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17-08-22 经验论文 我要投稿
  
  [摘要]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是指幼儿在集体中,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平等、独立、自愿结合、互助互惠横向的友好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通过这种同伴交往所形成的同伴关系与同伴经验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需要,对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对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后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就是同伴。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作用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者的立场看来,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团结合作。
  
  一、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者的立场看来,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团结合作。幼儿园的孩子们随着情绪的稳定和依恋的转移,他们对同伴的需要越发明显,由于孩子们的性格、兴趣取向、现有能力、心理需求等差异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交友模式。归纳一下大致分为四类:专一型、受欢迎型、攻击型、忽略型。专一型儿童比较依恋固定的玩伴,兴趣取向、认识判断等行为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受欢迎型儿童往往乐于接受同伴的请求或共同游戏的邀请,这一型的孩子很少带有攻击性行为,在同伴间的人气很旺。攻击型儿童性格暴躁,爱打人、骂人,破坏别人的活动;忽略型儿童胆小、怯懦,不愿加小朋友的活动,也不去攻击别人,但小朋友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存在。后两种交往类型的孩子就是不善于交往、交往手段不恰当的孩子。
  
  (一)幼儿集体生活中同伴关系现状分析
  
  1.同伴交往中幼儿存在着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骂人、打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损坏别人的活动成果等。攻击性强的孩子非但不能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反而增添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其他幼儿产生了回避、拒绝的心理。随着道德感的发展,他们不喜欢和那些在他们看来“干坏事儿”的“坏孩子”玩。
  
  2.幼儿在合作性游戏中总会因规则不统一、角色分配不称心、玩具使用不合理等诸原因而发生矛盾、冲突与对抗。
  
  3.孩子们活动时都喜欢和那些能力强的幼儿在一起,因为他们能促进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能力差的孩子在活动中非但不能出谋划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有时甚至显得笨手笨脚,故此遭到同伴的“排斥”。
  
  4.在幼儿时期幼儿普遍存有爱美倾向。干净、漂亮能迅速吸引对方,使交往的对方产生亲近感。反之,如果幼儿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穿着不够整洁,则遭到排斥。
  
  5.随着现代化住房单元结构的普及,有的孩子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基本是独自一人玩,与那些在家仍有良好的同伴交往条件的孩子相比,交往技能得不到锻炼。
  
  6.不同家庭结构给予幼儿交往经验上的差异性,家长的抚养方式,过度包办,使幼儿的交往实践得不到锻炼,导致幼儿间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7.当前在儿童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世总是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就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二)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分析
  
  引起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包括幼儿先天素质和自身心理的发展,家庭、生活环境、托幼机构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场所,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方法、家庭人际环境及家庭结构对幼儿的人际交往的影响特别重要。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法(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对幼儿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心理问题的发生。如有的家长往往对独生子女处处包办代替,限制他们活动的范围和机会,使孩子很少获得待人接物的经验。
  
  在家庭结构中,父母的离异或不和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在没有双亲或虽有双亲却没有爱的家庭中,孩子常因缺乏爱而不能有正常的安定情绪。由丧失感、挫折感、不安全感等引发的欲求不满,使他们形成了攻击、破坏的行为习惯,或是自卑、自闭、孤僻的性格,这对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生活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在城市化运动中,人们单元化的居住环境窄化了幼儿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幼儿同伴间的自由活动,也给幼儿的交往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现代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使过去那种由不同年龄的孩子组成的游戏团体解体了,从而导致了他们游戏交往方式的改变。
  
  3.托幼机构的影响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较正规地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幼儿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爱抚、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甚至经常冷落或者惩罚幼儿,这会使幼儿在心理上造成压力,产生不安全感,进而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甚至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等交往特征。
  
  4.社会的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复杂原因,教师对儿童人际关系这一维度上的心理健康判断标准重视得不够。在长期的习惯思维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幼儿的平等、自由的交往活动。在当今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儿童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环境,而幼儿的所有社会意识都不是只通过说教就能掌握的,只有在与其他孩子一起进行的交往和游戏活动中,才能真正体会,真正理解,真正学到并能在生活中适时有效地应用之。
  
  5.幼儿自身原因
  
  交往是孩子的基本需要,它能有力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长的过多限制,已经影响了孩子的自主交往,致使不少孩子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幼儿自由交往的时间有限,提供的材料单调,幼儿兴趣不强。有些老师又因为担心幼儿同伴交往增多,矛盾也会增多,控制和干涉较多,不敢放手,缺乏让孩子交往的冬季和方法。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交往的原因
  
  二、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交往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孩子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我们必须创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通过与人接触学习一定的交往技巧,积累一定的交往经验,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发展交往能力。
  
  1、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面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运用微笑,请求表示邀请等,从而尝试自己学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并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进行调整。使之不断巩固、熟练、恰当。另外,幼儿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而学习。运用一下新的社交手段,从而丰富了自身的社交行为。同伴关系中,交往双方都处于平等地位,需要幼儿特别关注对方的反应和态度。同时提高自己行为的表现,以保证顺利交流,从而更能锻炼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同伴的反馈往往非常直接而坦率,你做出的友好、合作、分享等积极行为,同伴便相应的做出肯定的反应。而如果你做出独占、抢夺、打人等消极行为,则同伴相应做出否定、拒绝、讨厌的反应。这种丰富、直接的反应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对幼儿情感起积极促进作用。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使自己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经常表现出更多的、更明显的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的交流,并且能更放松、更自主地投入各种活动。并且不少研究也都发现,当幼儿处于困境,比如有危险的情境时,同伴的帮助往往使其摆脱困境,情绪恢复平静、愉快。
  
  3、学前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孩子带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会做出各不相同的具体表现,即使面对同样的玩具,也可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可见同伴交往可为幼儿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
  
  幼儿常在一起探索问题,这些都是非常有助于幼儿丰富知识,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伴交往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作用,同伴交往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对照标准。例如:中班幼儿已经能够将自己与同伴作简单的对比,他们常常会对另一个幼儿说:“我比你快”或者“我画的比你好“等等。同伴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使幼儿更好的认识自己。同时,与同伴交往中发出不同的行为,往往会遭到同伴的不同反应,如:打人常招来同伴的逃避、厌恶,而微笑则会换回友好,从同伴的不同反应中,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行为的好与不好,又可以认识到自己行为与他人的关系,并从中进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所以,同伴交往尤其是同伴的反应,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的调节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从选择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我会把所学用到工作中,真正为幼教事业做贡献。
  
                                                     寿光市岔河中心社区幼儿园    李琳琳
 
  参考文献
  
  [1]万迪人.现代幼儿教师素养新论[M].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凯红.幼儿教师的心理调适刍议[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09)
  
  [3]步社民.幼教职业的德性支撑[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09)
  
  [4]李焕稳.教师对幼儿“视而不见”的原因探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5]刘俐敏.谈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着力点[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08)
  
  [6]傅维利.师德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