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1 08:53:48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孩子们对于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带着有关恐龙的书和玩具来与同伴分享,在行为上也会模仿恐龙的叫声、动作……于是 “我来研究恐龙”这一主题活动产生了,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如“共同收集恐龙资料”、“恐龙大进行”――分类记录,“画画我最喜欢的恐龙”等一系列的活动。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对恐龙已有了基本认识,一些常见的恐龙都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是怎样生活的?”这个话题逐渐成为孩子们议论的热点。游戏“恐龙大聚会”正是让他们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只大恐龙,进入 “侏罗纪”时期,从而体验感知想象中的恐龙生活。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将自己装扮成一只恐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团结协作,解决困难,达到目的。

  3、体验创造的成就感和游戏的乐趣。

  环境材料

  1、室内:与幼儿共同布置一片侏罗纪的树林。

  2、室外:创设游戏情景,在大操场的山上布置“侏罗纪公园”。

  3、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恐龙真好玩,你能给大家说说你喜欢哪些恐龙呀?”幼:我喜欢的恐龙有三角龙、雷龙、翼龙、长颈龙、剑龙。幼:我喜欢的恐龙有马门溪龙、迅猛龙、双冠龙。(评:孩子们经过较长的认识阶段,对恐龙已有一定的经验,非常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认知,因此,从幼儿需要出发,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讲述,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幼儿间实现资源共享。)“你们看,这边有我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漂亮的恐龙,好吗?”

  2、幼儿装扮自己。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恐龙。(《纲要》指出,应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里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各种材料,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意愿打扮成心目中的恐龙形象,“我是唯一的,我是特别的”,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自我表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3、游戏:“穿越侏罗纪”。

  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来到“侏罗纪公园”,唱唱跳跳,发现来了一只凶狠的霸王龙,大家团结在一起把霸王龙赶走了,然后一起快乐地跳起舞来。(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把我园特有的小山坡布置成“侏罗纪公园”,让小朋友与特定的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他们完全溶入了游戏的角色中。)

  4、讨论、评价,结束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了解热胀冷缩的科学现象。

  2、大胆思考,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让乒乓球恢复原样。

  3、积极参与科学互动,感受科学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国王图片。

  2、乒乓球、温度计、热水。

  3、PPT《变高变矮的国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国王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谁呀?

  师:这个国王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他会变高变矮。为什么能变高变矮,秘密就藏着这本书里,请你们看仔细图,知道了答案举手告诉我。

  二、阅读绘本,提炼科学知识。

  1、教师讲述绘本。

  师:国王什么时候变高?什么时候变矮?

  师:炉子烧的旺旺的温度高,国王变高。炉子灭了温度降低,国王变矮。遇热变大,遇冷变小。

  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实验,了解原理。

  1、投放投影,教师将温度计放在热水冷水中,幼儿观看热胀冷缩。

  师:这是什么?温度计里的红色水银,遇热膨胀,遇冷紧缩,这样的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乒乓球实验。

  师:教室里有一些瘪掉的乒乓球,如果扔掉就太浪费了。想一想刚才学到的本领,我们可以怎样做让乒乓球鼓起来。

  师:在你们桌子上放了瘪掉的乒乓球、装热水的杯子、筷子,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乒乓球。用筷子夹住乒乓球实验,注意小手不要碰到热水哦。

  师:乒乓球恢复原样了吗?乒乓球热胀了。

  3、教师黑板上边操作边解释原理。

  师: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原来每一样物体里住着许多分子宝宝,分子非常小,肉眼看不到它,需要用高倍望远镜才能看到。分子宝宝在平静的运动着。当温度升高时他们就会很快运动“好热啊,好热啊,离我远点。”他们会拉开距离,距离一拉开,物体的个子悄悄长大,膨胀了。当温度降低时,他们运动会减慢“好冷啊”他们就会紧紧抱在一起,这样,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物体的个子就悄悄变小了,收缩了。这就是热胀冷缩。

  4、分子宝宝游戏。

  师:我们也来玩一玩热胀冷缩游戏。男孩子当乒乓球,女孩子当分子宝宝。当温度变高时分子宝宝你会怎样?温度降低时分子宝宝又会怎样?听好老师给的温度,你们来玩热胀冷缩的游戏吧。

  四、提升经验。

  1、生活中热胀冷缩。

  师:生活中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师:这里有两个电线杆上面的电线弯弯的,下面的电线紧紧的。你们觉得哪个是夏天的电线,哪个是冬天的电线?夏天温度高,电线就膨胀变长了,就弯弯的。冬天温度低,电线杆就缩紧,绷的直直的`。

  2、出示图片,热胀冷缩对生活的帮助。

  师:密封的瓶子里的水不能装太多,为什么?夏天温度高,水膨胀。如果瓶子装满了会爆炸的。

  师:微波炉里转牛奶,要把袋子的牛奶倒在杯子里。为什么?不然牛奶袋子会爆炸的。

  师:夏天,能不能往轮胎里打很多气呀?气膨胀会爆胎的。

  师:铁路上有空隙,为什么要有空隙?夏天温度高铁路膨胀,这个空隙就是留给铁路膨胀的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1.这是什么。

  ——出示图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幼儿的回答,教师暂时不作肯定或否定。

  2.原来是会游动的小岛。

  ——将图一放置在图二的前面,教师开始讲述这两幅画面的图意。

  ——小鸟看见了小岛,它会怎么做呢?出示第三幅图,请幼儿看着画面将三幅图联系起来讲述,教师再作简单的小结。

  ——出示第四幅图,请幼儿说一说:天亮了,小鸟到了哪里?这个会游动的小岛原来是什么?

  ——教师带幼儿一起将四幅图连贯地讲述一遍。

  ——每名幼儿按以上的顺序结合图片和同伴相互讲述,教师巡回倾听,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

  ——请个别幼儿讲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3.图片移动了。

  ——教师神秘地将图片的'次序打乱,使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教师把新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将刚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较。

  ——请幼儿将试着改变图片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

  ——根据个别幼儿的讲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活动建议

  1.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悬念之中,诱发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这个悬念,引导幼儿饶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节。

  2.重组图片次序讲述故事,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性。按照原来次序讲述是“基础”,一般的幼儿能够对着原顺序图片有序、清楚地讲述即可。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将图片重新编排顺序进行创造性讲述。

  3.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请幼儿在语言区中继续操作和讲述,对于精彩的片段,教师可以作一些记录。

  附讲述参考:

  图一:一只小鸟从湖上飞过,湖面很宽很宽,小鸟飞了很久很久。

  图二:天黑了,下起雨来,小鸟飞不动了。嗬,前面有个黑色的东西,像是一座小岛。

  图三:小鸟落在小岛上,它很累很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图四:雨停了,天也亮了。小鸟醒来揉揉眼睛,咦!怎么到岸边了呀?嗬,小鸟不是停在小岛上,而是停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大乌龟就像是一座会游动的小岛,把小鸟送到了岸边。

  《会游动的小岛》反思:

  在图片中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了悬念之中,诱发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活动巧妙地运用这个悬念,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使的幼儿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节。

  重组图片次序讲述故事,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性。按照原来次序讲述是“基础”,一般的幼儿能够按照原来图片顺序有序、清楚地讲述就行了。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将图片重新编排顺序进行创造性讲述。这样幼儿在讲述中才看出那些幼儿讲述的比较丰富,哪些幼儿还要加强练习。

  由于在活动中时间的关系,有一些幼儿讲述的较少,这些幼儿只能在活动后或在区域活动中中继续操作和讲述,对于幼儿讲述较好的片段,教师应该讲述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可以让小朋友模仿编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育目标:

  1、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

  2、培养幼儿对我国民族的热爱。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关于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课件及少数民族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是什么民族呢?在我们中国都是汉族人吗?

  2、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他人数较少,所以叫少数民族。

  请幼儿观看蒙古族课件。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老师对蒙古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请幼儿观看课件。看问一次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请幼儿大胆发言。老师对维吾尔族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做简单的小结。

  如果幼儿看一次回答不完成,那么请幼儿再观看一次,再做完整性小结,幼儿回答问题时,提醒说完整话。

  3、提供图片,辨认民族

  小朋友看一看,是哪个民族的呢?请幼儿根据他们的服饰特点来说出是哪个民族的?

  4、小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只认识了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请小朋友收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来幼儿园介绍给老师小朋友。

  反思:

  本节活动适合我们大班的孩子,孩子们对于少数民族很好奇,探索欲望很强。活动中运用了课件和图片,既生动有趣,

  又能激发幼儿了解学习的欲望。但还有个别幼儿还是很被动,在牵着他的鼻子走,对于这些孩子,我做了简单分析,一方面是孩子本身

  表达不是很流畅,心里明了,但不善于表达,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知识里确实有一些新名词,孩子们难以一次性接受,针对这些情况,

  我觉得在以后的活动中,尽可能的要照顾到全体,注重个别差异,有些知识要放在课前准备,让孩子进行预热,相信以后的活动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但幼儿缺少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同时通过饲养和管理几种小动物,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有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

  3.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动物午睡PPT

  2、地面游戏棋,筛子

  活动过程:

  一、昨天中午小朋友午睡了吗?你知道自己午睡的姿势吗?观看PPT,幼儿讲述讲诉孩子们几种睡觉的姿势:趴着,咬被角,蒙着头,蜷着……

  二、人需要睡觉,动物需要睡觉吗?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边看边猜,并模仿)

  1.观看PPT,观察动物特殊的睡觉方式并讲诉。

  蝙蝠:倒挂着睡,蝙蝠是倒吊着睡觉的。睡觉时,后肢钩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一旦遇到敌害,便可松开脚爪展翅飞去。

  仙鹤:单脚站立睡觉。

  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

  小刺猬:变成球睡,刺猬睡觉时,除了把嘴和鼻露在外面外,还把身体蜷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稍露出外面。这样全副武装的睡觉,可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小金鱼:睁着眼睡,因为它没有眼睑。鱼儿睡觉时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每隔十几分钟就有节奏地变换一次。

  马:站着睡,马是站着睡,如果马躺倒睡觉,说明这匹马已经有病了。

  乌龟:缩到壳里睡,更好的保护自己。

  小狗:狗常常用前肢捧着鼻子睡觉,这是因为它的鼻子特别"珍贵",所以要好好保护。

  小猫:猫是侧着头,一只耳朵紧贴着前肢睡觉。它的耳朵特别灵,周围稍有动静,就会引起警觉。

  2.集体讨论:动物为什么这样睡觉?

  逐个讲述

  小结:动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护自己。

  3.动物睡觉方式一样吗?

  哪些是站着睡觉的?马、鸳鸯

  谁倒挂着睡?蝙蝠

  谁是趴着睡的:小狗、小猫

  三、游戏棋活动《动物睡觉的秘密》。

  (1)出示游戏棋

  教师:今天,黄老师还带来了一副关于《动物睡觉的秘密》游戏棋,你们想不想玩?

  (2)认识游戏棋谱,了解游戏棋规则

  认识起点终点,行径路线

  游戏棋规则:走到有小动物图片的格子里时,必须模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模仿对的小朋友可以往前进一个,模仿的不对的请后退或停止。

  四、结束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午睡?"

  教师: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因此中午还要再睡一会,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时,实在睡不着,也应该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午睡。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

  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你觉得有趣吗?自然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睡觉的方式,也很特别,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去观察,小动物睡觉的方式。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活动区继续探讨小动物的有关知识,丰富幼儿的认识。

  课后反思:

  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们对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另外,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幼儿卫生学的角度出发,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增强抵抗力,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有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午睡时,不能强迫幼儿入睡。我发现平时总是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午睡。有的孩子入睡前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动作,如:挖鼻孔、摸眼、咬衣服、踢被子、缠绕头发等。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我们组织了《动物是怎样睡觉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尝试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知识中寻找答案,如因为小鱼没有眼睑,要睁着眼睛睡觉;猫头鹰睡觉睁着一只眼睛,是为了捉老鼠,还有警惕有没有敌人等等。找不到答案的,教师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想像。如:马、象、牛、鹿为什么要站着睡觉?有的说,如果敌人来了,便于很快逃跑;有的说,它们的身体太大了,躺下去,再爬起来,不方便;还有的说,能够马上醒来,随时准备出发。最后,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睡觉方式的不一样是为了保护自己。幼儿在边观察中学学动物的睡觉姿势,特别是对"缩"、"倒挂"、"趴"这几个词进行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做做这几个睡觉的动作。在教学中幼儿的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每一分钟都能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示,对各种动物的睡眠姿势都能很好的掌握,这在后面的游戏中可以看得出来。游戏《天黑了》,就是让幼儿在模仿中巩固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姿态。最后,让幼儿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的?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让幼儿把探究的热情带回家。从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掌握情况来看,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平时很难接触到的知识,但是,从整个活动的开展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问时,孩子们回答最多的是"我不知道",尽管我在课前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方面的图片,设想让家长在收集的时候能带领着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便于幼儿在课堂上发言讲述,但是没有想到家长在收集的时候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自管自的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忽视了跟幼儿一起学习的机会。这也给我在以后的家长工作进行了一次提醒:在利用家长配合的同时,要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我让家长配合的意图,让家长助教不流连于形式。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欣赏探索、想象体验、引入生活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通过小朋友午睡的图片导入,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思考,人要睡觉,动物需要睡觉吗?

  二、欣赏探索

  1、出示小马睡觉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小马是站着睡觉的"。并要求幼儿用肢体动作随着老师的朗诵进行表演。

  2、出示实物小金鱼,让幼儿观察小金鱼是怎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的,特别提醒幼儿观察金鱼的眼睛,原来"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幼儿都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

  三、想象体验出示小刺猬图片,发现小刺猬缩成刺球睡觉,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并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它为什么要缩成刺球睡觉呢?""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其它动物的伤害。""那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姿?"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结合身边的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睡觉的姿势,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活动中我关注每个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幼儿乐于表达的心理。

  四、引入生活在模仿了小动物睡眠的方式后,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这些睡眠方法适合我们吗?"我及时地把握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才适合我们?"得出了,我们是要躺着睡觉的。整个活动上下来,我以"平视"的眼光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观察动物,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达到了"视觉融合",形成了"兴趣共鸣",幼儿产生了活动兴趣。同时作为幼儿的合作伙伴,我们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互动,我没有以一种指挥官的身份命令幼儿回答"动物的睡眠方式,也没有以灌输的方式把"真理"传给孩子,而是以一种"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但在整个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时间过长了,这个活动,由于我自己上上太投入了,幼儿呢,也相当的有兴趣来进行探讨,所以时间上我没有把握好。在游戏环节呢,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的规则,音乐停了有的幼儿还在动,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将花片进行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学具:

  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2、记号笔人手一支。

  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教具:

  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忙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因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4)小结:相同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 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师:请你们用不同的花片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2)师幼游戏“走钢丝”。

  *老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老师和幼儿点数步子。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讨论: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让我们把今天的许多新发现、学会的新本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续编故事情节。

  2.大胆地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勇于创新,发展求异思维。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

  2.生活中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我们又要和小电脑一起上课了。看看谁听的仔细、听的认真、谁最会动脑筋。

  (二)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积极想象、讲述。

  1.封面

  (1)这、这是什么?它是谁的?

  大家猜一下小猴的出租车能不能让森林里的乘客满意?

  (2)师:小猴的'出租车到底能不能让乘客满意?我们看下去。

  2.画面1:

  小猴:我是小猴机灵,我新买的出租车经过一番改造终于上路了。。。。。。,小熊,请上我的车吧。

  师:小熊会乘小猴的车吗?为什么?我们听听小熊怎么说的。

  3.画面2:

  小熊:我长的胖胖的,肚子大,你的车子这么小,我还是等一辆胖胖车吧!

  师:如果你是小猴,会怎样解决这个困难?我们来看看小猴怎么说的。

  4.动画:

  小猴:别急,瞧我的,变!

  师:看一看,小猴的汽车有什么神奇的本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草莓的特征以及草莓的味道。

  2.学会用白糖装饰出草莓。

  活动准备

  红色的粉笔,刀,白糖,木工胶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草莓。

  - 我是酸甜可口的水果,我红红的表皮上长着籽儿。

  - 我可以加工成果酱和果汁。我是谁呢?[展开]

  1. 谈谈草莓。

  - 你吃过草莓吗?

  - 草莓的味道怎么样?

  - 吃草莓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2. 说说草莓的特征。

  -草莓是怎样制作生产出来的呢?它长什么样子?

  (我们喜欢的草莓是用花苞发育出来的,有的'发育成球形,有的发育成颗粒状。)

  - 草莓的籽儿长什么样?

  (草莓不像其他的水果,籽儿长在里面而是长在果皮上。)

  - 水果是怎样长成的?

  (我们吃的水果是花的一部分变化而成的。花的子房、花萼,花苞等部分的养分聚在一起形成了水果。像柿子,葡萄这些水果是子房发育成的被叫做假果,而梨,草莓是花苞和花萼变大形成的被叫做真果。)

  3. 制作草莓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要装饰出草莓需要哪些材料?

  - 用粉笔怎样装饰出草莓呢?

  4. 用活动纸中的粉笔装饰出草莓。

  ① 准备好红色的粉笔。

  ② 把粉笔划出粉末来。

  ③ 把白糖和粉笔末混在一起,使白糖染上红色。

  ④ 在草莓上涂上木工胶把混合好的粉末粘在草莓上。

  ⑤ 说说草莓的味道和白糖的味道。[结尾]

  1. 让孩子们把做好的草莓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5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5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5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