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

时间:2022-11-01 10:36:07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学习对大家来说都非常重要,不过,学习也是讲究方法的,那么,应该怎样学习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

  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古代诗歌中,我们常常流连忘返,驻足赞叹:诗歌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因此,了解诗歌写景状物特点,是把握写景诗内容的重要前提,古代诗歌常用的写景状物方法有:

  一 、各种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中,借代、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重视。在分析鉴赏时,必须把握修辞效果。因此学生不但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且能说明作用。如比喻是为了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反问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

  二 、衬托对比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三 、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四 、虚实结合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虚”主要包括:

  (1)神仙鬼怪和梦境,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

  (2)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3)设想未来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别后之景。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行人”想象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 、声色结合,绘形绘色

  诗歌中把声音和色彩相结合,构成活泼且又绚丽的一幅幅画面,景物如在眼前,富有生活气息。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诗中前两句绘形绘色,运用色彩美,展现了一幅美丽图画:红红花瓣上带着隔夜雨滴,碧绿的柳丝在早晨轻烟中更是迷人可爱。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六 、观察角度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七 、白描工笔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那么,白描法绘景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绘景的语言要朴素、简洁,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二是景物描写鲜明、准确,它要求的是既简洁,又传神。

  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管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构造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此外,景物描写诗还从多种感官出发,运用侧面描写,对景物展开描述,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从触觉、视觉、听觉出发,表现夜雪之大。

  写景状物是诗人借以表现心境的媒介,因此,掌握这些手法对同学们理解诗歌内容,提升鉴赏水平有很大帮助。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同学们关注这些手法的运用,进而提升同学们阅读、分析诗歌的能力。

  诗歌景物描写赏析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写景特点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语言、赏技巧。我们平时做古典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也见到这样一类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析。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3)请简析本诗的写景特点。

  (4)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5)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春色的?

  (6)试从“静”“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以上问题问法不同,但无论开放还是限制都是要求对古典诗歌写景特色做赏析。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也强调了写景在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人是通过写景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既然写景在创作时重要,那么在鉴赏时也很重要,究竟该如何去鉴赏诗

  歌的写景特色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五个鉴赏的角度: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四、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留下了如“一字师”的佳话,“推敲”的故事,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

  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诗歌景物描写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景物的教案02-04

学习方法心得总结12-09

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03-07

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08-05

c语言学习方法08-08

英语学习方法有哪些09-08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08-10

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哪些03-25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