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2-15 08:55:1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中班教案范文合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2、通过故事,懂得只有又吃蔬菜,又吃荤菜,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三只小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三只小熊图片,引起幼儿观察,提问:这三只小熊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胖瘦不一样。)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的胖,有的瘦吗?

  2、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

  3、组织幼儿讨论。

  ◎白熊为什么会那么胖?(因为它不吃蔬菜,只吃肉。)

  ◎黄熊为什么会那么瘦?(因为它只吃蔬菜,不吃肉。)

  ◎为什么大家都夸棕熊漂亮呢?(因为它不挑食,身体不胖不瘦。)

  ◎你愿意做哪只小熊呢?为什么?

  ◎怎样才能像棕熊那样漂亮呢?教师小结:大家都想做漂亮的小棕熊,那你们就要像小棕熊一样,又吃蔬菜,又吃肉,这样身体才健康。 结合三只小熊,我另外请了三个胖瘦不一的宝宝,我想这样更利于宝宝们直观的了解胖和瘦,同时对于挑食的、瘦瘦的'宝宝来说更是一次直接的教育,所以效果比预期的好。

  活动反思:

  我班有好多孩子有挑食的现象,他们主要是不喜欢吃蔬菜,而且饭也吃的很少,在家也这样。通过这次活动以后,当天吃饭时,就有孩子吃蔬菜了,而且还一口菜一口饭吃得很好。最可喜的是夏语晴小朋友还很快吃完了自己的一份饭菜呢?为了让他们天天如此,我特地在班里表扬了他们,让他们继续发扬下去。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孩子吃饭时经常提醒他们,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让他们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幼教中班数学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三、活动与指导: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教案《幼教中班数学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a)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b)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

  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a)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

  b)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逃生的基本知识,熟悉班级紧急撤离通道。

  2.听从指挥,能够有序、快速的撤离。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火灾的报警“信号”声音。

  2.班级紧急撤离路线图。

  3.多媒体《着火啦》视频、火灾图片。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懂得如何逃生的基本知识,能够有序、快速的撤离,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多媒体《着火啦》的图片,了解火灾发生的'危害。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火灾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结:火灾会烧毁森林、房屋、家具等,如果人们不能及时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

  2.引导幼儿讲述发生火灾时的注意事项。

  (1)观看多媒体《着火啦》视频,讲一讲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交流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

  (2)小结:如果在幼儿园里遇到火灾,小朋友不能慌张,要听从老师的指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在墙边,弯着腰,跟着老师顺着班级撤离通道,快速、有序的撤离到安全地带。

  发生火灾时如果在商场或家里,不能乘坐电梯,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里、阁楼上,不要随便跳楼,应该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按照在幼儿园学到的防火逃生方法迅速撤离。

  3.出示“班级紧急撤离路线图”,引导幼儿熟悉班级紧急撤离通道。

  (1)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路径和位置。

  (2)教师带领幼儿按照“班级紧急撤离路线图”上的标识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在紧急撤离时要走这条路,让幼儿知道这条紧急撤离路线是离户外安全地带的一条通道,能够让幼儿快速撤离出去。

  4.组织幼儿进行“火灾逃生”演练。

  发出“火灾”的报警信号,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演练。

  (1)带领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方向进行自救逃生。

  (2)幼儿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孩子们,由于消防人员急时赶到,大火已被扑灭,没有造成任何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战胜了大火,我们胜利了!

  5.通过演练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我对中班的幼儿进行了《着火啦》的安全教育活动。活动开始,我先是组织幼儿观看了多媒体《着火啦》的图片,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了火灾带来的危害,从而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接着观看了一段《着火啦》发生火灾烧坏房屋的视频,让幼儿更加了解了火的危害,并懂得了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如: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贴着墙壁走等。

  然后和幼儿一起熟悉了中班紧急撤离路线,我特别注重了安全方面的教育,最后随着“火警”信号的拉响,孩子们根据掌握的逃生知识,快速、有序的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这次活动,虽然是演练,但让幼儿尝试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活动,幼儿学到了自救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喜欢说儿歌。

  2.尝试仿编儿歌的一句话,能理解歌内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春季观察和有看图说话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片、笔、纸。

  活动重点:说儿歌,理解内容。

  活动难点:尝试仿编一句儿歌并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走进教室,入座后与幼儿进行有关反义词的游戏。

  我说大,我说小。……

  (二)进行部分

  1.教师提出学习一首儿歌,请幼儿想一想谁会在这首儿歌中出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是春天里的笑声。你来想一想,谁会在儿歌中出现,它的笑声是怎样的呢?

  2.观察图片,讲述图片。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说一说,然后教师引出儿歌的句子。

  重点提问:这是谁?(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你觉得它笑起来是怎样的呢?你试试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3.边看图片边学说儿歌和练习。

  4.幼儿表演说儿歌。

  分男孩子女孩子、分角色(幼儿自由结合,站在一起)朗诵。

  5.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请把你要编的一句儿歌画在纸上,然后和小朋友说一说。

  重点提问:如果你来编一句儿歌,你想把谁编进儿歌里,他笑起来是怎样的呢?

  6.鼓励幼儿当众把自己仿编的一句儿歌说出来。

  (三)结束部分

  将幼儿仿编儿歌连接起来,说儿歌。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教师提出回班后还可继续活动,图书区也可继续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尝试提出问题,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理解故事情节,学习小鼹鼠遇到困难不害怕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课件,KT板做成的黑洞,实物(萝卜土豆胡萝卜生姜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将故事,不过今天我们讲的方法要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呢?我要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听,你们敢试试吗?

  观察图片一,幼儿提问,幼儿回答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小主人翁——小鼹鼠,它的家在哪儿?

  师:这幅图中可能发生着一件什么事情?把你看出来的事告诉大家。

  师: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教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没有了家怎么办?)师:这个问题,谁能来回答?

  观察图片二,幼儿提问,幼儿回答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小鼹鼠想到的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的师:小鼹鼠没有了家,它想在地底下再挖一个洞作为自己的新家。(幼儿学做一起说)师: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教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在挖洞过程中会碰到什么?)

  二、幼儿观看PPT并进行描述幼儿讨论在挖洞过程中会碰到什么?

  师:谁来说说小鼹鼠在挖洞过程中会碰到什么?

  观察图片三,幼儿练习描述师:一起看看小鼹鼠在挖地洞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大家,请你们看仔细了。

  师:你们看到小鼹鼠碰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做?你能猜出来吗?

  师:小鼹鼠碰到了一个圆圆的,硬硬的东西,它想这事什么呀?于是用嘴巴咬了一口,原来是个香香的,甜甜的红薯。(幼儿练习描述)观察图片四,幼儿练习描述师:小鼹鼠继续出发了,它又会碰到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师:这回他又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做呢?你能猜出来吗?

  师:小鼹鼠碰到了一个尾巴小小的,细细地东西,它想这是什么呀?于是用嘴巴咬了一口,原来是个香香的,脆脆的萝卜。(幼儿练习描述)

  师:小鼹鼠一直往前挖,接下来又会碰到什么呢?这次我请小朋友来做小鼹鼠,也到洞里,看看他能碰到什么,然后请他说一说。

  三、幼儿再次观看PPT并进行描述师:小鼹鼠终于挖好了一条长长的洞,这时候它听到隔壁也传来了啪啦啪啦的声音,请小朋友猜猜它会是谁?

  出示图片四师:这张图告诉我们,小鼹鼠遇到了谁?它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播放PPT,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师:好了,让我们再来完整的讲一遍这个有趣的故事《小鼹鼠找家》

  师:故事中小鼹鼠的家被水淹了,可是它在遇到这么的困难时,并没有害怕,而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你们是怎么做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复制的方法,并学习用拓模、印蓝纸、印章、透明纸等各种复制材料去尝试复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感受复制的便捷,对复制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组不同的材料:拓模复制(泥油及模具)印蓝纸复制(印蓝纸及白纸),印章复制(印章及白纸),透明纸复制(透明纸及图书)。

  2、电脑、数码相机,录音机,幼儿活动的录像。

  活动流程

  1、 请两名幼儿比赛画画,看谁画得快。

  教师事先交待好两名幼儿绘画的内容及用具,幼儿轩轩用笔画,幼儿坤坤用印蓝纸印,请其他幼儿猜猜谁能在规定时间画得又快又多。

  2、 讨论为什么坤坤会画得又快又多?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坤坤用的是印蓝纸,它能同时印很多画,让幼儿了解复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 想一想,还有什么能复制很多东西,给我们带来方便。

  (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印章;透明纸,拓模。

  (2)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印章,透明纸,拓模的特点及用途。

  4、请幼儿尝试用印蓝纸、印章、透明纸,拓模材料进行复制,了解各种复制的方法。

  (1)幼儿初步尝试复制,教师积极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幼儿相互交换材料,再次进行尝试几种复制的方法。

  (3)幼儿相互交流使用复制材料复制的方法以及自己的感受。

  师: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刚才你用什么复制的,怎样做的?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5、 拓展幼儿有关复制的经验。

  (1) 想想,还有什么能复制东西?

  (2) 教师分别出示电脑、照相机、录音机、幼儿活动录像。

  (3) 教师组织幼儿感知打字、照相、录音、录像等复制的过程。

  6、 出示多种被复制出的材料:多本书,磁带,光盘,材料等供幼儿观察,让幼儿感受现代化复制手段的先进与快捷。

  7、 看幼儿用书p37,进行连线,巩固对几种常用复制工具的认识。

  8、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帮忙收集各种用于复制的材料。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中班游戏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_中班教案06-23

问路中班教案03-31

中班开学教案04-03

中班中秋教案04-15

《理发》中班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