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学策略专题研修后感

时间:2017-06-16 常用资料 我要投稿
10月16日——10月18日,我们一行6人有幸参加了上海华师大举办的“第二届幼儿园音乐、美术教学策略专题研修班”的学习。短短三天的学习,让我们收获良多、感悟良多。

16日一早出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顺利地抵达了研修地点,来不及休息整理,拎着行李箱,直接就开始了第一天的研修内容。这一天,我们观摩了两个美术活动,两个音乐活动,还听了一个关于美术教学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大班美术活动《月亮的味道》。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还以为是语言活动呢,因为有一个有名的绘本就叫《月亮的味道》。可仔细一看,原来是美术活动,这就让我对它特别感兴趣。活动以一个叠罗汉的游戏串联,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掌握各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将它画下来,并把画好的小动物剪下来,以叠罗汉的方式展示到黑板上,比一比哪一组的叠得高,更快碰到月亮。最后教师还简单介绍了绘本《月亮的味道》,建议幼儿去阅读。这样一个美术活动设计非常新颖,虽然它的目标要求很简单,只是让幼儿大胆画出单个动物造型。但她采用游戏性的方式,却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并且,她给我们如何将绘本和美术教学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模式,为我们美术和绘本相融合的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使我们豁然开朗。

第二天的培训内容里,有我此行最感兴趣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和讲座。之前看到很多老师参加奥尔夫的相关培训后,对音乐教学都有很独特的想法,所以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想亲身体会一下奥尔夫教学的魅力。

这次的奥尔夫课程是由上海一个奥尔夫专业小组负责的,主讲的叶婷老师年纪轻轻,却是奥地利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尔夫学院的认证教师。有在国外幼儿园的执教经验,在国内专业推广奥尔夫音乐教学也已经好几年了。她一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就给人一种充满热情、充满活力的感觉。而这样的活力也让下午昏昏欲睡的我们精神为之一振。纷纷打起精神专注地听起课来。

叶老师先是为我们做一个关于奥尔夫教学实践与理论概述的讲座,但与其说是讲座,或许说是一次游戏更合适。因为叶老师完全不是以枯燥的报告形式来阐述奥尔夫,而是通过一个个游戏让我们亲身体会到奥尔夫的精神和魅力。她让我们一起演唱,从齐唱到分声部演唱,体会到奥尔夫的实践性、协作性;选择各名族最富特色的音乐,体现奥尔夫的原本性、本土性;让老师们自由选择乐器,自由表现音乐,体现奥尔夫的即兴性、创造性。

在培训中,有需要老师们一起协助表演的内容,一开始,大家都很拘束,放不开,声音很轻,动作也不大。但在叶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不知不觉地都投入进来了,慢慢地声音响了、动作大了,表情丰富了,大家都兴奋、活跃起来,午后的困倦一扫而光,却多了洒脱,多了新的东西,多了自信。所以,她告诉我,奥尔夫,是自信。

在不管是打击乐活动,还是唱歌、舞蹈活动,在一个大的框架下,总有一大片空间是属于活动的参与者。你可以自由地去选择节奏,选择打节奏的动作组合,选择乐器,还可以自己去编舞蹈的动作,选择和谁合作……所以,她告诉我,奥尔夫,是自主地创作。

在一个集体的舞蹈中,自由表现的时候,会有分组的活动,每组要想出几种不一样的动作,依次来表现。那么,这几种动作哪里来呢?按什么样的顺序呢?这就需要每人想一个,大家一起商量,最后确定用哪几个动作,先表演哪一个。所以,她告诉我,奥尔夫,是协作。

参与的人不一样,对作品的理解会有所异同,表达的方式也更是多姿多彩。比如,一个舞蹈活动,参与者会通过模仿、练习,熟悉音乐的旋律、结构,学会了共同的、大家都一样的动作,那还有一部分是需要自己去想象、表现的。当这些事情做完之后,一个新的作品就会诞生,当然,这个作品可能不是很好的,不是很专业的,不是惊世骇俗的,然而,却是独特的。因为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是参与者学习、理解、演绎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动作、节奏、思维等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所以,她告诉我,奥尔夫,是过程。

能自己表达自己的东西,参与的人当然会很有兴趣。在教育活动中,每一次都是新鲜的,都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参与的人,如果要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就一定要集中精力,积极地调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及想象、记忆、思维等等。所以,在奥尔夫的艺术活动中,参与者是全身心投入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那么对于教师应该做什么呢?除了对音乐的驾驭之外,创造更加重要。就像意大利专家Andrea教授所讲的:教师必须学会创作更多的东西才能引导孩子去创作。

在叶老师随后开展的奥尔夫音乐活动《一起来SHAKE吧》中,更是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奥尔夫的协作性与创造性。SHAKE就是摇摆、抖动的意思。叶老师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律动、舞蹈等,让幼儿自己选择、把玩,从而认识了奥尔夫乐器中的各种散响类乐器(SHAKE乐器),让孩子们创造性地让自己的全身摇摆、抖动起来。从而训练了小肢体与大肢体结合的控制与松弛运动。活动中孩子

不管是之前与教师的互动活动还是之后的教学活动,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奥尔夫教学中的老师并不总是领导者,孩子也不是听众和被动学习,需要时刻地进行互动和角色转换,老师只是引导一个方向,孩子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与大家分享,人人都可以做带领者。一个游戏,老师引出最初的玩法,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加入自己的创意,最后游戏变得很丰富了。新的内容不断产生,每一次上课都可能有新的火花产生,每一次都可能比原来的更好。所以教奥尔夫会越教越开心,越教越轻松。

在平时的教学中,其实孩子是我们的点子库,当我们教课或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会想出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东西,有的时候是令人惊叹的好。而且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用他们最真的反应来告诉你好玩或是不好玩。从而让老师可以调整更加适合的引导方式。

所以,叶老师的培训,给我最深的体会是,让我们在孩子面前少一些自大,多一些聆听,在互动之间一定会领悟到教学的真谛------以孩子为中心。那么,我们的教学一定会自然、亲切、生动!

这次的研修学习,让我聆听了智慧的声音,感悟了教学的精彩。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天,却也收获很多,感觉思路开阔了起来。同时,我也在思考:自己如何将学到的东西加以消化,与我们幼儿园的实际相结合来进行实践操作?如何将学到的先进理念、想法,落实到平常的教学中?这些都需要我继续不断地摸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