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学习:幼儿园学习诗歌活动的组织策略

时间:2017-08-22 经验论文 我要投稿
在不同类型的诗歌学习活动中,学习诗歌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主要类型,活动的一般流程是:欣赏阶段——理解记忆阶段——情感的深层体验阶段——迁移经验阶段,这些阶段只是相对而言,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利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学习效益。

(一)欣赏阶段——帮助整体感受

欣赏阶段是带领幼儿进入诗歌的学习状态,进行整体感受。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进入方式,一般进入方式有:

创设情境进入

有些诗歌学习中,可以利用情境帮助幼儿回顾原有的经验来进入,如:

1、引发讨论歌有关的话题;

2、依据诗歌内容讲述一个简单故事;

3、讨论图谱提供的诗歌线索;等

调动提取幼儿的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进入下阶段学习。接着让幼儿倾听诗歌,初步感受诗歌。

倾听朗诵进入

有些诗歌的学习中,可以直接让幼儿倾听诗歌了解内容,朗诵呈现方式有:

1、教师朗诵不配音乐和图谱;

2、教师朗诵只配音乐或图谱;

3、教师朗诵同时匹配音乐和图谱;

4、提供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声音,音乐,图画等)。

这几种不同的朗诵进入方式对幼儿的学习要求是有差异的,对教师本人的组织能力也有不同要求,要根据不同诗歌来选择倾听的具体方式,不要让音乐与图谱在幼儿初步感受时成为干扰,尽量让幼儿对诗歌内容有整体感受。

欣赏阶段是早期感受阶段,不论利用哪种方式进入,都不宜时间过长,欣赏诗歌2—3遍即可,同时,提问也不宜太多,如果刚听过诗歌1—2遍就不停提问内容,会让幼儿忙于猜测,容易造成学习疲劳。

(二)理解记忆阶段

理解记忆阶段是学习诗歌的主要部分,理解与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诗歌学习中适当的记忆是必需的,但不应以记忆为目的,幼儿在不断熟悉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自然就会记忆内容。在理解记忆阶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支持幼儿的学习。

1,理解记忆的支持——教师的示范朗读

教师自身语言感染力在诗歌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幼儿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朗诵来体会的。教师如何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传递给幼儿,也是通过示范朗读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理解内容,规范自己的朗读,尽量展现语言的艺术美,帮助幼儿体验诗歌的情绪情感。

当然,由于教师之间语言感染力的个体差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借助必要的方法(如;听录音朗读等),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朗诵资源。

2,理解记忆的支持——图谱的运用(包括图画、图谱、电脑动画等

(1) 图谱的选择

适当的图谱运用是对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的有效支持。图谱可以降低认知难度,将记忆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操作化。图谱就是幼儿的阅读文本,倾听诗歌之后,通过图谱的阅读,可以让幼儿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通道参与活动。

图谱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一般有图画式和图配文式。

l 图画式

以图画为主,按照诗歌的内容进行合理组合,可以将诗歌内容直接画在背景图上或用活动的小图片粘贴在背景图上。图画式要注意背景图给幼儿带来的审美感受,尽量用画面展现诗歌的美丽画卷。

l 图配文式

将诗歌中关键内容进行抽取,配以简单文字或符号,呈现出结构化的诗歌阅读文本,可以帮助幼儿有效整理诗歌内容及诗歌结构。这种图谱是图文阅读向文字阅读的良好过渡,能有效降低幼儿记忆的难度,但由于结构性强,更适合中、大班的幼儿,对感受诗歌的文字结构也有良好帮助。

(2) 图谱的利用

l 关注图谱的内部顺序

根据诗歌的内容设计图谱时,要考虑将图谱的内部顺序与内容匹配,让图谱线索与

幼儿的记忆忆线索一致,可以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为感受与体验诗歌提供良好空间。可采用从左到右(或右到左),从上到下(或下到上),从里到外(或外到里)等方式来设计图谱。

l 关注小图与大图的综合利用

集体学习时经常使用的是大图,让幼儿共同观察,共同学习。但是,由于幼儿之间个体差异以及具体诗歌的难易差异,有些诗歌学习时仅仅使用大图是不够的,可以借助人手一份的小图谱来满足集体教学中个别化学习的需求。小图的运用可以在集体学习的情境中,提供个体自我学习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我观察来学习,便于幼儿自己调整学习节奏,适应不同孩子的学习节律。

3,理解记忆的支持——朗读念诵

在诗歌的理解记忆中,朗读念诵是不可或缺的,合适的朗读方式和朗读遍数是理解记忆的有效支持。朗读过少,会让幼儿无法理解记忆内容;朗读过多,会让幼儿感到疲劳枯燥。一般来说一首诗歌的整体朗读遍数适宜在4——6遍。朗读中应注意朗读方式的变化,不能一遍遍采用同样的方式机械练习,朗诵之间要有变化,可以采用:

看图谱变化朗诵(看完整图谱,看部分图,看小图等);

位置变化朗诵(站着,坐着,表演等);

人员变化朗诵(小组,男女,师幼接读等);等等

依据诗歌的差异,考虑不同的朗读方式,支持幼儿的学习。

(三)情感的深层体验阶段

这个阶段是学习进程中的深入过程,与理解记忆阶段是一体的,当幼儿对诗歌熟悉后,就逐步进入深层体验阶段。理解诗歌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熟悉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才能有深入的情感体验,同时,有了深入的情感体验会更加促进对诗歌的理解。

诗歌学习活动是一种文学的艺术审美活动,应关注个体情感体验的审美性。活动中幼儿通过整体的氛围感受诗歌意境,通过多次变化的朗诵逐步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支持为幼儿的情感体验提供帮助:

1,利用提问提升感受

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诗歌内容提问(为什么说……?),了解幼儿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进行重点感受;在对诗歌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后,根据体验差异性提问(你喜欢哪一句?你对哪一句有问题?)等,通过不同幼儿感受的差异性来引导体验诗歌的情感。

2,提供自由朗诵的机会

幼儿对诗歌的感受以及学习速度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在集体朗诵的状态中很难

体现。在集体学习的同时,提供一小段时间让幼儿进行自由的个别练习,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朗诵方式感受诗歌,进行自我学习与体验。但提供这种方式时,要考虑幼儿是否有类似的习惯与经验。

3,利用朗诵音速变化来感受

念诵声音的差异可以体现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以及对诗歌的深层理解。只有对诗歌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幼儿才能用适当的声音表现对诗歌的感受。老师一般要求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诵,但对于幼儿来说,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呢?“好听”这一名词显然对有些幼儿来说比较抽象。要将“好听”具体化,让他们了解通过语音(轻重)、语速(快慢)的变化可以让声音变得好听,通过语音、语速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体验。

帮助幼儿感受是逐步进行的,在具体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聆听高质量的示范朗读,听录音中其他小朋友、成人或听教师现场朗读等等,和幼儿共同讨论朗诵时声音变化带来的感受,让幼儿尝试不同念诵方式带来的感受差异。

(四)迁移经验阶段

迁移经验更多是在日常活动中体现,一些诗歌学习活动也可以利用简单彷编来进行迁移,有些仿编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有些诗歌可以替换某个词体现诗歌的画面变化;有些诗歌可以变换部分词句,有些诗歌可以对原有诗歌的结构部分变动,让诗歌出现新的内容。由于幼儿语言经验的有限,简单彷编不能破坏原有诗歌的结构,幼儿想象的内容也不能是随意的,要符合诗歌的语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