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6 12:01:34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共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共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了解标志的作用和特征。

  2、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3、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交通标志图片、书籍若干。

  2、准备自制标志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卡纸、铅笔、彩笔等。

  3、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早上有个小朋友委托我们帮他一个忙。到底是谁呢?她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布偶表演情景戏)师:前几天布娃娃奇奇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这不今天早上她就开着她的小车来我们广饶游玩,但是一进城,她发现我们的马路上到处有着很多她不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她从来没有看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她不敢开车进城,只好来请教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了!

  二、认识交通标志师:瞧!布娃娃奇奇把这些交通标志都给画了下来,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它们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吧!

  (师出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试着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标志,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幼儿举手回答:红绿灯、禁止停车、禁止行人通行、禁止非机动车辆通行等。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那到底说的对不对呢?老师来告诉你吧!(师详细讲解每个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列举。

  游戏——我指你说:(教师可指出标志图片,让幼儿说出标志名称及含义,以让幼儿巩固复习)教师带领幼儿说标志的称及含义。

  师:请小朋友说说自己还见过哪些交通标志?它能告诉我们什么?鼓励大胆回答的幼儿。

  三、交通标志作用大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义,那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幼儿纷纷回答。)师小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规则,互不谦让,很容易引起车祸;如果没有交通标志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车场,那车辆就会随意停放,这对我们的行走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了交通标志,上班的时候马路就会混乱,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是缺一不可的,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执行这些交通标志所表达的含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名优秀的交通小标兵。

  四、我是小小设计师1、师:小朋友,刚才奇奇说,她现在可全都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意义了,她说谢谢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我现在要开着车到我们幼儿园来参观呢!你们高兴吗?可是啊,对于我们幼儿园奇奇一点也不熟悉,每个教室每个房间它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所以我想我们今天就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为我们的幼儿园设计出一些标志来,就像交通标志一样,让奇奇一来,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如:可以在我们洗手的水龙头那里设计一个标志,如:用水龙头的时候要开小一点,用完以后要记住关掉,不要浪费水资源等等)2、幼儿寻找设计目标师:小朋友,现在你就出去找找我们教室或者是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幼儿寻找,师可跟随指引)3、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并制作出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重点指引)4、标志粘贴师幼共同将幼儿自制的标志贴在适合的地方,并让设计者向其他幼儿讲述其意义。让幼儿加深理解标志的名称及作用。

  【活动延伸】

  可请小班幼儿参观展示并为他们讲解其标志的意义,也可放学后让幼儿带领自己的父母去参观设计的标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喜欢参与英语活动,在活动中愉悦、开心、敢于表现。

  2、学习运用疑问句:Isthisa…?复习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及短句:what'sthis?What'sthat?

  3、培养幼儿理解倾听简单的英语小故事的能力与兴趣。

  4、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5、学习单词,正确认读和区分发音。

  准备:

  创设森林场景,小动物玩具若干,小帽子、老虎头饰若干。

  过程:

  1、创设环境,复习练习

  (1)在儿歌《sunnyday》中,进活动室,渗透故事当中的一些动词及短句如:Let'sgo..walkandwalk…touchandtouch..

  (2)在创设的森林场景中,引导幼儿用疑问短句:what'sthis?What'sthat?复习一些小动物的英语名称。

  (3)幼儿两人一组自由交流,练习日常用语:hello!Nicetomeetyou.What'sthis?It'sa….Hereyouare!Thankyou.等。

  2、运用课件,展示材料

  (1)放光盘,在视听环境中展示故事。(讲述中特别注意故事结尾时赋有戏剧性变化的部分。)

  (2)让幼儿讲讲都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单词及短句补充完整。

  (3)看着光盘讲述故事第二遍,对话部分鼓励幼儿一起讲。

  重点对:daddy!Look.What'sthat?that'sacat!what'sthis?Isthisacat?It'satiger!

  3、游戏活动、巩固操练

  游戏(1)《Isthisacat》,练习疑问句:Isthis….?

  (运用滑稽的眼镜面具,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2)《Touchthe…》,熟悉本班幼儿及动物名称,在游戏中训练幼儿的倾听、辩音能力。

  4、模仿表演,大胆表现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角色,Daddy.Tom.Tiger.模仿表演故事,自然结束活动。

  二、教学过程实录:

  (片段一)

  游戏《Isthisacat》--(我从小篮子里拿出了一个滑稽的眼镜面具,红红的大鼻子、黑黑的眼镜边,架在了耳朵上,并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一定是老师滑稽的面孔太可笑了,孩子们开怀大笑……此时的我可是个看不清东西的“假鼻子小丑”了,我在身边的筐子里,摸来摸去,拿出一只毛绒绒的小猪来。)

  老师:“Isthisacat?”

  孩子们:“No.no!“(很明显的错误,孩子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老师:“Isthisabear?”(又上下左右地摸摸,点点头,似乎很明白了,于是做出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大声问)

  孩子们:“No,no.It'sapig!”(孩子们忍不住了,明明是只小猪,可“盲眼小丑“就是猜不出来,告诉她算了!)

  老师:“Now,whowanttotry?”(摘下了假鼻子,做出举手的样子)

  孩子们:“Teacherme.Letmetry!”(一半的孩子明白了我的意思,举起了小手,也想尝试一下戴假鼻子的感觉)

  老师:“Peter!Comehere.”

  (Peter笑眯眯地上来,坐在了前面的小椅子上,我帮他戴上了滑稽眼镜,的确有趣,peter的样子立刻变了,孩子们又开怀大笑起来。)

  peter:“Isthisatiger?”(学着我的样子,好像真的什么都看不清了,他从筐里拿出一只小狐狸来,假模假样地闭上眼睛,明知故问)

  孩子们:“No,no.”(头又开始摇了,而且声调也变了,似乎在说:当然不是,戴上眼镜怎么连狐狸都不认识了。)

  peter:“Isthisadog?”(也学着我的样子,摸摸耳朵,摸摸嘴巴,点点头,似乎这下明白了。)

  孩子们:“No,no,It'safox!(实在忍无可忍,非说狐狸是小狗。于是在Peter回座位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都在悄悄问他:“可怕吗?好玩吗?啥感觉?“于是更多的小朋友举起了小手:Teacherme,Letmetry!)

  片段(二)

  游戏《Touchthe…》--(六只毛绒绒的小动物摆在了前面的小架子上,两把塑料小锤子交给了坐在两边的幼儿。)

  老师:“MaryandTomgototouch……(以前玩过类似的游戏,幼儿马上跟着一起说起来:touchthe…(拿着小锤的两个孩子和坐在位子上的小朋友们都停下来等我说,看看我让他们敲哪只小动物的脑袋,这时我从身后拿出了老虎的图片。)

  幼儿:“touchthetiger!”(拿锤子的两位幼儿边敲边说:tiger!走回座位,敲敲下一位小朋友的脑袋:turntoyou!被敲到脑袋的幼儿嘻嘻笑着,拿着锤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去敲小动物了)

  幼儿:peterandlilygototouch,touchthe…(又停住了,又在看我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小朋友自己指挥,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于是我叫爱跳舞的angel上来,比动作,让小朋友猜,我坐在了angel的位子上,我身边的两位小朋友又开心、又自豪,我和他们的小手握在了一起,这时,angel扭动着腰肢,小手翘起放在嘴边,做出了一个很优美的姿势,幼儿立刻明白是狐狸。)

  全体幼儿:touchthefox!

  (轮到我了,拿着小锤子的幼儿很得意地在我的脑袋上夸张地敲了一下,又是一阵开心的笑声,于是,我扛起锤子,和另外一位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场了。)

  全体幼儿:MarkandCher(cher是我的英文名字)gototouch,touchtouchthe……

  反思:

  今天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如何,决定着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式的趣味性与变换性尤为重要。活动开始,先为幼儿创设了一种交际与运用的环境,模拟的“森林“情景里,一些玩具小动物藏在树后及草丛里,幼儿四散寻找,找到之后两人一组相互问好,练习一些日常问候语,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运用所学过的英语短句进行会话交流。

  欣赏故事之后,我设计了两个简单、有趣的小游戏,练习故事中的主要短句和对话,这两个游戏,我都和孩子们一起玩,这时老师的身份不是游戏的设计者、指导者,而是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学习活动,教师更应关注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兴趣需要,想方设法在适宜的时候,支持孩子的学习,当教师兴趣盎然地融入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时,幼儿就会显得特别活跃和开心,于是整个活动显得生动、自然而充满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踏点步,学习四人集体的交叉换位方法。

  2.体验舞蹈的欢乐情绪及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表现美丽的草原风光、羊群及剪羊毛的劳动场面

  2.四人交叉换位法示意图

  3.红围裙、绿围裙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引入

  2.播放课件(连音乐一起放)

  3.小结

  4.教师示范跳第一段舞

  二、学习踏点步

  1.提问:你们刚才看到金老师的脚是怎么动的?

  2.个别幼儿学踏点步

  3.小结

  4.加手动作练习

  5.随音乐跳一遍

  6.看视频剪羊毛提问:羊毛是怎么剪的呢?

  7.看教师示范剪羊毛,幼儿模仿学习

  8.教师示范跳第二段舞

  9.师幼集体随音乐跳一遍

  10.随音乐完整跳两遍

  三、学习四人交叉换位法

  1.出示四人交叉换位法示意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一组幼儿示范师:穿红围裙的面对面,穿绿围裙的.面对面,交换的时候红围裙的和红围裙的交换,绿围裙的和绿围裙的交换。

  3.幼儿集体四人一组师:请先找到四个朋友,红围裙的和红围裙的面对面,绿围裙的和绿围裙的面对面。交换的时候红围裙的先交换,绿围裙的后交换。

  四、完整表演舞蹈

  1.随音乐跳一遍

  2.重新找四个朋友跳一遍

  五、结束活动和客人老师一起剪羊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 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

  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1、两人结伴阅读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回忆并讨论,说说红袋鼠还可以怎么做?如果你也在电梯里,你会怎么办?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学期舞蹈“大中国”。

  2、创编不同方位的挥舞彩带的动作,能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条布与同伴的相互缠绕。

  活动准备:

  1、音乐CD或磁带,录音机。

  2、电视机。

  3、幼儿人手两根红色的绸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舞蹈《大中国》感受乐曲的风格。

  1、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2、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国》。

  二、教师出示彩条,幼儿场边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彩条挥舞动作。

  教师:“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用彩条可以怎么跟着音乐跳舞呢?”

  2、教师示范表演舞蹈,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你们仔细看老师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动作?

  三、初步学习舞蹈动作,感受乐曲的旋律。

  1、幼儿学习踏点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2、教师哼唱音乐,带幼儿随音乐学习有节奏的颤摇手腕和挥动彩带的动作。

  四、幼儿创编不同方位挥舞彩条的动作。

  1、教师:彩条可以除了从上到下挥舞,还可以怎么挥舞呢?幼儿集体创编,教师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

  2、教师采取四个不同方位的动作,大家随音乐集体练习。

  五、红绸缎《大中国》。

  教师带领幼儿人手拿两根红色的绸缎,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完整地表演红绸缎《大中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用完水要关紧水龙头,懂得节约用水。

  2、能用警示、禁止标记制作节约用水的标志。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禁止标志的图片

  活动流程:

  讨论--检查--制作

  (一)讨论师:有一次,老师听见水龙头在哭,水龙头为什么要哭呢?一起来听一听。

  师念儿歌第一、二句,想象、交流水龙头为什么要哭?怎么才能让水龙头不哭?

  师念儿歌第三、四句,我们怎样做了,水龙头不哭了?对,我们每次用完水要关紧水龙头,要节约用水。

  师幼一起念儿歌两遍。

  (二)检查师:我们到幼儿园各处去检查,幼儿园里有没有水龙头在"哭"。我们发现滴水的水龙头,怎么做?

  师幼一边念儿歌,一边检查有没有在"哭"的水龙头。

  发现滴水的水龙头,拧紧水龙头。师:对,我们发现滴水的水龙头,要主动、及时地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

  (三)制作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要关紧水龙头?

  师:我们可以画标志!为什么?(让别人看见标志就知道要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的标志,该怎么画?让幼儿思考。

  师:我们认识过哪些标志?幼儿讨论。师出示禁止标志的图片,这是什么标志?(禁止标志)我们用禁止标志表示节约用水,怎么画?在红圆圈里画什么?(画上滴水的水龙头。画上玩水的小朋友。)师出示警示标志的.图片,这是什么标志?(警示标志)我们用警示标志怎样提醒别人节约用水?(提醒别人关紧水龙头。)怎么画?在黄三角形里画什么?

  幼儿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标志,贴在日常用水的地方。

  活动反思:

  因为选材与幼儿较贴近,幼儿有较多的生活经验,故孩子们思维很活跃,都能积极地用较连贯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知道了水的用处,懂得了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萌发了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孩子的健康始终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优越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致使有些家长也误入了一些健康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多种的营养食品和营养药品。特别是本学期刚刚开学,班级中小朋友们过了一个假期变化都很大,有时我会高兴地对以前偏瘦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一点。”而另一些孩子会接着我的话说:“怎么又胖了,胖有什么好,还是象原来那样好看?”“不对,不对,太瘦也不好!”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喝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同时,我们的孩子们平时除了在幼儿园有些户外的运动,平时也只被禁锢在了“高楼大厦”之内,很少有运动的机会,进一步造成了“肥胖”等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体重、通过交流讨论来总结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预设了本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讨论自己的体重,初步了解健康与体重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称四个、纸笔若干、相关图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测测体重

  1、T:孩子们,中班的时候我们都量了体重,知道你的中班时候的体重是多少?

  2、T:那现在的体重你们知道吗?

  3、T:猜猜看,现在的体重和以前的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那是不是你们的体重就这样一直长下去,重下去的啊?

  小结:体重会随人的.长大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这是我们的生长规律。

  4、T: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现在的体重到底是多少呢?

  吴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个称,你们去称一称,然后把你们的体重记录下来。

  5、请幼儿去测量体重并记录。

  二、交流讨论

  1、T:现在你们都知道了你们自己的体重了,那谁愿意告诉我你的体重是多少呢?

  2、T:知道了体重,来看看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三种颜色里都有重量范围,蓝色的是17公斤以下,绿色的是17-22公斤,红色的是22公斤以上,请你看清楚你的体重是在哪个范围里的,然后把它贴在相应的颜色里。

  3、幼儿操作

  4、检查并交流。T: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呀?

  5、你对自己的体重满意吗?

  6、你认为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7、教师总结:刚才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胖点好,有的认为是瘦点好,其实呀,这张表格告诉我们谁的体重是标准的。绿色的17-22公斤的是我们大班孩子现在的标准体重,那么蓝色17公斤以下就是偏瘦,红色22公斤以上就是偏胖了。看看你的体重在哪个颜色里,标准吗?

  8、T:什么原因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变的胖的呀?

  9、T: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变的瘦一些,让体重变得标准些呢?

  三、游戏巩固

  1、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这里有些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东西,哪些是有利身体健康的,哪些是不利健康的,然后分别把他们送给笑脸哭脸里。

  2、幼儿游戏。

  3、集体交流检查。

  4、教师用图片总结。

  活动反思:

  《我的体重我做主》是一堂生命与健康教育课。上课之前,我一直没有信心上这堂课。想到课堂上学生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我就会忐忑不安。但我又觉得作为一个品德老师同时兼任小学生心理辅导老师,一想到现在的孩子成熟得较早,再加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复杂,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一个问题,这是最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为了引导孩子门能正确认识、对待性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上这一堂课。上完课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透过这堂课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一些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