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

时间:2022-11-24 14:01:3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1

  《头发、肩膀、膝盖、脚》是幼儿非常熟悉的歌曲,本节活动,我采用了打击乐的形式。活动中用颜色、形状各异的卡片来代替节奏谱,运用柯达依的教学方式教授幼儿学习看谱演奏;活动通过让幼儿分组敲击乐器,培养幼儿演奏时看指挥,以及幼儿在演奏时的合作意识;通过演唱歌曲请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也要保护其他小朋友的身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幼儿认识节奏谱。

  3、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活动准备:

  一张小朋友的图片,打击乐器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幼儿认识身体器官。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小朋友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平时在走路、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伤害别的小朋友好吗?

  3、出示节奏谱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他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卡片的颜色和图片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颜色是一样的?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按照歌曲中的顺序将节奏谱排列。

  4、打击乐器。

  师:我们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种的小乐器,他们很想和你一起做游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我们的图谱有不同的`形状,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铃,圆形的代表砂锤,我们分组来演奏好吗?头发、肩膀——月牙——串铃膝盖、脚——圆形——砂锤眼睛、耳朵、鼻子、嘴——齐奏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演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斗牛士进行曲》选自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为其歌剧《卡门》创作的序曲,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再现式三段体A—B—A—尾声。乐曲节奏感强,其充满活力的旋律表现了斗牛士斗牛时英武潇洒形象和万众欢呼热烈气氛。由于该乐曲的节奏感强,旋律激昂,它的整体音响形象容易给幼儿带来强烈的共鸣,所以以《斗牛士进行曲》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形象。

  (2)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3、教材的重难点

  音乐是门整体艺术,只有整体的感知,形成整体音响表象形象条件下,音乐的学习才具有情趣和效果,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不断深入欣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重点是创造性的运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形象。

  二、说教法

  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为此,在教法的运用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具法,引导创造法,整体感知法,为什么采用以上的方法呢?

  因为,音乐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直观教具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借助音乐电视、图形乐谱这些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情绪,风格,节奏,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我班的幼儿从小班开接受欣赏、打击乐方面的训练,对音乐的风格、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的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整体教学法根据打击乐的整体教学原则,从整体布局入手教学,使幼儿获得整体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他人声部的协调性。

  三、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循序渐进,逐层地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斗牛场面、音乐、、图形乐谱、乐器配图。

  2、打击乐器若干。

  3、幼儿有一定的演奏基础和初步了解斗牛运动。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打击乐打击乐教学原则,设四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

  一、欣赏活动,初步感知乐曲旋律情绪,风格,节奏,为下一部的表现活动奠定基础。

  1、引出课题,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师;“老师请来了一为斗牛士(多媒体出现画面),斗牛士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他最喜欢的曲子,你们想听听吗?”

  2、欣赏乐曲。

  斗牛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运动,为了使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在欣赏活动时我们结合了一些视觉辅助材料进行欣赏。

  (1)、结合音乐电视,完整的欣赏作品,通过电视画面带来的视觉效果帮助幼儿理解、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大致情绪和乐曲的基本拍子。

  师:“听完了乐曲,你有什么感觉,说说看?”

  (2)借助结合图形乐谱,完整感受乐曲结构、情绪变化和基本节奏。

  A、教师根据幼儿所言,出示图形乐谱,并告诉小朋友“老师把你们的感受画成了一张图。”

  B、看看、说说、议议。

  师问:“看了这张图,谁知道我们听的乐曲是几段体的?”

  “这三段乐曲的图形色彩一样吗?”

  “第一、第三段色彩由浅到深说明了什么?”

  “能指出间奏和尾奏在哪里吗?”

  结合图谱,通过图谱上的色块逐步加深,使幼儿了解乐曲情绪变化越来越热烈,三组颜色方格的排列使幼儿了解了乐曲是ABA结构,小方格、曲线的排列使幼儿找到了乐曲的间奏和尾声,层层深入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旋律、风格、结构、节奏,为下一步幼儿的动作体验提供了条件。

  2、创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创作动作总谱与设计音色配置方案

  (1)创编动作总谱

  幼儿对作品性质得到理解后,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创作动作总谱(变通总谱中的一种),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音乐技能参与创作节奏动作,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提问:“第一段音乐较欢快热烈,音响效果较强烈,应用什么动作(身体动作)表现呢?第二乐段音乐优美,舒缓,听起来较轻些,你们说说看,应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两种不同效果呢?”

  教师指导幼儿听音乐自由的用身体节奏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间奏的部分请幼儿跺跺脚。结合幼儿创编的节奏动作,教师指导幼儿选出合适的动作转换为动作总谱,组织幼儿练习新编的动作总谱,使幼儿形成整体音响效果。

  (2)集体讨论音色的配置方案

  教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为乐曲配置实际的演奏方案。

  师:“铃鼓的声音比较大,你们认为它应该代替什么动作呢?(拍手动作)把它安排到哪个乐段?碰铃的声音比较脆、长,它适合代替什么动作呢?(拍腿动作)木鱼的声音短硬,我们把它安排在第二乐段,代替拍肩动作好吗?跺脚的音响大,那我们就一起来合奏吧。”

  3、打击乐演奏活动

  (1)根据幼儿的意见添上配器谱,指导幼儿进行分声部徒手练习,练习是所有声部同时进行的,练习时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倾听,相互配合以便创造出已经建立的整体音响效果,同时请小朋友学习看教师是怎样指挥的。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

  (3)改进的练习,根据需要将特色乐器大鼓、镲逐步加到乐队中去,使乐曲获得变化,增加幼儿对演奏的热情。

  4、复习活动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把复习舞蹈《快乐的罗嗦》放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其目的在于让幼儿的音乐情绪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感受力保持最佳水平,更好运用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情绪的体验。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是对作品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分析。《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很容易把幼儿带进热情洋溢的气氛之中。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音乐活动,喜欢合作和接受挑战的活动,开展《喜洋洋》打击乐演奏活动,除了能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更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确定为三个层次的理由是:

  二、说目标

  (一)本活动共有三个目标。

  第一条目标是"音乐"素质发展要求,既是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能将随乐动作转换成身体动作总谱并进行打击器乐演奏。

  第二条目标是"学习"素质发展要求,既在原有的随乐动作表演的基础上,能根据已有的节奏型为乐曲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

  第三条目标是"做人"素质发展要求,既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并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进一步体验活动的愉快。

  制订这三条目标的理由:

  1、根据《纲要》精神。新纲要教育理念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儿童是一个整体,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儿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是一个整体。因此,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绝不是人为地强加各个学科教育的任务,而是教育向儿童提供的一切实践活动能够完成、而且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我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除了有音乐素质发展的目标,还加上了"学习"素质发展和"做人"素质发展方面的目标。

  2、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和教学的现状。我本幼儿节奏感强,有一定的演奏经验,但由于受"合奏时不要去听别人的,只要演奏自己的节奏就行"的影响,幼儿演奏过程中协调性感受不足,故想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自己的声部中感知整体音响效果的能力,以及在知你、知我、知他的基础上达到配合一致。

  3、这三条目标的难度适中,既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又可以对幼儿的发展构成挑战即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本活动的重难点:

  1、重点:音乐是门整体艺术,只有整体的感知,形成整体音响表象形象条件下,音乐的学习才具有情趣和效果,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不断深入欣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尝试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2、难点:是打击乐演奏的连贯性和合拍演奏。连贯性(每个乐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但幼儿在演奏时容易出现交替不衔接——节奏不准或注意不集中),合拍演奏(在演奏时经常出现知道是怎样演奏但没有听音乐,往往自己节奏比音乐快,加上双响筒演奏时值较快,幼儿难以控制)因此难点这样定。

  三、说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欣赏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放风筝"的游戏熟悉了解乐曲的曲调和结构。

  第二层次:韵律活动,其目的就是掌握随乐动作,(动作图谱,用要演奏的节奏型编成的律动)随音乐节奏合拍地动作。

  第三层次:演奏活动。运用幼儿前2次活动的经验进行器乐匹配,并合奏。(三个过程做简要的说明。)

  意图:

  一是克服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足:

  1、从分声部入手,单纯使用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目的着眼于学习的结果,学会演奏某个打击乐作品。

  2、教师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以至幼儿对音乐的整体结构、曲式结构了解不够,在活动中出现了幼儿不是听音乐来打击乐器而是在教师指挥下来打击乐器。

  二是体现循序渐进,就是从游戏——语言节奏、动作节奏——配器、合奏,即从整体、笼统感知——具体细节——完整表现。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具有随乐动作的经验。(所有三个活动的准备都要写,并说明目的`)

  2、物质准备:节奏图谱一份、双响筒、碰铃、圆舞板等乐器若干、大鼓一个、磁带。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一)激趣游戏法:如第一层次,我们通过做风筝、放风筝、收风筝的游戏和律动来感受、表现乐曲。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乐曲结构和音乐形象。

  (二)直观教具法: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如……幼儿在活动中借助图形乐谱这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曲式结构、节奏。在图形乐谱的设计上注意把通用简谱、身体动作总谱、图形总谱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具体形象。(结合图谱进行介绍)

  (三)整体教学法:借鉴许卓娅老师的打击器乐整体演奏教学法,根据打击乐的整体教学原则,从整体布局入手教学,从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过渡到引导、创造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用丰富有趣的身体动作对音乐节奏感受,然后把动作节奏转化为乐器演奏节奏,最后合奏,整个过程使幼儿获得整体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其他声部的协调。这种方法着眼于学习过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注意学习的结果,使幼儿能够较完美地演奏作品并享受演奏的乐趣。

  (四)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本次活动中的配器就设计让幼儿来尝试,幼儿可根据音乐节奏的长短来选择,如二分节奏选碰领或三角铁,因为其乐器音的长短较长,象音色比较短的串铃、木鱼等就比较适合节奏比较快的四分、八分节奏;也可根据身体动作总谱来选如乐曲中∣ⅹⅹ ⅹⅹ∣,身体动作是用右手轮流拍左、右腿,幼儿就很容易匹配到双响筒;也可在教师的引导和讨论中来匹配,如乐曲的第一段都是八分节奏幼儿可能都会选串铃、木鱼、圆舞板这三种乐器,哪种乐器先那种乐器后呢,我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是越来越热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比较三种乐器怎样使用才会越来越热闹。

  六、说学法

  (一)循序渐进法。首先以游戏形式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接着用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相结合,具体掌握节奏型,最后匹配乐器进行合奏。让幼儿逐层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二)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跳一跳、说一说、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丰富的活动,让幼儿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目标。

  (三)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我们不断的设障,让幼儿不断接受挑战,如让幼儿自己尝试配器、加大鼓、指挥等,让幼儿通过商量、比较,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奏方法。

  七、说教学程序

  1、大环节,第一环节是什么……

  2、分为?大环节的理由是:

  第一、二个层次是为了第三演奏活动做准备,现就第三个层次重点说明

  第三层次:

  教学目标:

  具体的过程是:在说具体过程最好也要尽量交代为什么要有这个小环节,当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交代,可以做重点交代

  1、组织幼儿复习层次(二)中的随乐动作,要求幼儿合拍律动。

  2、幼儿一边观看老师动作,一边用拍手的方式将随乐动作的整套节奏型抽取出来。

  3、观看图形乐谱,进一步了解整体音响的横向(句子和段落之间)结构和纵向(声部与声部之间等)结构。

  4、结合图形乐谱,学习将随乐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

  身体动作总谱:拍头、拍肩、跺脚、拍手、右手轮流拍腿。本环节注意指导幼儿掌握好各个身体动作的衔接及右手轮流拍腿的合拍。

  5、看老师的指挥,分声部徒手身体动作总谱,为持乐器合作演奏作铺垫。

  在熟悉掌握总谱的基础上,进行分声部徒手练习,练习时重点要求幼儿互相倾听、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出心目中已初步建立的整体音响效果。

  在这一步骤中应开始学习看老师如何指挥,首先提出明确要求:"请小朋友来看老师的指挥,指挥到你,你就来做动作。"然后用手势和眼神以及体态来指挥幼儿练习,可适当的加一些语言提示,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挥动作,学习迅速准确地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6、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探索配器方案。

  7、引导幼儿持乐器练习分声部打击乐演奏。

  (1)无配乐练习。要求不能随便发出声响,要看老师的指挥方可开始演奏,培养幼儿良好的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2)持乐器看节奏谱演奏。老师一定要引导全体幼儿注意倾听,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3)加大鼓。让幼儿讨论大鼓应该加在什么地方合适,讨论后进行尝试。

  (4)在老师的帮助下,请个别幼儿指挥,集体演奏。老师可鼓励担任指挥的幼儿部分改变原定的配器方案。但是,在这一步骤中,因为已进入多声部乐器演奏,所以每次方案改变后,老师一定要引导全体幼儿注意看指挥并注意倾听,比较整体音响在结构和情趣上发生了何种变化。

  (5)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为了提高幼儿演奏的情绪,可以选几名幼儿到前面表演,其余幼儿做为乐队为其演奏。

  8、谈话,针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如:幼儿抢拍、还有不看指挥出现演奏错误以及不能整齐的开始、结束和乐器音量的控制问题等,体验相互合作的成功感。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4

  教材分析:

  《洗手帕》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幼儿较为熟悉并常能接触到的生活场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歌词内容比较简单,其中的节奏型是较容易掌握的,所选择的乐器也不复杂,所以,把它列入了我们刚刚起步的节奏乐教学,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本首歌曲最大的特点是在唱并模仿洗手帕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乐曲的强弱,疏密。用两拍时值"嗨-,嗨-"来表示"用力搓",用"嚓嚓,嚓.嚓"来表示"轻轻搓",同时让幼儿感受到了强弱与疏密的音色特点。

  活动设计分析:

  在进行第一教时学习歌曲并能根据歌曲表演简单律动后,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打击水平",对原节奏型稍作了改动,将原有的XX▏XX▏XX▏X-改为XX▏X.X▏XX▏X-,并在大鼓、铃鼓和碰铃三类乐器的基础上增添了响板,难度增加了。我们知道,"在打击乐演奏中使用整体教学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教和幼儿学的负担,让幼儿在多声部乐曲中,把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我采用了"身体动作总谱--(分声部练习)语音总谱--图形总谱"相结合并层层递进的办法,并将难点前置,对节奏型"XX▏X.X▏XX▏X-"重点进行练习,使幼儿在有趣的"洗手帕"过程中,学会了用各种乐器协调地进行合作演奏。

  活动过程分析:

  在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对班级幼儿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对教材也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力图创设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最大程度提高幼儿的打击乐水平。

  接下来我分四个部分重点讲讲第二教时进行的打击乐教学。

  第一环节,激发幼儿对节奏乐的兴趣,复习歌曲《洗手帕》。

  我以帮娃娃洗手帕带领幼儿回忆了歌曲洗手帕,并复习了简单的'律动。幼儿在我的带领下边唱边做相应的律动动作。

  第二环节,幼儿感受乐曲,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乐。

  我出示无配器的简谱总谱,提问:"你能看明白吗?""会看着这个谱子打节奏吗?"孩子们一起请出了我们现成的小乐器"手掌"进行演奏,幼儿在我的点击指挥下边唱边用拍手动作演奏。一遍结束后,我问:"今天的《洗手帕》有一个特别难洗的地方,而且这里有一个乐符宝宝以前我们没见过......"孩子们马上找到了难点,针对难点,我用"请大家一起洗这个难洗的地方。""这里还有污渍,请你们洗......""还有点脏,你们再帮忙洗洗......"进行集体,分组练习。与此同时,我有意识地让幼儿了解到这个小黑点叫"附点",如果有它跟在音符后面,这个音符要延长它本身时值的一半,还有后面音符下面的小短线音就要变短了,只有它原来的一半。

  接下来,我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为"洗手帕"打节奏,幼儿想出的有拍腿、拍头等等许多动作,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一遍一遍地按简谱总谱进行节奏练习。

  第三环节,由身体动作总谱向分声部练习的语音总谱过渡。

  针对本次节奏乐配器变化的复杂性,我想用过渡的办法将第二个难点弱化。我请幼儿根据我的要求分声部进行语音总谱的练习,如"嗨,嗨"请一位幼儿唱,"用力搓"请A、B、c组幼儿合唱,"嚓嚓嚓嚓"请A组幼儿唱,"轻轻搓"请B、c组幼儿唱,"晾起来"请全体幼儿合唱。两次练习后,我发现幼儿已经可以用乐器为《洗手帕》伴奏了。

  第四环节,由分声部练习的语音总谱过渡为乐器伴奏的图形总谱。

  "请乐器宝宝一起来唱歌吧!"我出示图形总谱,请幼儿逐一来说说哪里谁在唱歌,哪里一起唱......接下来我的要求是:请刚才唱"嗨,嗨"的幼儿敲大鼓,"用力搓"请碰铃、铃鼓、响板合奏,"嚓嚓嚓嚓"请铃鼓轮奏,"晾起来"由集体演奏。幼儿边唱,边根据我要求的配器方案,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器。

  活动后的反思:

  1、在打击乐活动中进行整体教学法比较好,这里我选用的就是它特殊方法中的两种,一种是总谱法,使用变通总谱,帮助孩子掌握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另一种是指挥法,让幼儿学会看指挥进行演奏。

  2、觉得难点较难掌握,尤其是用铃鼓来演奏有很大的难度,需要课后再次巩固。

  3、困惑:我们现在的打击乐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以模仿为主,配器方案该由老师指定还是幼儿自选呢?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5

  说课:

  《头发、肩膀、膝盖、脚》是幼儿非常熟悉的歌曲,本节活动,我采用了打击乐的形式。活动中用颜色、形状各异的卡片来代替节奏谱,运用柯达依的教学方式教授幼儿学习看谱演奏;活动通过让幼儿分组敲击乐器,培养幼儿演奏时看指挥,以及幼儿在演奏时的合作意识;通过演唱歌曲请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也要保护其他小朋友的身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幼儿认识节奏谱。

  3、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活动准备:

  一张小朋友的图片,打击乐器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幼儿认识身体器官。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

  小朋友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平时在走路、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伤害别的小朋友好吗?

  3、出示节奏谱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他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卡片的颜色和图片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颜色是一样的?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按照歌曲中的顺序将节奏谱排列。

  4、打击乐器。

  师:我们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种的小乐器,他们很想和你一起做游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

  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

  我们的图谱有不同的形状,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铃,圆形的代表砂锤,我们分组来演奏好吗?

  头发、肩膀——月牙——串铃

  膝盖、脚——圆形——砂锤

  眼睛、耳朵、鼻子、嘴——齐奏

  5、结束: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演奏。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6

  教材分析:

  《水仙花圆舞曲》是一首四三拍节奏的乐曲,轻快、俏皮,又不失优雅,具有圆舞曲的典型特点。第一、二次活动时,幼儿学习了乐曲的身体乐谱动作组合,并对乐曲进行了配器和演奏练习。以往的打击乐活动一般都是重点放在配器和演奏上,幼儿指挥练习很少。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内容主要是指导幼儿学习指挥。活动重点是指导幼儿学习指挥和看指挥演奏乐曲;难点是让幼儿在指挥和演奏时都能尽力表现出乐曲的特殊情趣。本次活动为第三课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我对乐曲的理解,我设定了以下两个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学习乐曲的指挥动作。

  2、要求幼儿在进行指挥和演奏时,都能尽力表现乐曲特殊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一幅用来帮助幼儿学习指挥用的`假想乐队排列图。(马蹄形排列,左侧为三角铁,中间为铃鼓,右侧为响木)

  2、幼儿围坐成“双马蹄形”,每个幼儿椅子下面放一种乐器。(分别为三角铁、响木、铃鼓)

  3、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接入题:“上次我们学习了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现在请小朋友看图谱,一起来演奏一遍。”这个图谱是上次活动中帮幼儿学习分声部演奏的图谱,由节奏型和相匹配的乐器组成。

  二、指导幼儿学习乐曲演奏的指挥动作。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当小指挥,你们有没有信心!”(向幼儿出示由各种乐器组成的乐队排列图,与幼儿讨论指挥方法)。

  师:“什么手势来表示所有的乐器一起演奏,什么手势表示只有左侧的三角铁演奏。”

  幼儿:示范

  2、老师总结较好的指挥手势。(如,双手从头上方向下向外划表示乐器齐奏等。)同样方法讨论空拍怎么指挥,怎么表示准备,怎么表示结束等。

  3、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看图练习指挥动作,为让幼儿更清楚的记忆指挥动作,这时老师要背对幼儿,用与幼儿相同的动作方向给幼儿提示和示范。

  4、练习几遍后,请全体幼儿看图再次练习指挥动作,体验指挥的乐趣。

  三、请幼儿练习指挥乐队演奏。

  1、请出一位自愿当小指挥的幼儿到前面,其余幼儿取出椅子下面的乐器,随音乐开始演奏。

  师:“小指挥怎样才能让演奏的人很高兴、很投入、很认真的演奏呢?”

  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小指挥要看着演奏的小朋友的眼睛,用自己的表情、眼睛提示演奏的小朋友,并且演奏的人要认真看指挥,才能演奏的准确、好听。”

  2、老师指挥大家演奏,给幼儿一个良好的示范。

  3、再请全体幼儿看假想图进行演奏练习。

  四、利用举行音乐会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演奏兴趣。

  师:“大一班小乐队要开始演出了,哪个小朋友来给我们当小指挥?”

  邀请2——3个幼儿分别当指挥,其余幼儿演奏乐器。

  五、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为让幼儿感受并表现出乐曲的轻快俏皮的特点,老师始终用眼神体态等感染幼儿,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通过学习指挥和演奏,幼儿也学习了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如何在情感上、行为上与人相协调。此外,活动中还注意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如让幼儿讨论各种指挥动作等。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7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

  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须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辨认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及姿势。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大鼓、串铃、铃鼓、碰铃、园舞板五种打击乐器,作为大班幼儿在中小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在课前我就启发幼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辨认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这首乐曲主要的节奏型是XXX,变化节奏是XXXX和XO,最后结束句的加强是XX。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些节奏型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开展的,因此把这一点作为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是:幼儿能与指挥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协调的演奏。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音乐活动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和成功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了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能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比较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操作尝试法、感受体验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教师将节奏型的图片提供给幼儿,(操作演示教具)孩子们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探索,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看懂节奏谱并能用运用身体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保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第二种是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断地感受乐曲及其节奏。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4至6岁幼儿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了,孩子们更有兴趣去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乐曲的节奏与性质。首先我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听觉,激发幼儿展开想象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性质。其次,引导幼儿运用运动觉、视觉和听觉进行节奏的感知。我将每种乐器都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大鼓--跺脚、串铃--拍手、铃鼓--拍腿、碰铃--拍肩、园舞板--拍头。(边出示教具边讲解)这种身体运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律动,让幼儿易于理解接受。最后,在集体分声部演奏时,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集体演奏的效果,体会到集体演奏的和谐与快乐。从而增强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种是启发联想法,因为音乐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活泼愉快,虽然幼儿没有到过江苏水乡,可是会令幼儿联想到其他令人兴奋愉快的事情。引导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

  这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地与幼儿之间建构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达到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着重在引导幼儿学会进行探索性实践的学习方法中进行了指导和帮助。首先,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在开始欣赏乐曲的时候借助于语言暗示“仔细听,你会想到哪些快乐的事?”创设一个安静的能使幼儿聚精会神的欣赏音乐的环境。在学习节奏型的演奏时,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操作探索环境。其次,纲要中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地参与,自由的发挥,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请幼儿自选节奏型,自己选择用什么样的身体乐器,怎样来演奏,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奏等。由于节奏型较简单,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努力和探索能从实践中得出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适宜的速度,完成教学的重点。另外,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给幼儿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能用自己的方法其尝试操作,并能观察到别人的尝试结果,这样既能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又能有利于幼儿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虚心的学习态度的养成。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程序

  教学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情感体验导入课题,伴着欢快的`兔子舞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跳舞,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谈话:“小朋友你们在跳舞的时候感到快乐吗?为什么?”幼儿可能会说“这首乐曲很欢快”“因为和老师一起跳舞”等。教师接着引导“一首快乐的乐曲会让我们想到很多快乐的事情,下面老师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活泼欢快的乐曲,名字叫《拔根芦柴花》,它会让你想到哪些快乐的事情呢?”自然地进入活动的第二部分活动展开,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包含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整欣赏乐曲。(放音乐)听完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快乐的事情。再经过提问“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引导幼儿练习2/4拍节奏地拍打。第二环节探索性操作学习节奏型,在这个环节中我边播放音乐边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自由选择节奏型进行练习,在这里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己身体的小乐器,如手、脚、腿等进行节奏练习,比如这一小节(出示节奏型示范)。教师提示幼儿尝试拍打每一组节奏型,在探索中掌握这几种节奏型的演奏。然后,教师将幼儿自由练习的节奏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节奏谱,根据节奏谱看老师的指挥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第三环节是运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教师用语言引导:“刚才小朋友是从身体由下到上用了脚、腿、肩、头、手来演奏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打击乐器,咱们将这些乐器的声音由低到高的排排队,换成用打击乐器演奏好吗?”幼儿通过自由探索熟悉各种乐器的特点选出相应的乐器,在节奏谱上教师也将乐器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并请幼儿根据自己所选的乐器分组坐好,看指挥进行练习。教师用指挥来提示幼儿掌握好速度,明确哪一部分该自己演奏了,哪一部分是同伴该演奏的。在集体演奏中我会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和反映,有针对性地请对节奏感知较好的幼儿进行指挥尝试,目的是满足能力强的幼儿的需要让他们有突破性得发展。第三部分结束,教师在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同时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并和幼儿一起跳,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幼儿园打击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说课稿(精选15篇)02-21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12-30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说课稿含反思06-09

幼儿园教案:幼儿打击乐07-05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教案10-23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10-01

《打击乐拔根芦柴花》幼儿大班说课稿(通用6篇)04-07

幼儿园教案打击乐(通用25篇)03-24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9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