来很漂亮。

  3、学折亭子

  这些老房子其实把“亭子”(出示亭子的折纸),用不同的方式粘贴、或者剪成的,只要你们会折亭子了,也能做出这些好看的老房子。

  指导要点:1、学会折双三角形;2、折出亭子的顶;3、折出亭子的阳台。

  4、老房子展览会

  把所有小朋友的老房子都集中贴在一个社区中,说说谁的老房子漂亮,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

  学具:数卡、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进行观察,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看看小兔和小猫的门牌号码一样吗?它们都有数字几啊?

  :虽然它们的门牌号码都有数字3和5,但由于它们数字排列顺序不同,门牌号码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师:我来考考我们小朋友了,小熊家的门牌号码含有1、3、5三个数字,你们可以排出哪些门牌号码?

  幼儿自己排列数卡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规律,3个数字的6种排列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儿对3个数字排列规律的印象。

  师:周老师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呀?可是这个手机号码没有写全,其中号码中未写出的数字是由5、6、8这三个数字组成的,小朋友排排看,这三个数字有几种排列方法?

  活动延伸:

  进行4个数字的排列组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

  2、初步学会合理搭配各种饭菜,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学习包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配餐的兴趣。教师以经理的'身份介绍自助餐厅。介绍自助餐厅中的各种食物,餐厅及使用方法。

  2、幼儿自选食物配餐。幼儿自选食物搭配一餐的饭菜。

  3、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配餐,共同讨论合理配餐的方法。

  提出问题:谁配的饭菜最有营养?为什么?

  4、幼儿调整配餐。请幼儿观察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幼儿再次自选食物进行配餐。幼儿观察同伴搭配的饭菜。完成学习包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利用环保废旧材料制作服饰,体现“绿色环保,保护地球”的活动主题。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展示自己。

  3、感受与父母一起活动的快乐,愉快的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准备:

  1、发放家长邀请函。

  2、场地布置,制作横幅、评分表、幼儿号码牌。

  3、磁带、录音机。

  4、活动前和幼儿一起练习走模特步。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这颗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颗星球叫什么吗?(地球)对呀,地球妈妈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可是最近她很生气,知道为什么吗?

  2、幼儿自由回答。

  3、小结。

  原来地球上的人在那乱砍树木,地球妈妈的绿色衣服都被破坏了,做成的杯子、塑料袋、报纸、纸盒等,也都到处乱扔,都快让地球妈妈变成垃圾场了,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活动。

  5、小结。

  对呀,我们应该关心我们的共同家园,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在幼儿度过的最后一个节日,我们应该为地球妈妈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把地球妈妈身上的垃圾捡起来,好吗?那么,这些垃圾还有没有用呢?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很聪明,利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制作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是不是?小朋友,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东西打扮自己,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好吗?

  (二)幼儿和家长制作。

  1、要求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衣服,打扮自己和孩子。

  2、小心制作工具的摆放,注意安全。。

  (三)时装展示秀。

  1、师:

  呀,小朋友都好漂亮呀,你们见过服装表演吗?那你们想不想上来和模特一样走一走呢?

  2、提出要求。

  (1)按学号排队,每个幼儿和家长一起上台。

  (2)由其他家长在下面打分,一位老师统计,并及时记录在幼儿名单上。

  (3)最后评出“最佳模特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

  (四)颁奖。

  1、师:

  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漂亮的衣服,你们开心吗?地球妈妈也很开心,把她打扫的干干净净,她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礼物,你们看,漂亮吗?等一会每个小朋友自己去领一份,好吗?

  2、今后我们要怎么关爱我的地球妈妈呢?(不乱砍树木、不乱扔垃圾、多种树、不使用一次性用具等)

  3、幼儿回答,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鹅卵石。

  2、幼儿实验用具、用品:每个幼儿三只透明杯、一只食用匙; 每组三种实验材料,分别为面糖、砂糖、方糖;每组一盆温开水、一盆凉开水。

  3、袋装果珍、泡腾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 1)教师出示一颗鹅卵石,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思考:鹅卵石在水中没发生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基础部分: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

  (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2、开始做实验。

  教师预设问题,把这些糖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那一种糖会先溶化?

  实验一:

  (1) 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

  (2)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哪种糖化的快。

  (3)指导幼儿做记录,那种糖化的快,用数字1、2、3表示。

  (4) 幼儿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请每组一名幼儿讲解实验结果。化的最快的糖是什么形状的,最慢的呢?

  教师小结: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这种现象叫溶解,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颗粒小的溶化的越快,物体的溶解与水的形状、大小有关。实验二:

  (1)让幼儿取一种糖放入两个碗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幼儿观察,那个碗里的糖化的快。

  (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

  教师小结:可溶于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3、引导幼儿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溶解后饮用的?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盐、味精、调味品)

  (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活动延伸

  生活经验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还能够溶解在水里?请幼儿回家尝试,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3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31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1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