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保教指南》谈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

时间:2017-01-22 幼儿保育 我要投稿
做为一名新教师,我觉得对专业的认识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正好趁这次和大家一起学习《保教指南》的机会,好好学习,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我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重点学习了第一章的课程管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第七条:“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我在这儿就以它为镜,反思我在“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的这一教育行为。

其实,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特别在一些集体活动中,由于不同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于是出现时间浪费和等待的现象:大家排着一列长队,等着老师把体育器械一样一样的发到孩子的手中;全班幼儿等着老师去制止那个正在闹着玩的幼儿安静下来,再接着讲刚刚中断的故事;午睡过后先穿好衣服的孩子们坐在位置上等着全班孩子都穿好,然后才能等到老师分发点心,如果谁坐得不好,老师就得停下来组织,等到没有声音才继续下一环节的活动,放学回家之前整理着装,还要帮一大堆的孩子整理衣服和鞋子等等等….

在我平时的工作中,还真的是有这种让孩子消极等待的时候,就如在让孩子们做数学作业的活动中,每次有个别动作快的孩子一会儿就做好了(周家乐每次都是第一个),拿着作业本就要上交给我改,我为了维护整个活动的秩序,就让孩子排好对一个一个改作业,但是一下子功夫,队伍就排的老长,也就避免不了吵闹唧唧喳喳的声音,而改完作业的小朋友回了位置后更容易影响没有做完作业的孩子,而且还时常会听到“老师他在动黑板、老师他打我…..各种声音交杂在一起。

@_@我是分割线@_@


孩子在园就这么八个小时,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怎样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在园的八小时过得更充实更有价值。细细反思起来,我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欠考虑。就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为了集体活动的有序性,统一了孩子们的行为,在这个时间段里,导致时间上的隐性浪费和孩子们的消极等待。其实孩子是活泼好动的,我们也非常的清楚,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排着队等着我批改作业那真的很无聊!其实,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环节之间的“时间差”,打破以往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先让完成的孩子自由选择区角分散活动,这样既不会在座位上影响别的孩子,也让他们减少了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另外,在等待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法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使消极等待变为积极等待。

总之《指南》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学透的,只有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才能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吧!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确实如此,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理念,才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