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5-29 15:28:0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集合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准确掌握声母m,f的读音和书写规则。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对拼音的见解。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mf的音、形和韵母的拼读。

  难点:mf的书写和拼读的第二声、第三声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挂图,m、f卡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你们看一下这是什么? 噢,是门。

  是几个门呀? 噢, 是两个门洞。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像两个门洞的字母读作什么?你们仔细看老师的`嘴巴:m,发音时我们是双唇紧闭,气流从鼻腔出来,发鼻音,然后双唇自然离开。

  小朋友们自己试下发音。

  小朋友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还有一个最厉害的是谁啊?___孙悟空。孙悟空斗不过的是谁啊?孙悟空都翻不出他的手掌心,对,是如来佛,我们飞f的时候,上边的牙齿接近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摩擦出来。

  二、练习

  1.幼儿自己练习发音

  由单个练习到整体练习

  2.书写指导

  m,在四线三格内占第二格,中格,竖弯竖弯竖,

  f,在四线三格内占一二格,弯竖横

  学生跟老师书空练习

  3.四声练习拼读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3遍

  分组进行读,男女分读

  3.辅助记忆

  两个门洞mmm,伞柄朝上fff

  反思:

  我班幼儿民族学生比较多,汉语水平也都不好,我们就主要教他们学习汉语并且学一些拼音做为上一年级的准备,但是活动幼儿学习拼音还是很困难的,经常在发音上需要着重指点。书写时也有一定困难,在板演时发现m写的不是很好。

  小百科: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一、运用长布进行游戏,学习攀索向前爬行,发展幼儿手脚的协调能力。

  二、发展创造力,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三、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相互合作,一起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两块六米长的.花布平铺在地毯上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做小海龟在教师带领下爬进象征大海的花布。

  2、听音乐做小海龟模仿动作:转头、伸臂、踢腿、挺腰、打滚、跳跃等。

  二、复习游戏:涨潮了、落潮了

  教师导语:大海马上要涨潮了,我们一起躲到海浪下去吧,海浪高,小海龟就跳起来,海浪低,小海龟就蹲下来,海浪往前移,我们也往前爬。

  三、指导新授游戏:海上索道

  1、小朋友尝试着在在平地上练习两手撑地,两脚蹬地向前爬。

  2、请小朋友尝试其它坐着爬行的方法(可以侧着爬或反着爬)

  教师导语:小海龟们,海浪平静了,我们一起来划水,好吗?那怎么划呀!除了这种方法还有那些方法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3、在用布卷起的“索道”上练习攀索爬行(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先来示范,然后请别的幼儿一起再试一试)

  4、在两条“索道”上进行比赛。鼓励幼儿爬过索道。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一条海上索道,小海龟们敢不敢爬过去呢?谁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本领来试一试!

  四、综合游戏:海浪捉迷藏

  小海龟们迎着“海浪”进行游戏,根据布的高低做高人走、矮人走等动作。

  教师导语:小海龟们真勇敢,海浪还想和小海龟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五、结束

  小海龟们抬着布出场。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核心要素:

  手指甲 勤修剪 既卫生 又美观

  剪完后 把手洗 脏指甲 要清理

  活动准备:指甲刀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小脚,上面长着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都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样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2.教师: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以后我们自己可以剪指甲了,我们都要做讲卫生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可以在平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指甲,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2.帮助幼儿练习剪指甲的技能。

  注意事项: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女士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幼儿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小百科:指甲是人和猿猴类指(趾) 端背面扁平的甲状结构,属于结缔组织。为爪的变形,又称扁爪,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与爪同源,爪跖退缩,爪板形成长方形薄片,是指(趾)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起保护指(趾)端作用。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彩球具有颜色鲜艳,安全、耐用等特点,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喜欢玩彩球。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玩法,如:抛、接、投、骑、顶、背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玩彩球,如:抛接、踢、滚等。

  2、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彩球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可用花布包裹在废旧报纸团外扎紧,也可在花布内包上棉花团扎紧。

  2、绳子、球门、篮球筐。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手举彩球,在音乐声中沿场地四周进行走、跑交替等简单的四肢动作练习。

  2、自由玩彩球。

  (1)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的方法,如:抛接、踢、滚、运等。

  (2)鼓励幼儿与别人合作玩。

  (3)交流多种玩的方法,如:抛、接、投、骑、顶、背等。

  3、游戏:飞舞的彩球。

  (1)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长绳两边,相互抛击彩球,不要让球落在自己场地上。

  (2)游戏2-3遍。

  4、传球接力赛。

  (1)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一个球,从第一个幼儿开始将球传至最后一个幼儿手中,比比哪一组最快。

  (2)可以改变传球的方法,如从头顶传,跨下传,腰两边侧传等。

  5、结束:幼儿手拿彩球在音乐声中跳起欢快的舞。

  [活动延伸]

  把彩球投放在区角中,让幼儿进一步寻觅彩球的'多种玩法。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孩子们展开了充分的想象,玩出了多种花样,提高了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在分组竞赛时,锻炼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同时使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叠杯游戏,提高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协调;

  2、发展幼儿专注力,提高游戏中与同伴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叠杯、音响。

  活动过程:

  热身操

  幼儿在音乐伴奏与教师的示范下,一起做《爸爸去哪儿》律动操。

  主题游戏:大家一起比一比

  故事引导:今天要和老师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师厉害还是小朋友厉害。

  游戏方式:

  一、练习将叠杯“打开”、“关起来”

  1、告知小朋友,叠杯口向下为“关起来”反之为“打开”;

  2、每位小朋友将分得5只叠杯,并将其在身前“关起来”摆成一排;

  3、当听到教师口令“打开”,小朋友以最快速度将5只叠杯呈杯口朝上摆放;

  4、当听到教师口令“关起来”,小朋友则以最快速度将叠杯呈杯口朝下摆放。

  注意事项:

  1、叠杯一字摆放时,叠杯之间须有间隔;

  2、改变叠杯摆放状态时,鼓励小朋友需双手并用;

  3、口令速度可根据游戏进行的具体状态而改变;

  4、教师参与比赛往往能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二、搭金字塔

  1、小朋友先将第一层叠杯口向下一字摆放,杯子之间没有间隔;

  2、以数量递减的形式向上摆放第二层叠杯,上层杯子搭放在下层两个杯子的.间隔处,以此类推;

  3、收叠杯:将摆好的“金字塔”全部收起(每只叠杯套在一起)。

  注意事项:

  搭金字塔之奥秘,每两个杯子中间有一条缝隙,用另一个杯子将缝隙盖上即可。

  变化游戏:趣味叠杯

  故事引导:有小朋友说:“刚刚的游戏实在太简单了。”现在要比个不一样的;

  游戏方式:

  一、跑跑赛赛

  1、将队伍分组,各组进行叠杯接力赛;

  2、在教学场地上设置起跑线与折返点,将5只叠杯一字排开(关起来),放在折返点位置,小朋友需从起跑线跑至叠杯摆放处,将“关起来”的叠杯全部“打开”后回来,再换另一朋友出将叠杯“关起来”,以此类推;

  3、接力赛中改变叠杯状态,由“打开”、“关起来”变为“搭金字塔再收起”。

  注意事项:

  为提高幼儿游戏兴趣,教师可向小朋友“转播”哪组目前领先。

  二、看谁比较快

  1、将叠杯以不同形态摆放在场地内;

  2、男生负责将地面所有叠杯“关起来”,女生则负责将其“打开”。

  注意事项:

  1、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小朋友去往不同的地方将“打开、关起来”;

  2、为保证两个对立组势均力敌,教师可帮忙落后一方。

  升华游戏:合作搭金字塔

  故事引导: 金字塔搭高高

  游戏方式:

  1、在“看谁比较快”的游戏环节中,先将10个叠杯以一字排开的方式摆成两排作为金字塔底座;

  2、男女生各负责将其中一排,尽可能的从底座开始搭成高高金字塔。

  注意事项:

  1、摆放底座叠杯时注意排列整齐,有助于叠杯的稳定性;

  2、若小朋友将金字塔搭到超过其身高时,可借助椅子;

  3、游戏过程中需提醒小朋友专心致志,给予适当的鼓励。

  教师参与:

  升华游戏中,教师可协助小朋友完成叠杯游戏,调动幼儿进行游戏的积极性。

  放松运动:

  舒缓节奏口诀操“数星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2、通过探索,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声音性质的关系,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3、能较专注地倾听老师的指令演奏乐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大鼓、铃鼓、摇铃、串铃、小铃、单响筒、圆舞板,及相应的汉字卡片。

  2、有相关汉字指示的节奏卡三张,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讲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愉悦情绪。

  1、老师提出问题:

  (1)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2)在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分别出示节奏卡)

  2、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动物走路及笑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出来吗?

  三、认识三种节奏型

  1、根据节奏卡集体用象声词表现相关节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动作来把这些节奏表现出来吗?

  四、学习为动物走路及笑声配乐器。

  1、讨论:如果让你用乐器来表现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节奏,你会选择哪些乐器,怎么配?为什么?

  (1)幼儿商量后回答。

  (2)老师出示一些乐器,幼儿自由的选择并且根据相应的节奏型演奏。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演奏,一起评价。

  2、老师总结并确定配器方法,并在黑板上以节奏谱的形式显示。

  3、幼儿根据节奏谱重新座位,听故事做相应的演奏。

  (1)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取代老师讲述故事,指挥演奏。

  (2)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延伸:

  1、提出思考:

  (1)如何演奏才能区分同类动物的不同特点?比如,怎样把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哥哥在相同的声音上区分出来?

  (2)还可以把哪些乐器也配到故事中来

  2、在音乐角中提供乐器,引导幼儿继续表演和探索。

  3.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做人要勤劳

  故事:小熊和小老鼠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狗、小猪、小熊、小老鼠······小熊和小老鼠是邻居,他们都是好孩子,只不过小老鼠很勤劳,而小熊却很懒惰。

  小老鼠经常打扫自己的屋子:拖地、擦窗户、洗窗帘······可勤快了。他还要整理院子,拔草、修剪树木、捡垃圾······从不喊累。

  小动物们一走过他家时,就忍不住赞叹到:“哇!真是太美丽、太整洁了,小老鼠真勤快啊!”

  而小熊却老是躺在床上,不起来,屋子搞的乱乱的也不管,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要枯死了,他也不理睬。小动物一走过他的屋子,就忍不住批评到:“真乱、真乱!真脏、真脏! 小熊真懒。”

  春天到了,小老鼠马上去撒种子,而小熊却还是躺在床上,不去耕种。秋天到了,小老鼠的田里黄灿灿的:金黄的麦子、火红的苹果、绿油油的蔬菜够小老鼠过一个冬天了。而小熊的田里只有几根枯死的杂草。这时,小熊才后悔的说:“要是我当初勤快一点就好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古诗,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

  2、初步学念古诗。

  活动准备:

  学生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小朋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你们要从上往下观察,认真的看清楚。(引导学生观察后讲述)

  教师小结:山上被白雪覆盖,树叶都落光了,一位老爷爷坐在船上,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钓鱼。

  你们看了这张图片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引导学生大胆讲述)为什么你们会有这样的感觉?(请学生讲述自己的看法)

  小朋友是这样认为的`,那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认为的吗?(具体感觉很安静,很休闲自得的感觉)

  这幅图描述的是一首诗,你们想听听这首诗是怎么说得吗?教师完整朗诵古诗内容。

  二、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含义。

  1、你们听了以后又哪些地方不明白吗?(学生讲述)那小朋友再听听老师来念念这首古诗。

  2、你们觉得这首古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大胆讲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教师介绍这首古诗的作者——柳宗元及对古诗内容的字句作出解释。

  三、学念古诗。

  1、刚才老师讲的小朋友记住了吗?那现在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学念这首古诗。

  2、学生跟随老师学念古诗。

  3、分男女孩子念古诗。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10-11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中班游戏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_中班教案06-23

中班春天教案02-21

中班绘画教案02-27

投篮教案中班05-05

立夏中班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