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20 10:40:46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精选5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具有初步的理财意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有初步的理财意识。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PPT绘本、、统计表、信封、10元、5元2元纸币、1元硬币、笔。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20以内加减运算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PPT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能认出图片上的动物吗?

  幼:鳄鱼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幼:尖尖的牙齿

  师:鳄鱼有一副尖锐的牙齿,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幼:很凶……

  师: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看似凶猛的鳄鱼身上。

  播放PPT2(听故事)

  师:1)这样的想法到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幼:要还给主人。

  师: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应该无归原主。

  过渡:那我们的小鳄鱼是怎么想的呢?

  播放PPT3可是小鳄鱼决定要去找钱包的主人

  小结:原来看似凶猛的小鳄鱼和你们一样,都有着一个诚实的心。

  二、理解故事、预测发展

  (一)自主阅读,猜测故事情节。

  师:但是小鳄鱼在寻找钱包主人的路上会遇到了3件事情,我们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仔细阅读一件事情,待会把你们小组看的这件事情告诉大 家。

  师:请第一小组来介绍一下,小鳄鱼遇到的第一件事情。(请一名幼儿介绍)

  师:小鳄鱼会用这钱帮助老鳄鱼吗?听一听故事里师怎么说的?(听故事)

  小结:小鳄鱼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用。

  师:小鳄鱼遇到的第二件事情?(请一名幼儿介绍)

  师:你们都相信小鳄鱼能控制自己,不去买漂亮的鞋子吗?来听听到底怎么回事吧!(听故事)

  师:小鳄鱼在看到最渴望的`红靴子时,她是怎么想的呀?

  幼:她想从钱包里拿出一点钱出来……

  小结:是呀,小鳄鱼的内心有些动摇了,不过好在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师: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小鳄鱼还能控制住自己吗?(请一名幼儿介绍)

  幼:小鳄鱼在饮料点,很渴……

  师:小鳄鱼真的会做到吗?我们往下听(播放故事)

  小结:面对这么多的诱惑,小鳄鱼还能坚持到最后,控制住自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师: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要我们像小鳄鱼一样学会控制的,你们遇到过吗?(生活中哪些事情我们需要控制的)

  (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生活中需要我们控制的事情还真不少,看来呀,你们真的长大了。

  过渡:那最终小鳄鱼找到钱包的主人了吗?我们接着往下听。

  (二)互动讨论,经验再现

  1、播放PPT5、播放PPT6播放PPT7(听故事)

  师:分享、消费、投资理解这三个词语吗?

  幼:分享就是把好吃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吃。

  师:和别人共同享受,还有补充吗?

  师:有时候,一件高兴的事,一份好的心情同样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的。

  师:那消费呢?

  幼:买东西

  师:给自己买需要的东西。

  师:知道什么是投资吗?

  幼:股票、买房子、做生意……

  师:投资就是让钱生钱,把小钱变成大钱。

  2、播放PPT8

  师:小鳄鱼会拿三个信封里的钱做什么呢?(边说边PPT演示,帮助幼儿已有经验再现)

  幼儿:分享里的钱会去帮助老鳄鱼、消费里的钱去买鞋子和饮料、投资里面的钱……

  师:小鳄鱼说谢谢你们给它这么多建议,到底做什么投资?它还得仔细考虑一下。

  三、小组操作,分配钱币

  (一)播放PPT9介绍人民币

  师:如果你们也像小鳄鱼一样有一笔钱,你准备怎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这些钱都认识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它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二)分组操作,分配钱币、并记录

  1、交代要求:现在我们四人一组、先商量、再分配,并在信封上做好记录。

  (现在我们四人一组每组都准备了三个信封,请你们先商量这些钱要去干什么,然后再分配这三个信封,最后在每个信封上写上金额。)

  师:先商量什么?(这些钱准备去干什么,怎么分配这三个信封;)

  2、幼儿分组操作。(每组请一名代表将该小组的分配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3、统计每个小组的分配情况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分配情况吧。

  小结:第一组分享最多,看来你们比较有爱心,第二组消费最多,比较懂得生活哦,第三组投资最多,是一群小财迷哦。(为每组分的做多的部分贴上的标记)

  四、情感迁移,回归生活

  师: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准备把每个信封里的钱去干什么呢?

  小结:其实我们每个小组都分配了三个信封,在自己享受的同时,还不忘记与别人分享,不过,不是每个人做了善事,都会有回报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公益的心。

中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服装、发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2. 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

  3.知道华人新年,元宵节时的习俗,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二、 重点与难点

  知道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 用发型与服装的变化表现男、女人物。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1. 彩色水笔、蜡笔、红、绿、兰、黄等水粉色。

  2. 在区域里,可张贴各种范例画,如:各式彩灯、节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四、 设计思路

  本活动为了让幼儿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继而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使画出的人物更具体、更生动。 中班幼儿已会有意识地调换颜色,并能注意与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相对应,但还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过节时的弟弟妹妹的衣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并学习有目的地用对比的颜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乱,使画面更鲜艳。 在设计中,使用水粉色。活动的最后环节——花灯的制作,可延伸到区角活动中去完成,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兴趣。

  五、 活动流程

  介绍元宵节——欣赏讨论——幼儿创作——引导讲评 ——制作教具(灯笼)

  1. 介绍元宵节

  知道华人新年中的元宵节 ——我们华族特有的节日,是全国华族共同欢庆的节日。节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门前挂上彩灯,走亲访友,美丽的花灯和鲜艳夺目的各色衣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此环节可放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还可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去逛逛街,看看观灯的人流,看看彩灯的排列及颜色,体会节日的'欢快气氛。

  2. 欣赏讨论。

  ①建议在观赏范例时,可引导幼儿讨论:画面上有谁?哪几位是弟弟?哪几位是妹妹?他们的衣服和头发有什么不同? 通过讨论可帮助幼儿解决难点,理解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可表现出人物是男还是女。

  ②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说说自己看到的彩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不同?(颜色、排列) 以上设问主要是引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见的兴趣。给幼儿创设交流有关彩灯知识的机会。

  ③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教师出示人物基本部分,让幼儿思考并示范怎样画头发和服装才能分出弟弟和妹妹。

  3. 幼儿创作

  (1)教师可启发幼儿把人物画大。(可以看清头发、五官和服装)把画面画满,想象变化不同的发型和服装来表示弟弟和妹妹,并引导相互启发。

  (2)用蜡笔画服装的图案、花纹。

  说明

  画得快的幼儿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齐”即可去“看彩灯”——手指点画彩灯。

  (3)手指点画彩灯。

  建议如在点画彩灯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已有深浅搭配和间隔排列的意识, 则应马上介绍给集体,使幼儿逐步有配色的意识。对来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儿,要鼓励他们在区角活动中完成。

  4. 引导讲评

  找一找画面上弟弟妹妹都来看灯了吗?看看彩灯漂亮吗?为什么这些彩灯特别漂亮?

  5.制作教具

  准备白纸数张,各色皱纹纸数张,订数机数个,剪刀数把,彩笔无数

  先用各色皱纹纸制作彩灯,也可用白色纸制作灯笼,让幼儿在灯笼上任意作画,涂色。把做好的各色灯笼挂在角落增添节日气氛。

中班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2.能有效地改进落地动作,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具有集体意识和竞争精神。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分配角色,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蚱蜢,跟着妈妈学本领。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利用幼儿园活动场地上的障碍物(如树木、运动器械等)练习绕过障碍走、跑的能力。

  3.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模仿操(教师自编)。

  (二)出示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导幼儿探索怎样跳过去。

  1.教师: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今天我们就要学跳高,你们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皮筋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

  3.教师:你们是怎样跳过去的?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跳过皮筋的方法。

  5.教师示范“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双脚轻轻落地。

  6.练习活动:幼儿按要求分散练习,尝试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师做具体指导。

  7.幼儿探索“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8.请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前脚掌先落地、腿要弯曲的动作要领。

  9.幼儿四散自由练习,体验轻轻落地的动作要领。

  (三)游戏“小蚱蜢跳高比赛”。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小蚱蜢分成若干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从皮筋下爬回来,看哪组先完成。

  2.幼儿游戏2~3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四)放松活动。

  1.教师:今天小蚱蜢真能干,学会了跳高的本领!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练得很辛苦。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吧!

  2.教师和幼儿针对腿部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晨间活动:晨间活动时,在场地上布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幼儿继续练习向上跳的动作,皮筋的数量和高度可逐步增加。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二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三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认识字宝宝(玩具 大家 请问 谢谢)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玩具大家玩。

  2、友好的玩。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 :

  激发情绪,介绍玩具,看别人玩———体验情绪,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乐。

  一、 情境一

  1、介绍个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

  2、玩玩具。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

  (2)讲评

  请玩得多的和玩得少的幼儿来做一下情景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老师小结。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二、认识字宝宝

  学习认识玩具 大家 请问 谢谢

  (1)在幼儿拿出玩具的'时候让幼儿记住字宝宝玩具一词 在实践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

  (2)请幼儿上台进行情景模仿 说出请问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并学习请问一词

  (3)当收到别人分享的玩具之后学会说谢谢 并能认识谢谢一词

  (4)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一起玩的概念 并学会大家一词

  三、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都可进行这类活动教育。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情绪体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

  教学反思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精选)11-12

中班教案(经典)11-26

中班教案【经典】10-30

中班教案【精选】11-02

(经典)中班教案11-19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