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小故事——焦急的奶奶

时间:2017-09-29 幼儿保育 我要投稿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不管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外出活动时,孩子们尽管活跃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也会产生事故。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如何能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成为了我们教师思考的关键。

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开学第一天,依据派出所的相关安全知识宣传要求,往往都会在幼儿园内做好及时的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平常的晨间谈话、放学前小结谈话活动是不够的。今年,我们开设了“巧嘴巴”广播,安全第一课就是由小广播进行传达的,对于这个新鲜的传达方式,孩子们显得很高兴也很投入,比起以往的教师面对面口述,效果来的相对好了很多。在后来的几期里,主持人通过小故事的方式,生动且蕴含寓意地传达了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安全小常识,聆听故事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活动,把安全知识运用小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浅显易懂,也不会显得单调而生硬,帮助孩子记住。

幼儿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是警钟长鸣。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做操、如厕、喝水等一系列常规事情起初培养的时候,我们的心与孩子们的动作几乎是悬在一线上的。我们更多的是言语去“指责”孩子:“小心一点,怎么又撞到了?说过的上厕所不能跑”等等的话,孩子们记不住也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_@我是分割线@_@

我作为新教师,对于这方面的经验是很缺乏的,因为我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正确引导孩子记住安全小常识。虽然每天的晨间谈话,放学小结都有带过安全小知识的重申,可是收效甚微。前几天放学的时候,一个平常很早接送的孩子突然晚了,我也很纳闷,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晚接的孩子也显得有点等不及了,眼睛一直张望着门口,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他的奶奶才姗姗来迟,一看到我就跟我说:“老师啊,今天不是我故意晚接的,是这个小孩子啊,要是四点准时出幼儿园门口,他老是到门口的摊位上购买不同的小零食,我跟说吃了肚子痛的,不干净,他怎么也听不进去,还是缠着要买,所以我索性来晚一点,等那些小贩都走的差不多了,我再来接,这样就买不了东西了。”听着孩子奶奶的怨声载道,我也“批评”了孩子几句:“奶奶赚钱很辛苦的,而且老师经常说,门口的东西不能买,因为他们不卫生,吃了很容易肚子痛的,小耳朵没听进去呀。”后来的接送里,果然如她奶奶所说,她每次都等到晚了才来接,可是我想越是这样,孩子对门口的东西越是感兴趣,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各位前辈教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很困惑也很无奈,我不知道该找怎么样恰当的契机作为切入点去正确引导孩子,在饮食安全方面把好关。我把这个疑问提炼出来,共同探讨。我们都是一样的,在安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的头等重任,一切基于安全之上,安全关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