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评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学习《指南》有感

时间:2017-11-09 幼儿保育 我要投稿
上周三,我们中班教研组一起学习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二章 的内容,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保教工作善。

在解读这章的最后五条关于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内容方面,令我体会颇多。评价孩子不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也不是幼儿发展报告册上写几句表扬鼓励的话,评价孩子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以幼儿实际情况为前提,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显然评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教师的评价,会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快乐,增强信心和力量;教师的评价,会让孩子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的评价,会推动孩子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领域。那么作为老师,该怎样评价孩子,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呢?我想,除了日常观察记录外,变单一为多元评价,将是一条蹊径。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往往较单一,我们应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因人、因时、因境而异,广辟蹊径,从一元化的藩蓠中解脱出来,采用更多符合生活实际和孩子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方法,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做有针对性、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使孩子多方面把握自己的现状,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

1、 以“口”为主的评价

教师通过语言实事求是地评价孩子,首先在肯定孩子表现时,应“显山露水”。评价时,我们应努力调整自己的评价视角,多赞亮点,少挑毛病,真诚地对孩子进行评价。

@_@我是分割线@_@

其次,面对孩子的不足时,应“藏而不露”。运用委婉的鼓励评价,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2、 以“笔”为主的评价

用红笔画五角星是教师给孩子作品最多的评价,孩子会根据作品上五角星的多少来感受老师对自己及作品的评价。根据孩子在园表现如:吃饭、午睡、整理、规则意识等,与孩子共同设计一些可爱的评价图,并在实际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评价或让孩子自主评价。

3、 以“展”为主的评价

孩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会有许多作品和积累,作业本,手工作品、图画等,为幼儿开辟一个展区将孩子作品进行展出,供孩子互相欣赏评价,通过互相观察,寻找对方的“亮点”让孩子感受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喜悦,也品尝随心所欲带来的苦涩。

4、 以“奖”为主的评价

给孩子发奖品,给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评价:奖状、精美的贴纸,糖果等物质奖励;给孩子一个拥抱,竖起大拇指,微笑等精神奖励,都会润泽孩子的心田,对孩子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财富。

评价孩子是有学问的,多元评价能让孩子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但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指南》内容要求,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使幼儿感到舒适自然,没有压力,要避免用同一标准对不同的孩子进行评价,应承认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对孩子进行适宜的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促使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