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2-01-05 09:52:4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学习、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同时这种学习是要与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这种学习方法尤为有效。前几天,有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讲了个《乌鸦喝水》的故事,许多孩子对石子投入瓶中能让水位升高很感兴趣,并提出,要是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还会想出其他办法吗?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进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2、具有扩散性思维,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喜欢实践活动,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帮助乌鸦想办法,萌发帮助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制作: 小乌鸦喝水2.玻璃瓶若干,石子,沙子,废旧报纸,棉花,玻璃球,即时贴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呀,王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看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

  二、欣赏动画片第一段后,提问:

  1、刚才动画片里有谁?2、这只乌鸦口渴了,它在天空飞呀飞,发现了什么?3、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又高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它想个好办法吧。

  三、幼儿猜测并讲述乌鸦喝到水的方法。

  我们小朋友积极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这些办法到底能不能帮助小乌鸦呢?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去试一试,看看怎样才能使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

  四、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1、提出探索要求:①请每个小朋友先在瓶子里原来水面的位置上做一个标记,等你操作完了再做一个标记,看看瓶子里水面的位置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②请小朋友在使用操作材料的时候注意安全。

  2、师生共同小结:你用了什么材料,水面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小结:当我们把一个个小石子、小玻璃球放进玻璃瓶里的时候,小石子、玻璃球很霸道,抢了水娃娃的地方,水娃娃就被挤到了瓶口,水面的位置升高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可是当我们把棉花、报纸放进瓶里的时候,棉花、报纸和水娃娃很友好,做了好朋友,棉花、报纸抱住水娃娃,水娃娃也钻到它们的身体里一起做游戏。水面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乌鸦还是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刚才呀,小朋友帮乌鸦想了很多办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我们小朋友都积极动脑筋,并大胆进行了尝试,你们是最棒的。

  五、王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老师想的办法好不好。(教师操作,幼儿讨论回答。)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这样的小实验,看看你家里的哪些东西能够让瓶子里的水升高。

  六、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画片里的小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教师播放动画,并完整欣赏。

  七、总结:以后当我们小朋友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好办法,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热心地去帮助别人。

  活动反思:

  《乌鸦喝水》这个题材原本只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但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如何想出不同的好办法帮乌鸦喝到水的讨论,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生成课题,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因此组织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本着幼儿是主体的原则,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尝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提供给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材料,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选用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承担不同的探索职责,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其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在这种活动环境中来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主动交流分享对方的经验,对于探索中产生的各种预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教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要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幼儿与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主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 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不同人物的说话方式。

  2.尝试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3.对皮影艺术活动感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中任务的说话方式。

  活动难点: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1.知识经验准备: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2.物质材料及空间准备:

  PPT、视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皮影人物。

  幼儿三横排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出示皮影人物,引导幼儿认识皮影人物。

  教师用孙悟空的语气来操纵皮影孙悟空,并提问:

  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认识我们吗?今天我要带着你们去看看我们在取经路上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引出故事,请幼儿观察(播放视频,并提问)

  我们在取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来说一说?

  她那我们一共遇到了几次白骨精,白骨精分别变成了什么样子?

  (二)幼儿分小组记住戏剧人物的台词及说话语气(再次播放视频)

  现在我想和你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们以排为单位分成小组进行游戏!

  游戏开始前,我想问小朋友们,故事中共有几个人物,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挑选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排练。

  (三)尝试分小组演绎皮影戏《三打白骨精》

  大家都记住自己挑选的故事人物了吗?

  那一组小朋友想要来试着用皮影演一演《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呢?

  三、结束部分

  总结幼儿表演情况,进行表扬。

  小朋友们都表演的很不错,我们一起去向弟弟妹妹们表演一下吧!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尝试为皮影故事配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妈妈和长辈的情感。初步尝试把图形或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原来的那一份,原来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活动过程:

  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

  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幼儿讲述

  讲解:小熊把纸对折后打开,中间有一根折线,沿着折线剪成两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比,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

  熊妈妈还有四张漂亮的纸片,熊妈妈请小熊把每张纸片都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分,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外婆。请幼儿www。chinajiaoan。cn示范剪好后粘贴在背景图上。小朋友想不想帮小熊一个忙。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动作快的幼儿在形上加根线再等分。

  熊妈妈又拿出小螃蟹的画,小螃蟹画了什么形?幼儿说一说。熊妈妈请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线的办法,把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幼儿讲述,老师按照其中的一种方法切糕。

  熊妈妈把两块巧克力糕给小熊吃,两只小熊一起说,问小熊说什么?送给奶奶外婆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秋天的树》是省编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三"多彩的秋天"的一个活动。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探索的机会和平台。《纲要》中提到:"幼儿科学教育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本次活动,就是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从孩子们身边的树入手,通过观察发现,了解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通过探究比较,感知叶子的不同;通过交流分享,了解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萌发幼儿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的情感和环保意识。本次活动努力诠释"关注生活"的设计理念,运用实物、课件、游戏等手段,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幼儿猜测、探索、发现在前,教师梳理、总结、提升在后,体现科学活动的趣味性、层次性,不仅关注幼儿科学能力的增强,更关注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科学情感的激发。

  二、活动标:

  1.探索、发现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特征,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2.了解树的好处,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树及秋天树的变化。

  2.材料准备:自制课件、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树叶若干、记录表、记号笔、小筐子、标志牌等。

  四、活动过程:

  (一)"猜树"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导入语:孩子们,你们幼儿园真美呀!有很多树,谁来介绍一下?

  (二)了解常绿树与落叶树

  1.观看课件,了解落叶树。(出示、观察杨树的四季图)

  提问:仔细看一看,一年四季杨树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小结:像杨树这样秋天树叶变黄,慢慢向下飘落,到了冬天,叶子全部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继续玩"猜树"游戏,了解常绿树。

  提问:这是什么树?冬青树一年四季树叶的颜色有变化吗?

  小结:像冬青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树,我们叫它常绿树。

  (三)了解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特征

  1.探索发现常绿树、落叶树叶子的不同特征。

  (1)观察交流,教师指导。

  提问: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树叶有什么不同?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记录。

  小结:常绿树的叶子厚,看起来有光泽……

  (3)游戏:给树叶找家

  请幼儿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分别送到做好标记的筐子里,师幼共同验证。

  (四)了解树的好处,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1.交流树的好处。

  2.爱护树木。

  提问:树真好,我们怎么爱护树呢?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制作爱护树木的标志牌,挂在幼儿园的树上,向大家宣传爱护树木。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02-07

大班教案《爱惜粮食》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惜粮食03-09

幼儿园大班的火的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梅花 》02-19

幼儿园大班跳绳教案08-19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8-30

幼儿园大班拼音教案09-01

家幼儿园大班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