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5 07:55:4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探究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能给沉浮的物体进行分类。

  3、对水的浮力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活动进行探索。

  4、遵守玩水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一定形状,能溶于水的透明液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杯子、醋、盐、糖、牛奶、塑料袋。

  2、经验准备:知道人的生命离不开水。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谈话活动激发幼儿玩水兴趣。

  1、师:小朋友,给你们猜个谜语,好吗?双手抓不起,刀劈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幼:水

  2、我们在生活中需不需要水?你们喜欢玩水吗?水有什么秘密呢?那么这我们来一起玩水吧!

  二、桌子上有三人杯子,分别装有牛奶、水、白醋,请幼儿用什么办法来区分?

  (一)1、幼:有一只杯子里是白色液体的牛奶。

  2、幼:有一只杯子里的液体用鼻子闻起来酸酸的,是白醋。

  3、幼:有一只杯子里的既无色,又无味的是水

  4、幼:可以尝一尝,就会知道哪个杯子是什么。

  5、师:在生活中,我们对水有一定的了解,今天通过比较,更加深了水的特殊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二)1、师:用塑料袋装水,通过塑料袋你看到了什么?

  2、幼:我看到了水可以流动,而且没有一定形状。

  3、师:扎破塑料袋你发现了什么?

  4、幼:水从小口喷散出来。

  5、师:通过这个原理我们来做一个小喷壶吧!

  (三)在容器中放入小石子,豆角籽、气球吹塑纸等物品,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用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幼儿交谈之后师总结,因为水有浮力,所以比较轻的物体就会浮在水面上。

  (四)小实验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洗衣粉、药面儿等。

  三、讨论活动:

  1、水的用途有多大?无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水?

  2、假如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3、水资源是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应该怎样用水呢?(出示节约用水的`标志)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清洗自己的水杯和小手帕,体验劳动的快乐。

  小百科: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

  (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2、操作活动。

  填空格。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分合式填空格。

  帮瓢虫找花。观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请你连线帮瓢虫找花。

  给邻居涂色。观察楼房里居住的动物,请你用相同的颜色给他们的邻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

  对能独立思考,按要求认真书写的幼儿给与表扬和肯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会算了6以内的加减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经过几番尝试还逐步明白了:不论是你碰别人,还是别人碰你,都要小小心心地碰,轻轻地碰,柔柔地碰,才能不碰疼,才能碰得舒服,碰得快乐。当然,自己还可以想出别的方法:你说碰碰小鼻子,我说碰碰小指头……这些更是让孩子们感到和朋友碰一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一个主线,一音乐贯穿着堂课,使课堂有趣而又生动,使幼儿真正的玩中学,学中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分类是把物体分成各具共同属性的几组,也就是按照一种属性或几种属性把一些物体放在一起。这里所谓的"属性"指的是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数量等。分类的结果实际是"集合"的`具体形式,它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并获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关"物体的分类"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数和学习计数的基础。依据大班幼儿喜欢探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结合幼儿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与兴趣,我设计了此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层级分类,体验内包含关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样性 ,力求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并且在难度上也分出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过程的设计上,主要通过经验回忆、直接地探索、体验等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图片若干个;学具:帽子、手套、背心图片每人一套活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形王国,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二次分类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

  4. 学习对图片作二次分类。

  发放操作材料,让幼儿观察图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三、 经验迁移。游戏"看谁站得快",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活动小结,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青蛙。

  2、让幼儿知道青蛙生活的环境以及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

  3、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爱护小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各个成长阶段的特征;知道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幼儿珍爱小生命。

  活动准备

  一个大雨天的早上,教师在教室的墙角放有一只小青蛙(也有可能本来就有一只青蛙)。青蛙各个成长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上课铃声响了,幼儿坐在小登上唱着儿歌等老师来上课。

  1、教师走进教室,一个小孩大声说:“老师,墙角有一只青蛙”

  2、老师走上前看了一眼说:“啊,真有一只青蛙,那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拿回家喂鸡,有的说踩死它,有的说把他扔出窗外……

  3,这时老师带领孩子再认真看那只青蛙,老师说:“你们看它多可怜啊,它现在一定很着急很害怕,谁知道它现在想什么啊”

  “它想妈妈了”“它怕我们会打它”“它在哭呢”“它求我们别伤害它”

  二、这时教师对孩子讲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出示青蛙吃害虫的图片,点出主题青蛙保护庄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三、教师出示各种青蛙图片,让孩子认识各种青蛙。

  四、教师对孩子们进行珍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五、铃下课响了,师问:“现在拿这只青蛙怎么办”。孩子们会齐声说“送到外面的草地上!”孩子们把青蛙送出教室。

  六、教学活动延伸

  1、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让孩子把谜语讲给父母猜,告诉他们别乱杀青蛙,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反思:

  第一、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小青蛙是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小动物,这样容易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总是以玩死小动物为乐趣,从小就有暴力的行为。不懂得珍惜爱护生命,这一课能让孩子知道生命是可贵的,爱护大自然,爱护小生命。

  第三,只有那些善良的人,才是有责任心的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我认为对孩子从小进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是很必要的

  第四、不足的是用图片不太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如用幻灯动画制作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2、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分析

  "自然测量"的课例研讨活动主要关注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以及大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反应和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例如曲别针、脚步、粉笔等,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直接测量,仅仅是身边常见的工具的测量,而不是如直尺,曲尺等标准工具的测量。它包括对物体长度、高矮、粗细、轻重等的`测量。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练习多次操作,才能获得,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进行培养。我设计的"自然测量"这一活动(本次活动立足于对物体长度的测量),试图实现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出自然测量的方法,以充分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担当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组织幼儿游戏:我的飞机就要飞,熟悉全国各地地名(自由站在大的中国地图轮廓线上)。

  2、结合目测,比比从北京出发到各个城市谁远谁近。

  (二)、学习自然测量。

  1、以充当"地质勘察员"为名,请幼儿利用彩色吸管尝试测量。

  2、幼儿交流各自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粉笔或手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结合表格1,教师讲解记录的方法。

  4、幼儿俩俩结伴选择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观察适时辅导。

  5、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三)、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教师提问:"老师这里还有竹签和积木两种测量工具,你能不能用这两种材料,也来测一测路线?看看你会发现什么秘密?"(同时请幼儿猜测表格2的使用方法)

  2、幼儿再次操作,并进行表格记录,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并将结果在黑板上呈现。

  (四)、活动延伸:

  出示毛线,交代如果用毛线测该怎么测?--需要合作、将绳子拉直;出示筷子等其它操作材料(测量时不能刚好测完)--学习新的记录方法。

  活动反思:

  1、关注幼儿间的合作。通过幼儿的合作测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既满足了教学时间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保证了幼儿间互相学习的互补性、合作性。

  2、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能将主题活动"我爱祖国"的学习与数学活动有机融合,一方面让孩子了解了各个主要地区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另一方面也让孩子通过测量清楚城市间的距离长短(地图的设计基本按照比例完成,选取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感知10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复习1~20的数数,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数字1~10卡片人手一套。1~20数字卡片一套。

  2、小型玩具。

  活动过程:

  1、数量对应:

  幼儿将1~10数字卡依次排好。

  幼儿在数字卡片下面排出对应量的玩具。引导幼儿发现1~10数量按顺序排放的递增(递减)关系。

  教师随意取几张数字卡片,请幼儿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

  2、游戏“大了、小了”:

  玩法:请一名幼儿离开教室,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给在场的幼儿看,然后将卡片合上。请离开的幼儿,猜猜这个数字是几。如果他说的数字比卡片上的数字大,其他幼儿立刻说“大了”,反之,则说“小了”。以此类推,脸续猜3~5次为宜。

  (1)幼儿分成两组,以小组的形式做游戏“大了、小了”。

  (2)以竞赛的方法,比比哪组得胜。

  (3)指导在游戏中有困难的幼儿,帮助幼儿逐步建立1~20之间数的顺序。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一、设计思路: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听故事,对故事表演十分感兴趣,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十分高。平时的区角活动中有很多孩子都愿意选择表演区,在该区角内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行表演。但是在讲述的时候,语言欠连贯流畅,语句不够完整,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连贯流畅的语言说一句完整的话,特设计此活动。

  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及故事中人物特点,能运用“探”“黑幽幽”、“急腾腾”、“高耸耸”进行讲述。

  2、难点:能用连贯流畅的语言说一举完整的话。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重复式的结构情节,知道公鸡贪吃狐狸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用完整连贯流畅的语言复述角色对话,并能通过动作表情来表现故事情节。

  3、丰富词汇:探、黑幽幽、急腾腾、高耸耸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电脑。

  2、猫、狐狸、画眉鸟、公鸡的头饰、图片及胸饰、字卡。

  3、简单的布置出表演场景。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前导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公鸡狐狸猫鸟的模仿动作进入教室,突然出现公鸡的叫声、小朋友们,听,谁在叫?让我们去看看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欣赏故事及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谁?逐一出示猫、画眉鸟、公鸡、狐狸的图片及字卡,初步认识汉字猫、画眉鸟、公鸡、狐狸。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过动画理解故事重复式的结构情节,了解公鸡贪吃、狐狸狡猾的人物特征,丰富幼儿词汇、

  (1)狐狸想抓公鸡它是怎么骗公鸡的?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狐狸夸公鸡漂亮,还要给它吃的,公鸡上当了,探出头,结果被狐狸抓走、

  (2)公鸡被救回来后猫和画眉鸟是怎么叮嘱公鸡的?狐狸一开始是怎么骗公鸡的?公鸡上当了吗?狐狸见公鸡没有上当又想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狐狸用旧办法骗公鸡不成又想了新办法骗公鸡,说不给它吃的,公鸡贪吃就上当了,结果又被狐狸抓住、

  (3)当猫和画眉鸟再次出门是怎么叮嘱公鸡的?公鸡记住了吗?它为什么又上当了?引导幼儿说出狐狸很狡猾,它知道公鸡贪吃,用旧办法骗不了公鸡,就又想了一个新办法骗它,结果贪吃的公鸡又被抓了、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公鸡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4)最后猫和画眉鸟是怎样救出公鸡的?

  3、通过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角色,其他幼儿和老师讲述故事、

  四、结束部分:集体表演故事、

  延伸活动:通过手偶表演木偶戏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掌握角色对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目标:

  1.积极运用拼接组合的双色板创造性地进行走、跑、跳等各种动作练习。

  2.能主动与同伴一起探索双色板的各种连接方法,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乐意与人合作,敢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和合作的愉悦。

  准备:

  1.场地四角分别放置若干双色板、平衡木和箭头及标线。

  2.红蓝双色板60块(每块大约长40厘米,宽20厘米),走、跑、跳、爬等运动标志,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记录用的双色板标志。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随着强节奏音乐手持双色板跑进场地。

  2.幼儿跳双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双色板上进行运动

  1.引导幼儿探索在红蓝双色板上可进行的运动,并分散练习。

  (1)说一说:这块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讨论:在这块板上能做什么运动?

  (3)请幼儿找空地分散活动,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活动。

  (4)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么运动。

  2.引导幼儿以不同方式连接双色板,并据此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儿讨论双色板的不同连接方法,共同设定在板上进行的运动方式并贴上相应的运动标志。

  (2)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讨论结果连接双色板并进行对应的运动,要求幼儿每练习一种运动就在展示板上贴上相应的运动标志。

  (3)鼓励幼儿把双色板连接成不同的路段,进行走、跑、跳、爬等各种动作练习。

  (4)简单小结,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每种运动方式。

  三、练习通过每组连接的双色板路段,并尝试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障碍物

  (1)设置“危险”路段,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练习走30~40厘米高的平衡木。

  (2)鼓励幼儿大胆通过障碍,并不断提高动作练习的难度。

  四、放松运动

  (1)幼儿互相表达成功的喜悦,做放松运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双色板,结束活动。 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

  回顾这个活动,我觉得有两个特点:

  1.相信幼儿的能力只有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在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双色板进行运动和拼接双色板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开放的问题:“在这块板上可以做什么运动呢?你找个空地试一试,可以单独玩,也可以与小朋友合作玩。”如此,幼儿探索了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探索了不同的合作方法。我还鼓励幼儿合作拼接双色板,并根据不同的双色板组合设定不同的动作。在此后的双色板游戏中,我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以提示自己已进行了哪些运动,还可以进行哪些运动,这对幼儿小组合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便于我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2.体现男教师的优势在活动中,我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大胆挑战自我的空间,也体现了我作为男教师在组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优势。如,在幼儿能基本轻松完成动作的基础上,我及时设置了由长凳组成的“独木桥”,并且层层递增,这对幼儿提出了挑战,他们的活动热情随着“独木桥”高度的提升而提升。在活动中,我通过真诚的表扬、积极的鼓励、细心的保护,使幼儿时时体验到挑战自我成功的快乐。 评析: 该活动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设计巧妙,过程自然,活动效果好。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材料简单有创意。首先,木板源于自然,而且有一些重量,适合幼儿进行体能锻炼;其次,这些双色板可以随意拼接、组合,富于变化。孩子们不仅能利用双色板连接成不同色彩特点的路段,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还能自然而然地学习协作。这些材料虽然朴素,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亮点二:目标定位正确、恰当,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一是针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提出的,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双色板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拼接,并利用不同的路段进行多种多样的动作练习。目标二是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提出的。在大班阶段引导幼儿尝试合作,与同伴协商,勇敢地挑战自我,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是非常必要的。

  亮点三:设计巧妙,整个活动把“双色板”与“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教师让幼儿利用自己的双色板进行个性化探索,接着引导幼儿自由合作拼接双色板,并根据不同的`拼接结果设计不同的运动。如此,孩子们自主拼接双色板,自由选择运动方式,充分感受到自主和合作的乐趣。另外,教师还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这一方面有利于幼儿形成团队意识,明确“要在组内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一个运动项目后才能改变魔板的图形”,另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每组幼儿的活动情况,有效调节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避免有些幼儿运动量过大。

  亮点四:过程体现层次性。在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能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创设不同的活动情景,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在活动中,教师较好地把握了“循序渐进与大胆挑战…‘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的尺度。在幼儿分组练习后,教师鼓励他们把拼接好的几个路段整体连接,然后让全体幼儿鱼贯练习。这样,活动更具游戏性和挑战性,孩子们的练习密度也更大了。另外,为了给每个幼儿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及时设置相应难度的障碍,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路段,体验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3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3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