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08 10:21:04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雪花

  难点:按雪花的线条将雪花撕下来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线条将纸撕成规定的形状,发展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巩固对各种颜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涂色能力。

  2。了解冬季的一些季节特征。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纸做的各种颜色的雪花、油画棒、小熊扮演者一名、了解冬眠的含义、歌曲《雪花》、自编故事《小熊的心愿》

  活动过程

  1。了解冬季的季节特征。

  教师出示雪花并提问:

  “小朋友,快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雪花)

  “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冬季)

  “前几天我们唱过的《雪花》你们还记得吗?”

  边放音乐边表演唱。

  “小朋友看见过雪花吗?在哪儿看见的?”

  2。讲述故事《小熊的心愿》。

  有一只小熊今年快四岁了,从没见过下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冬眠)?熊妈妈告诉它下雪的时候会有“沙沙沙”的声音。有一天小熊正在家里搭积木,突然听到窗外有“沙沙沙”的声音,小熊高兴的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下雪了”!熊妈妈向窗外看了看,原来是风吹树叶的声音。有过了几天,小熊在家里拍皮球,又听见“沙沙沙”的声音,小熊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下雪了”!熊妈妈向窗外看了看,哦!原来是下雨了!再过几天小熊就要冬眠了,它天天在家里盼望下雪,可是雪一直都没有下。

  3。让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熊实现心愿。(撒七彩雪花,提示幼儿我们可以做许多纸雪花,为小熊来一次“人工降雪”。)

  4。认识教师准备的纸雪花的颜色。

  5。教幼儿制作纸雪花。

  (1)出示画好的雪花,教幼儿涂色(顺着一个方向涂,不要涂到线的`外边。)

  (2)教幼儿撕雪花。(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沿着雪花边线一点一点地撕)

  6。幼儿动手制作雪花,先涂色后撕,废纸放在篮子里。

  7。游戏“下雪了”。

  (1)把幼儿和老师们的雪花收集在一起。

  (2)到小熊家请出小熊一同到户外看下雪。

  请幼儿和小熊闭上眼睛,教师数完“一、二、三”再睁开,楼上 的教师将雪花撒下,幼儿欢呼雀跃“下雪了,下雪了”。

  活动自评

  《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教育

  各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内容相互渗透”。“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熟感”。《七彩雪花》打破了传统中白色雪花空中飞舞的思维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表现雪花的色彩。有的幼儿把一片雪花涂成了五颜六色的,有的幼儿则只用了一种颜色。整个活动通过帮助小熊实现心愿为线索,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我满足,获得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十二生肖并知道其排列顺序和自己的属相。

  2、通过学习知道故事中比赛的意义及小老鼠获胜的原因。

  3、喜欢小动物,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图片 ppt 大镜子 《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儿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十二生肖图案。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出示图片)。可以一个一个的出示,也可以一起出示提问:都看见了哪些动物,让幼儿说出动物名称。

  2、图上一共有多少种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小结:这十二种动物我们叫做十二生肖也叫做十二属相,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在我们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每年就以一种动物做标志,一共有十二个动物,一种动物表示一个生肖,也就是一个属相。

  3、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你们都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吗?

  -------老鼠,牛要是请你来给小动物来排排队,你们会让谁站第一个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或听听吧

  4、小结:放录音或图小动物为了抢到第一名,慌慌张张的都赶往南天门,小猪从篱笆堆里爬出来,小狗没有刷牙,公鸡吃完东西满嘴都是油,猴子脏脏的',羊的衣服没有扣好扣子,马的头发忘记了梳,龙的指甲忘了剪,牛忘记了穿鞋,蛇脱皮脱了一半,小兔子脸黑黑的,老虎还没有洗澡,苍蝇都还在身边飞呢。

  哈哈,原来是这样的呀,小动物可真有趣。

  还有哪只小动物没有说呢?(老鼠)那你认为是哪只小动物排第一呢?为什么?

  让爱整洁的话题转到自己的身上,并请幼儿拿出镜子照下自己的样子,和别人比起来,自己整洁干净吗?

  二、看动画〈十二生肖〉的故事

  1、帮助幼儿了解生肖排列的由来并让幼儿知道排列顺序。

  2、请幼儿分组给十二个小动物排队欣赏儿歌《十二生肖儿歌》

  你们听到十二生肖的动物是怎样排队的?

  3、再次欣赏儿歌,看看是不是这样排队的?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再次示范儿歌)十二个动物是怎样的顺序排队的?

  它们在干什么?——理解:按着次序排好队

  4、老师念儿歌,幼儿跟念,并做相应的动作。

  5、结束

  今年是什么生肖来过年?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感知数量

  2、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故事中的任务,在捉迷藏的游戏中目测群数

  1、 出示图片拉拉,认识朋友

  ——今天有个女孩来我们这里做客,她的名字叫丽丽,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吧

  2、 猜猜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3、 看看拉拉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看拉拉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大树的什么地方,房子附近有吗?还有什么地方躲着丽丽的好朋友?可能有几个?一共有多少?

  4、 尝试把找到的朋友数出来。

  ——你先数的哪里?我们把这些朋友找出来。刚才数到2,接着往下数,还有哪里躲着人?我们一共找到几个朋友?可以用几来表示?

  小结:我们可以先数一边又多少人,再接着数另一边。

  二、学习围合的数数方法,在操作中尝试10以内的点数

  1、观察画面并进行点数,学习围合数数的方法。

  ——;丽丽和朋友围成一个圆圈,猜猜他们玩的什么游戏?(切西瓜)几个人在玩呢?你怎么数的?

  ——请你介绍你数数的方法

  小结: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随便选一个小朋友开始往后数,在心里记住它,这样就不会重复数了。

  2、幼儿个别操作,点数围成圈的`小朋友并用数字表示。

  ——这里还有很多小朋友围成圆圈在做游戏,你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数数有几个人在玩切西瓜。然后数字贴在中间。

  三、 观察分析,利用线索对任务进行点数,感受两只鞋对应一个人的关系。

  ——他们把鞋子留在这里,他们又去玩什么游戏了?你能数的出小朋友几个出去玩了?两只鞋子为什么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原来看不到人的时候找到和他有关的东西也可以数数。

  四、 在观察和思辨中,点数人物.

  ——观察丽丽和她的朋友合影照片,看看来了几个好朋友给她过生日?

  ——拉拉的朋友们已经等不及了要为她唱歌吹蜡烛,丽丽过几岁生日?我们一起来为她唱生日歌吧

  小结:数数的时候还要想想应该数什么?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绘画工具各色蜡笔,知道各色蜡笔的名称,练习用圆形涂抹的方法画珠子。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在开学谈话中了解过幼儿在假期中的生活。

  2、新蜡笔。数字贴纸

  活动过程:

  1、认识与讨论:

  新蜡笔有几种颜色?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按教师说出的名称拿出相应的颜色的`蜡笔。

  2、涂涂画画认认:画串珠。

  拿一种颜色画一画。

  画出手链一串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不同的颜色画珠子,并注意均匀涂色不漏白点。

  及时介绍幼儿画的不同手链,引发进一步想象。

  4、引导评价:

  看一看,小朋友画的手链多美丽,说说你要把手链送给谁?

  活动反思:

  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难点: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工作的动作。

  活动准备:

  图谱一套。

  活动过程:

  1.练声

  2.谈话导入,理解轻快人与懒惰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勤快人?什么样的人是懒惰人吗? 有人忙着做这样忙着做那样,很爱劳动是勤快人,而有些人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只想着吃东西、睡懒觉是懒惰人。

  师:今天有一群勤快人和懒惰人来到了我们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3.欣赏歌曲熟悉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师:这首好听的歌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懒惰人。勤快人做了什么事?懒惰人又做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

  (2)看着图谱学念歌词。

  4.进一步熟悉旋律,了解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1)师示范唱,幼儿倾听。(根据歌词内容,将第一段歌词唱得快一些,第二段歌词唱得慢一些,让幼儿在老师的范唱中体会到勤快人与懒惰人之间动作的不同)

  (2)提问:刚才老师唱的这两段歌曲的速度一样吗?哪里唱得快?哪里唱得慢?为什么要不一样呢?

  (3)幼儿跟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4)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组为勤快人,另一组为懒惰人)

  5.尝试边唱边表演,通过动作进一步感知快和慢的变化。

  (1)他们做了哪些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怎样唱怎样做能表示出勤快人与懒惰人的不同?

  (3)请跟着琴声的变化边唱边表演。

  6.尝试创编歌曲。

  (1)人们还可能在哪里劳动呢?

  (2)做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目标中目标一达成得比较好,幼儿都能够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而目标二完成得还不够。相比较而言,唱得多动得少了一些,在音乐课也同样要注重动静交替。

  2.练声环节的有机整合,今天的练声只是单纯的以师幼问好的形式练了下声,其实应该更加注重音乐元素的`结合,让练声也为今天的音乐课做铺垫,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可以选择上学期学过的《鱼儿好朋友》,也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这样在练声中就让幼儿感受到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多多思考提问的有效性,在提问幼儿为什么勤快人要唱得快懒惰人要唱的慢一些,幼儿不是能够很好的理解。

  4.本节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够大胆的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幼儿只是简单的创编出了歌词中的动作,应该充分发散幼儿的思维,一起来表演勤快人还可以擦擦地、洗洗衣服;懒惰人可以翘着二郎腿什么都不做等等。这样歌曲的情景性更强,也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美感。

  5.图谱的有效运用。在环节四中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的出示了图谱,每一张图谱都是一句歌词,幼儿在说说看看中很容易的就记忆了歌词内容。在老师的范唱后,幼儿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歌曲快慢不用的速度。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本班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对于《小兔乖乖》的故事,更是非常热衷。因此我将故事中的敲门声,作为本次活动的关键。让幼儿在倾听故事时有意的去注意兔妈妈与小兔们的约定,究竟敲几下门。一方面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的倾听习惯,同时让孩子们用听觉数数的方法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听觉数数的方法进行游戏。

  2、通过听故事《小兔乖乖》,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故事《小兔乖乖》的课件、响板一个、数点卡。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数出听到的敲门声难点:能说出总数

  活动设想:

  一、故事导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观看动画并提出倾听要求:

  导入语:兔妈妈要出门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1、: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了几下门?

  关键提问2、:看一看兔妈妈出门后,小兔在家里干了些什么?(小兔翻啦几个跟头?跳了几次?)目标指向: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的数教法学法:欣赏法

  2、回忆兔妈妈和小兔的约定关键提问:兔妈妈回来时会敲几下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数、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

  3、老师敲响板,请幼儿听一听响板模仿的敲门声。

  4、让幼儿接着观看动画: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二、巩固数数你们说学好数数的本领重要吗?如果数错了,就要把坏人放到家里来了对吗。现在要老师也要来考考你们啦。

  1、请幼儿按老师出示的数点卡拍手。

  关键提问:我的卡片上有几点?拍几下小手?

  目标指向:感知拍手数与点子的`对应教法学法:集体数数。

  2、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我们商量一下,兔妈妈回家时,敲几下,小兔才开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3、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游戏玩法:请两三位幼儿扮作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老师背对扮小兔的幼儿,向扮兔妈妈的幼儿出示数点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演奏响板模仿敲门。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请判断正确者轮换扮演兔妈妈。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感知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的用途。

  2、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事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内装橡皮筋、海绵、松紧带、弹簧、尼龙袜等。

  活动过程:

  1、感知弹性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动脑玩出各种玩法、启发帮助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2)幼儿交流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都动脑筋了,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习词语:弹性)这些东西都有弹性,(出示松紧带)你们看,松紧带一拉就会变得比原来长,手一松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为它有弹性。还有尼龙祙,弹簧都有弹性。

  2、扩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3、了解用途

  (1)我们找了那么多有弹性的物品,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弹性的物品到底有哪些作用。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弹簧)这是弹簧,它是用铁丝做的,一圈圈的,弹簧的用处可大了,做成沙发,坐在上面可舒服了,装在圆珠笔里(出示圆珠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出示拉力器)用弹簧做成拉力器,锻炼身体可好了。

  (出示电话)电话上装上弹簧使用时也很方便。

  小朋友衣服上的松紧带也有弹性,这样穿脱衣服可方便了。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课后去玩海棉垫,进一步感知弹性物品的作用。

  2、在区角活动中安排活动感知弹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整理物品方面主要是物归原处的内容。主要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以及操作后碰到。

  活动中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操作的'材料是蹦蹦球,数量不多,幼儿玩好后放回原来的圈圈中去,整理物品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轻轻地放稳、以免球再次滚出圈外就可以了,所以我采取了规则提示和请幼儿自查的方式。活动中,幼儿也都能放好,送回原处。

  第二次操作——幼儿尝试各种材料并进行记录之前,我也采取了要求在前、规则提示的方式,这次操作前对幼儿提的要求比较多,既要有操作方法的提示、又要有有关记录的要求,再加上整理物品的要求。这几样要求好像哪一样都不能少,但是要求一多,幼儿容易思维混乱,怎样让幼儿既能听清楚操作的方法,又不忽略整理的习惯,我对这几条要求进行了罗列,在语句上斟酌尽量做到精简不罗嗦,让幼儿听起来简单明了。

  比如,“材料架上那么多的材料可以用刚才拍、捏、拉等办法去试试看有没有弹性”——操作方法的提示

  “我们今天有任务哦——桌子上每人有一张记录表”——接下来是对记录方法的提示

  “记录好一样,你觉得都完成了吗?还有这么多材料可以一样一样都去试试,但是试好一样要放好才能拿第二样”——整理物品的要求

  在提要求的顺序上也进行了思考,使几条要求连贯自然,容易记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教案【经典】10-30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经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精选】11-02

【精选】中班教案10-04

中班教案02-18

中班教案02-19

中班教案02-19

中班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