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21 08:10:0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想说、愿说、会猜猜说说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它们相应的尾巴。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尾巴特征。

  材料及环境创设:

  长毛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等;背景图一副,画有松鼠、燕子、猴子、小兔、金鱼、蝌蚪、老虎、孔雀等动物的图片;断尾巴的小动物及尾巴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出示盖住身体的长毛绒玩具,尾巴露在遮布外面。

  2,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猜到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小结:小动物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在这个公园里躲着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都露在外面。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讨论,猜猜有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幼儿先商量,然后找出躲着的小动物是谁,并要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除了公园里的这些动物有尾巴,世界上还有许多有尾巴的动物,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说说看,还有那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三,游戏:找尾巴

  师:“小动物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尾巴。”幼儿那好尾巴,到四周贴着动物的地方,寻找相应的动物,贴上尾巴。并说一说,替什么动物找到了尾巴。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年龄小,对新鲜、有趣的小动物很感兴趣。 为了促使幼儿主动的说、主动的讲,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以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活动所选用的动物都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容易使幼儿产生兴趣,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2.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活动准备:

  1.课件《蜗牛搬家》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难点: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提问,导入活动

  提问“小朋友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的家住哪里吗?(请3、4名幼儿说一说)嗯,小朋友的家都住在美丽的小区里,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蜗牛的家住在哪里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学说角色对话

  (1)倾听故事第一段

  1.蜗牛住在哪里?他住得舒服吗?(住在池塘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除了石头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他才从壳里探出身子喘口气)

  3.他听到蜻蜓和蚂蚁说小山坡是个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干什么呢?

  4.猜一猜,蜗牛搬家成功了吗?

  (2)倾听故事第二段

  1. 蜜蜂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蜜蜂和蜗牛,练习对话(蜜蜂:“我来帮你搬家”。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会晒着我的。”)

  2. 蝴蝶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幼儿交换角色扮演蝴蝶和蜗牛,练习对话)

  3. 青蛙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让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蜗牛,练习对话)

  (3)倾听故事第三段

  1.你们觉得蜗牛的家会搬成了吗?(让幼儿猜想)好,那蜗牛的家到底搬没搬成,我接下去听故事。

  2、故事听完了,蜗牛的家搬成没?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那我们再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看看蜗牛到底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我们在听的时候还可以一起跟着故事学说蜗牛的话。

  四、讨论

  4.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太阳晒、刮风、下雨就放弃搬家吗?你会怎么做?

  5.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有没有遇到太阳晒、刮风、下雨?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都是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本人在拿到这个教学活动,看了故事以后发现,故事中的很多语言都太过书面化,不够通俗也不利于中班的孩子理解,所以我在故事的语言上做了一些改动,还根据故事内容自己动手做了课件。(课件、原来的故事和改动的故事附在教案后面请大家指点)在环节的设计上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环节我通过提问让幼儿来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故事题目《蜗牛搬家》,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在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过来了。然后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我把第二环节作为重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不仅丰富了“细皮嫩肉”这个比较有难度的新词,还把原来故事中的“天潮地滑“改为”雨天路滑“这个比较易于幼儿理解的.词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是以提问后,幼儿个别回答,再到分组角色集体学说对话,一遍又一遍的进行练习,主要运用了讲述法和练习法,在集体教学中注重个别差异。第三环节进行完整地倾听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练习,所以这里我采用的是集体学说对话的形式。第四环节,是一个经验迁移的环节,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蜗牛没搬成家是因为害怕困难,从而教育幼儿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难的好孩子,坚持天天上幼儿园,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我觉得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学材料的设计上,课件设计还有不足之处,以至于在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通过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戏表现蚱蜢的行动方式。

  活动准备

  1、涂色:蚱蜢

  2、课件-照片:蚱蜢,声音:蚱蜢。

  3、涂色(蚱蜢)轮廓纸,彩笔、小纸圈、胶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蚱蜢,幼儿观察外形特征。

  1.蚱蜢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

  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

  2.蚱蜢吃稻叶等是害虫。

  二、欣赏儿歌

  1.小蚱蜢有什么本领?

  (1)教师用儿歌的形式学蚱蜢跳跃的行动方式。

  (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2)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

  2.小蚱蜢学跳高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幼儿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述)

  三、制作指偶

  1.今天我们来制作一个小蚱蜢好吗?

  (1)提供小蚱蜢轮廓的涂色纸,请幼儿涂色

  (2)沿线剪下,将蚱蜢贴在小纸圈上做成指偶

  2.播放蚱蜢的叫声作为背景,指导幼儿制作。

  四、儿歌表演

  1.幼儿边操作指偶,边做蚱蜢跳跃状。

  2.跟随儿歌录音一起朗诵儿歌。

  3.两人一组,一幼儿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儿手持一根狗尾草(替代物)进行配合。

  儿歌: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小朋友对苹果娃娃的关爱之情。

  2、能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掌握作品的主要情节。

  3、学会如何与新朋友相处。

  二、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已引导幼儿画过苹果。

  三、活动过程:

  1、儿歌表演法导入课题:我是一个大苹果。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

  (1)提问:你见过会说话的苹果娃娃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苹果娃娃》的故事,故事里的苹果娃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朋友们是怎么对待苹果娃娃的'?

  (3)分段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提问:敏敏是怎样画苹果娃娃的?为什么说苹果娃娃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苹果娃娃还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你愿意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如果我们班来了新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活动延伸: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苹果娃娃》;并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其它娃娃。

  五、活动反思: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童话,情节简单,故事发生的场景幼儿也比较熟悉,幼儿比较容易理解。知道了要和朋友友好相处,如何对待新朋友。特别是对角色表演很感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案12-0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9-2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选]07-05

[精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7-0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选】07-04

(精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7-0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4-01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优秀教案04-17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