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省优质展示活动后的思考

时间:2017-06-16 常用资料 我要投稿
随着《纲要》如火如荼的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已经成为幼儿教师们又一追捧的内容,使得学习成为幼儿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上周,与同事赶往苏州观摩省优质展示活动,周联老师的综合活动《路路通》,更好的向我们诠释着这一新的标杆。

一、创设了探究的氛围

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教师整个活动中没有以“教”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幼儿的“探”为活动主要形式。如在第一次铺路时,教师摒弃“示范”的传统模式,只是交代了操作目的和要求,就让幼儿着手当建筑工人了,当然,没有经过启发和得到形象感知的工程是做不好的,所以,四人一小组的建筑队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样的结果反而激发了孩子们再次探索和尝试的欲望,在接下来的小组尝试中,孩子们更会以理性的旁观者身份去思考自己刚才的哪个环节出现了失误,这样的“示范置后”的方法,既让幼儿有自由的空间,又让幼儿有着失败后思考的余地。

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孩子们在探索铺路过程中的失误很多,但这样的失误离正确答案也只有一线之隔,所以周老师没有加以左右干涉,即使发现方向偏差、路段错误,只是用质疑的方式再次把问题留给孩子,如“继续这样铺过去可以吗?”“还可以怎么调整?”等问题,而孩子们也没有因为错误而依赖老师的帮助,还是不断地思考、调整、尝试。

三、活动材料的游戏化。

虽然本次活动的操作材料只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硬纸板,但是,以“铺”的形式进行材料的操作与幼儿生活中的拼图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是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又一途径。其次,第二环节操作难度的逐步增加,犹如给“铺路工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孩子们在第一环节操作中得到了收获,激发了他们再次挑战难度的兴趣。

综上所思,在引导幼儿探究学习的时候,应该做到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选择探究内容,使之贴近幼儿生活,能够依据探究目标为幼儿提供具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并努力创设宽松的探究氛围。做到这样的引导方式,我们离幼儿真正的自主学习就不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