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3 10:05:4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作品分析】

  教师怎么从孩子们能够接触、感觉新奇的流行音乐中挖掘有益的养分,促进孩子们健康和谐地发展呢?恰逢进入主题活动“亮眼看世界”,抱着引导孩子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初衷,我设计了创造性韵

  律活动《摇滚巴士》,让西方经典的流行舞蹈一一机械舞走近孩子,体验这一类型舞蹈潇洒、干脆、帅气的特点,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律动,享受大胆地进行自主表现的快乐。

  二、相关教学资料 【图谱】

  迈克尔·杰克逊图片两张

  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机械舞的特点,感受它节奏感强、动作顿点的独特魅力;

  2、调动生活经验合作创编乘坐巴士的动作,尝试在动作中大胆表现特定的舞蹈元素;

  3、在张扬个性的游戏中享受情景化舞蹈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韵律热身

  二)观看视频,发现机械舞的特点并初步体验

  1、师幼讨论机械舞动作特点

  师:你最喜欢Michael这段舞蹈中的哪个动作?

  (请幼儿大胆表现视频里的舞蹈动作。)

  师:做这些动作是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舞的.特点是什么?

  幼1:我觉得跳起来很帅!动作很酷!

  幼2:他很用力。

  幼3:我觉得他的动作-下二下的(一停一顿),好像机器人在跳舞。

  师:你们看得很仔细,像这样动作很有力、一停一顿的舞蹈就叫机槭舞。Michael的机械舞有很多好看的造型,我们来学学吧!(出示两张Michael舞蹈造型照片,幼儿尝试模仿。)

  2、在机器人游戏中初步体验动作有力、停顿的感觉。

  (评价:鼓励幼儿大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关节,找到停顿的感觉)

  (三)调动生活经验,创编机械舞动作 1、倾听故事

  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地讲述关于乘坐巴士的情景故事:

  巴士站台,等等车。

  巴士来了,快上车。

  找到位置,拉扶手。

  你在干嘛?

  注意安全,上坡了。(下坡了)

  车到站了,快下车。

  2、幼儿讨论,完整故事内容。师幼在音乐中一同讲述故事。

  师:人们在乘坐巴士的时候可能会做什么呢?

  幼1:听音乐。

  幼2:看报纸。

  师:那我们把这些事情也讲到故事里去。

  (评价:讲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吻合音乐节奏。)

  3、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机械舞风格的动作

  师:刚才我在等车的时候做了什么动作?

  幼1:你的头在转。

  师:一起来学学我。

  (评价:提醒幼儿动作跟随音乐节奏,尝试边动边讲故事。)

  师:巴士来了之后,机器人可能会用什么动作上车呢?

  (引导幼儿集体创编第二个动作。)

  (评价:注意动作的顿点。)

  4、分组创编动作。

  师:现在还剩下四句,我们来找到好朋友商量商量:选哪一句?可以做哪些动作?注意机器人停一顿的感觉哦!(幼儿自由绪伴创编动作。)

  5、分组展示,鼓励个性化的创编。

  师:公车上,机器人除了站着拉扶手,还可以怎么拉?

  你还想怎么表现巴士上下坡的时候机器人的动作?

  下车的时候机器人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可以一起动起来?

  (评价:注意动作的力度以更好的模仿机器人。)

  (四)完整舞蹈,个性化的表现机械舞特点。

  1、串联动作,跟音乐做动作

  (评价:鼓励和朋友不一样的创意。)

  2、设置巴士场景,完整舞蹈。

  (幼儿将椅子摆成巴士上的座位,跟随音乐舞蹈。)

  (评价:表扬动作有力、有顿点的幼儿。)

  3、简单装扮,让表演更尽兴。

  (幼儿戴黑帽子、白手套,表现自己的动作。)

  4、幼儿和客人老师组成“大巴士”舞蹈

  (幼儿找到大巴士上的舒服位置舞蹈,最后“下车”时自然退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想像和回忆,大胆的描绘打鱼人的不同动态。

  2.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丰收的快乐。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重难点:

  大胆的想像捕鱼时的各种情境

  能描绘捕鱼人捕鱼时的各种动态。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入场

  1.听一听音乐欢乐地气氛,说说自己的感受,你觉得这段音乐里的人们心情怎么样?

  2.原来是丰收人们喜悦的心情。

  二、欣赏ppt,感受捕鱼人的不同动态

  1.看,原来鱼儿都成熟了,你见过捕鱼吗?他们是怎么捕的?

  2.欣赏图片,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以及使用的工具。

  3.玩一玩捕鱼的游戏,进一步感受捕鱼时的身体的'不同姿态。

  三、画一画《打鱼忙》

  幼儿自由绘画捕鱼时的各种场景和捕鱼人的不同动态。

  四、作品展示

  教师请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简单讲解画面的内容。

  活动建议:

  能在课前先学会画渔网和观看一些捕鱼的场景。

  活动反思:

  在前期幼儿对打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活动中我看出了孩子们对古时候的文化有很浓兴趣,这对这个活动的开展也增添了色彩。

  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能清楚的讲诉渔民捕鱼时的各种动态,在说一说、玩一玩中孩子们的兴趣增添了许多,所以在画一画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好的表现出打鱼是忙的场景。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材来源:

  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活动反思:

  1.这节课的内容紧紧围绕了我长大了这个环节来上,幼儿也能认知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

  2.能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在成长的环节,两两相对比,这样既能让幼儿学会高矮的意思,又能知道自己长高了,长大了。

  3.运用了对比的方式,拿婴儿用品来与现在自己用的东西对比,更一步说明了幼儿的成长。

  4.这节课遗憾的是,幼儿没有能玩游戏,如果加上一个游戏的话,更能表明长大这个环节,也能激发幼儿对这节课的兴趣,使这节课更活泼,更生动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