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尊重的爱孩子

时间:2017-08-22 经验论文 我要投稿
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有赏识、有尊重的教育,即爱的教育。而爱又是一个很博大、很具内涵的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作为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幼儿园教师和父母,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爱孩子,并使孩子们能在这种健康的、和谐的爱的环境中智慧地发展、快乐地成长,这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本文笔者就多年教学经验谈点粗浅认识。

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公平的去爱

理解、尊重是爱的前提和基础,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源泉和保证。无论家庭、学校,都要竭尽所能地为孩子营造公正、平等、有尊重的教育环境,保证孩子在人格上与成人平等,处在不同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孩子有同等的人格待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原因侵犯孩子人格的事无处不在,如:家庭事务中,很少有人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平起平坐与孩子商量着制定规则,民主、科学地寻求解决问题办法者更是凤毛麟角,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长辈的指令,甚至是武力征服;同一个班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教师总是有意无意的偏爱那些聪明的、能力强的、长得漂亮的孩子,忽视或歧视能力差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行为顽劣或有缺陷的学生。

所以,作为家长,要真正地爱孩子,就应该摒弃成人的权威,拥有一颗平等的、尊重的心,拿孩子当“人”看。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在人格上绝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与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需要有同等的待遇,渴望被尊重和关注。

@_@我是分割线@_@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要给于充足的时间,让其冷静反思、自觉改错,训斥和动武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当孩子情绪不佳,焦虑或急躁时,要允许他们有自己发泄的方式,然后耐心疏导,使其情感有所依托;当孩子高兴的时候,要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鞭策。

作为教师,承认并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大概是最好的尊重孩子人格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为他们提供发展和展示的平台。工作中能真正以高尚的师德、平等的师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以持久而深厚的职业精神给予每一个孩子多方面的引导、支持和鼓励。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对孩子一视同仁、不暴躁、不歧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健康的教育环境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急切需求。

二、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有节制的爱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是指不仅要关注孩子每个年龄段一般的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充分重视发展“最佳期”的教育,它是科学施教的开始。

但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今社会,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孩子被多个长辈争宠,孩子无节制、无约束的向大人提要求、提愿望,成人出于疼爱往往也无选择、无克制的一味满足。这样娇生惯养的孩子生活、学习中,懒散、消极、不懂得珍惜,肆意浪费;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狭隘、妒忌,经受不了挫折和困难;情感上漠视他人的关爱和付出,不知回报,视其为理所当然。其实,所有这些并不是孩子的错,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懒惰的。这就是大人们不尊重孩子年龄特点,漠视教育最佳期,无节制、无原则溺爱的结果。当孩子丫丫学语,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幻想,想亲自试试、做做时,家长们或低估孩子的能力,或漠视孩子的愿望,凡事包办代替,一味盲目满足;当孩子已经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懒于动手时,却焦急、抱怨、训斥,甚至打骂,最终导致孩子在性格上形成无法弥补的缺陷。

有人曾问过专门研究独生子女成长问题的心理专家:“现代父母到底欠孩子什么?”专家的回答耐人寻味:“什么也不欠,就只欠把好的道德品质给子女,把有尊重有节制的爱给孩子。”

@_@我是分割线@_@

三、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要求的爱

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家,自古就有百事孝为先的古训,而中国人所崇尚的“孝”,归根结底是一种感恩思想,感恩父母的艰辛养育,感恩老师的辛勤栽培,感恩社会和谐进步。所以,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从小培养孩子基本的感恩思想和行为,树立不劳而获、漠视他人奉献者耻的信念。

当然,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不单单是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亲人,更是对每一位有恩与自己的人的回报,包括长大后对工作的敬业,对社会的责任,对生命的珍爱等等。因而,父母、老师所给予孩子的爱不光是让他们能淋漓尽致地感受到,同时还要求有所回报和等待,即“有要求的爱”。

所以,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们,就应该认真、及时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把自己当成孩子亲人、长辈、老师的同时,还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伙伴、朋友,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思想,科学、合理的引导孩子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爱心、孝心、责任心的人。在这种日积月累的用心观察和引导中,不断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提高享受民主和自由的能力,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和习惯,渐渐地孩子会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此时,我们所给予孩子的爱才能被尊重和重视。

黄维仁博士在《爱的秘诀》一书中这样说:“光有爱的动机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好的方法,爱是需要学习的”。的确,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技巧。只有我们不断的学习,积极坚持正确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才能真正品尝到生活的自由、快乐和幸福,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