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题报告:区域性体育活动

时间:2017-07-20 评语寄语 我要投稿
一、问题的提出:  《纲要》中就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明确提出既要重视幼儿的运动兴趣,又要在凸现幼儿活动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这一观念的提出,向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发起冲击。长期以来,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存在两种倾向,“运动教学为主”和“运动兴趣的培养”。导致这两种倾向直接原因之一既是体育教育目标失衡造成的,而经过有目的的试验控制是有可能重新定位,找到二者的结合点,由此提出了新的体育运动模式——幼儿区域性体育活动。

  二、研究内容

  探索试验设计各种情景化区域活动与幼儿的活动兴趣、运动风格、运动技能之间的关系,以验证幼儿区域性体育活动能否激发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重点定位:
  1、探索区域活动中那些情景化创设及活动材料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运动主体性。
  2、研究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教师组织应答策略。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
  2、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幼儿园 同级三班幼儿,二班为对照班。并随机抽取样本各35人。两组幼儿平均年龄相同,男女生比例相同,对两组幼儿的家庭环境等无关因素进行控制。

  四、研究设计
  1、试验假设:
  幼儿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的体育运动模式,能够促进幼儿主体性运动能力的发展。
  2、选用和设计测量工具
  i. 幼儿运动领域能力评价表
  ii. 幼儿活动风格评价表
  iii.以《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为本,自行设计测试表。
  iv. 日常体育活动观察记录

  五、研究步骤安排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06 .3-2006.5)
  a) 搜集与课题相关材料
  b) 做出开题报告
  c) 投放材料,进行环境创设
  d) 运用测量工具实施前测
  (二)、研究试验阶段(2006.6-2007.1)
  1、依据研究开展试验
  2、设计研究区域活动情景,进行试验,在活动中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动态调整研究方案。
  3、进行前、中、后期测试
  (三)、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07.2-2007.7)
  1、 试验班于对照班的后测工作
  2、 将研究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六、依据的原则
  教育研究过程在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具体性和培养性,并遵循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即保教人员在教育上要协调一致,并与家长密切配合。
  2、安全性原则:安全第一是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应加强安全第一的原则。
  3、主体性原则:即在教育活动中,在教师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尝试性原则: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鼓励幼儿自己操作儿得出结论与经验。

  七、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一)、教师准备
  1、 搜集、学习课题的相关资料——《为了孩子的健康》、《健康第一步》、《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研究》等。
  2、 小组学习讨论“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了解“区域性体育活动”、“区域性体育活动”的研究内容。
  3、 调查试验班和对照班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 取得家庭的支持并使家庭了解“区域性体育活动”。
  (二)、幼儿准备
  收集废旧物品制作体育活动材料。
  (三)、材料的准备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起搜集许多种废旧物品。
  各种大小不一的饮料瓶,易拉罐,挂历,报纸,废旧凉席,纸壳子,酸奶瓶,布,废旧彩笔等。
  2、制作体育器械
  教师和孩子着手进行制作,用大饮料瓶装上沙子制作了沙瓶、哑铃等;用酸奶瓶制作小飞盘;报纸卷成纸棍,用布做飞盘和球;皱纹纸盒塑料泡沫做成彩球;才笔杆做彩圈,用布做布袋子;易拉罐做高跷、和拉力气等。
  3、购买体育器械
  轮胎、垫子、羊角球、平衡木、平衡器、高跷、乒乓球、塑料圈、大鞋、滚环、跳跳床。
  4、家长的支持
  皮球、跳绳、呼啦圈
  (三)、环境创设
  1、 按空间位置可划分室内区和室外区,室内放置部分小型器械,如跳跳床、高跷、平衡木、垫子等,室外放置了篮球架,轮胎、羊角球、大鞋等需要大场地才能玩起来的器械。
  2、有的体育器械需要孩子互相合作组装才能玩起来,所以我们划分为合作区域,如平衡木、垫子、梅花桩等器械。每次的的不同摆放、组合都需要孩子们合作。乒乓球、篮球、足球、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所以我们有划分出技能区,还有游戏区、大型玩具区、吊挂区、泥土区等。
六、课题研究测试评估表
  (一)、课题研究前测试评估表
  1、幼儿运动能力评估
  表一 创造性动作观察表
  年龄:5岁 日期:2006年4月 观察者:周燕

 

 
**
*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表现力
8
7
18
22
9
6
身体控制
5
7
17
19
13
9
动作创意
11
8
20
20
4
7
评注和观察
从表中可是却以看出两个班在三方面的能力相当,在身体的控制能力方面试验班的孩子欠缺表现得不好。动作创意方面试验班略强。

 

  **表示特别的能力 *表示一般能力  ○表示差等
  表二、障碍活动课程观察表
  年龄:5岁 日期:2006年6 观察者:周燕
站点
侧重点
技能水平
评注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
*
**
*
**
*
**
*
跳远
力量
4
20
11
5
11
13
11
18
6
9
14
13
平衡木
平衡
13
15
7
17
11
7
18
13
4
17
11
7
障碍跑
敏捷
5
12
8
3
26
6
6
21
8
7
20
8
从高处跳
平衡
9
21
5
11
21
3
10
20
5
9
22
4
跨栏
力量/敏捷
3
23
9
5
21
9
7
16
12
8
21
6
最后冲刺
速度
5
22
8
3
25
7
10
22
3
9
22
4
  **表示特别的能力 *表示一般能力  ○表示差等
  2、活动风格评价表
  表三、 年龄: 5 岁 日期:2006年6月
创造性活动
障碍活动
试验班
对照班
试验班
对照班
容易参加活动的
9
8
15
10
不愿参加活动的
4
2
6
9
自信的
6
8
9
8
试探的
21
19
23
17
嬉戏的
6
5
4
5
认真的
8
10
9
8
专注的
6
5
5
6
易分散注意力的
7
4
5
6
坚持的
9
10
8
9
易受挫折
6
7
15
10
安静的
3
6
6
8
多话的
19
17
12
15
创新的使用材料
6
3
5
3
实现的成就感
3
5
16
11
注意细节
3
2
5
7
对材料好奇
8
5
3
5
与成人互动
10
9
9
9
  测试结论:
  1、发现两个班的幼儿对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而坚持力、自控力、自主性和动作的技能水平表现的略差。
  2、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幼儿能力相当,试验班幼儿的创造力和克服障碍的能力较强,而控制力、力量及坚持性比对照班略差。
  3、测试为课题的研究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中、后期测试评估表
  1、幼儿运动能力评估
  表一 创造性动作观察表
  年龄:5岁半 日期:2006年12观察者:周燕
**
*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表现力
11
9
20
22
2
4
身体控制
10
10
19
17
6
8
动作创意
12
11
20
21
3
3
评注和观察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班在三方面的能力相的差异,在身体的控制能力方面试验班的孩子和对照班相当。其他方面试验班略强。
  **表示特别的能力 *表示一般能力 ○表示差等
  表二、障碍活动课程观察表
  年龄:5岁半 日期:2006年12月 观察者:周燕
站点
侧重点
技能水平
评注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
*
**
*
**
*
**
*
跳远
力量
11
15
4
9
18
8
14
14
2
12
10
13
平衡木
平衡
16
14
5
14
15
6
18
15
2
17
13
5
障碍跑
敏捷
9
17
9
7
21
7
8
16
11
7
19
9
从高处跳
平衡
15
18
2
11
19
5
11
14
10
14
13
8
跨栏
力量/敏捷
6
22
7
6
26
3
8
16
11
10
17
8
最后冲刺
速度
12
20
3
8
20
7
14
19
2
10
19
6
  **表示特别的能力 *表示一般能力 ○表示差等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幼儿能力不同,试验班的幼儿的能力强于对照班。
  2、活动风格评价表
  表三、 年龄: 5 岁 半 日期:2007年1月
创造性活动
障碍活动
第一次测试
第二次测试
第一次测试
第二次测试
愿意参加活动的
9
19
15
20
不愿参加活动的
4
2
6
3
自信的
6
8
9
11
试探的
21
19
23
17
嬉戏的
6
5
4
2
认真的
8
10
9
20
专注的
6
12
5
18
易分散注意力的
7
4
5
3
坚持的
9
10
8
16
易受挫折
6
5
15
18
安静的
3
3
6
5
多话的
19
21
12
15
创新的使用材料
6
11
5
9
实现的成就感
3
5
16
20
注意细节
3
6
5
7
对材料好奇
8
16
3
19
与成人互动
10
21
9
19
  第一次测试时间为2006年6月第二次测试时间为2007年1月。
  通过前后两次测试发现幼儿的坚持力、自控力、自主性和动作的技能水平表现的较第一次测试数据上有所提高。
  七、结论与分析
  一学期体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从活动材料和教师指导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一)、材料方面
  1、活动材料的丰富
  大班幼儿的合作竞争意识增强了,各部分肌肉力量提高,全身的协调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们增加了活动材料种类和数量。

@_@我是分割线@_@

提供的材料能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合作性和挑战性。如在体育活动中,我们提供的平衡木、梅花桩、小椅子、高跷等,必须通过合作,自己的组合、拼装才能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变换着器材的组装、组合,给自己增加难度,培养孩子们的挑战意识。
  2、使用和选择材料的情况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自己的身体的能力是自然的、真实的,在活动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来提供器材。如:通过幼儿选择器材情况,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随时调整器材的投放。通过幼儿使用器材的情况,可以了解幼儿动作发展水平、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及时调整锻炼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个别的指导。
  3、幼儿参与器材的准备、收拾及常规制定
  活动中和孩子共同制定器材,例如:飞盘、彩棍、彩球、皮筋等,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器材。
  具体说明如下:
项目
使用材料
收放材料
制定规则
孩子的表现
能够正确、创造性的使用材料,能合作游戏,明确场地使用规则。
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收放材料。
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制定规则。
  (二)、教师的指导方面
  1、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
  《纲要》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在运动中,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心理环境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如:利用园内大树的间距,架起一个果架,错落有致地悬挂着高低不同的各色“果子”,让幼儿进行摸高跳的。不同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幼儿,又如:开辟围墙的一方建造攀岩墙,让孩子们玩勇敢者的游戏。除了这些人为制造的运动器材外,环境中还隐藏着许多的资源,当孩子们融入环境中,草坪中迂回的小道上孩子们来回地走着,马路砖上他们使劲地在跳格子,花坛边他们或上上下下地在从高处往下跳,或张开双臂在走平衡。那些在成人眼中的危险举动,他们却时常偷偷地复演,他们用动作、身体探索着环境,感受着运动。在实践中,我们很尊重孩子的探索,鼓励他们与自然环境充分互动,危险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认识它、预防它,降低它,而不应该一味地躲避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钻等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了,同时动作更协调,更灵敏,更准确,更有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只对有兴趣的东西感兴趣,而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创设游戏的环境,既锻炼了孩子的运动技能,又增加了孩子对体育活动兴趣。如:游戏“小老鼠”形象生动的儿歌和动作,加上有趣故事的情节,孩子们猫着腰,悄悄的“吱吱吱的偷吃油”,“猫喵喵叫着来了”孩子们静悄悄的躲在一边一动不动,“猫”走了,孩子们高兴得欢呼着胜利。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情感获得满足,培养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材料不同层次的投放及使用,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
  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活动材料的投放、使用,大有学问。体育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运动,但各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兴趣点,所以,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材,如:小篮球,篮球筐,粘靶球,绳子,沙袋等,在运动区域架起“果子架”,放上投篮筐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不是指一味地增添运动材料,或一次性地提供多种材料,而是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运动器材的定期更换,既同一种器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稍作搁浅再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幼儿对器材的乏味,始终保持新鲜感。第二,器材的选择源于幼儿本身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出发来选材。例如,在折纸活动《飞机》后,孩子们对投掷活动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提供各种材料制的飞机,火箭,让孩子们玩飞机活动,同时,制作材料的不同,还能引起幼儿对不同结果的探索,做到多种知识有机渗透。现在的孩子,家里的运动器材要比幼儿园的新颖,可以让孩子自带一些热门的运动器具,与同伴交流分享。第三,鼓励幼儿对器材的创新玩法。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哪一种器材的功能是一成不变的,哑铃是用来举重,训练手臂力量的,但孩子们还用来滚,用来做滑轮站在上面练平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创新,并为幼儿的活动做好安全的防护。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意,发挥了老器械的作用。
  3、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幼儿进行互动,发展幼儿的自信
  区域性体育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和抗挫能力。首先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理解、尊重、接纳孩子想法和做法。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的行为和语言要处处表现出“接纳、肯定”幼儿的情感,在玩“轮胎”时,孩子们对滚轮胎失去兴趣时,他们会把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轮胎垒成小山、排成山洞,摆成“荷叶”,孩子们自己会钻、爬、跳,这是对孩子胆量与自信心的考验。每当孩子爬过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胆怯的心理在教师的鼓舞变得自信了。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思索“玩什么,怎么玩”,让孩子独自商量解决,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教师提供小椅子,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可怎么玩?幼儿会探索出多种玩法:以自摆成小树林,椅子转过来当马骑,将椅子不同叠放,进行爬山、走独木桥时,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不断加强,自信心也随之加强。

@_@我是分割线@_@

  有效的互动还在需要教师善于转变角色。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协助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减弱时,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时,教师以“鼓励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方式提出建议时,教师以“支持者”的角色支持幼儿发起主动互动。只有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保持最佳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的互动,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幼儿的呼应,幼儿在这种积极的循环互动状态下,会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自信回应教师的互动。
  4、教师有意的提供可搭建的体育器械。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和挑战意识。
  幼儿之间为了更好的创造性的玩教师提供的器械,他们互相分组、协商一起组合体育器械,活动满足与同伴交往的需要,也养成了幼儿的责任心与爱心。如:老师提供若干平衡木、梅花桩、大积木,孩子们会组合成一条探险的路,“爬过大山”、走过树墩、独木桥,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当他们轻松的完成了自己设计的路线,他们会自己重新组合搭建,给自己增加难度,如:独木桥的高度增加,梅花桩的距离加大,走的动作改为跳的动作,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他们会互相帮助,最后自己的组员成功地到达目的,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不仅大大增强,而且从中获得了成功感和继续挑战意识。
  教师的指导应该帮助幼儿知识的获得,帮助幼儿发展的能力,并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区域体育活动中,同样如此。只有在一个能让幼儿得到承认、支持和能获得自主活动机会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富有情感地、热切地、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活动,只有让幼儿具备这种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并扩展到幼儿教育的其他领域,这样才会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区域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供和使用丰富、有趣和符合幼儿兴趣的运动器械,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健康和快乐!
  体育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力量,对活动失败的幼儿帮助他将失败情绪转化为在一次活动的勇气。活动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幼儿在学习的愿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
  (三)、课题实施研究中的出现问题
  课题的实验研究阶段告一段落,“区域性的体育活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实施中结出了令人满意的果实,但在实践中我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实施者的体育技能及体育知识、目标意识需要加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待提高。观察、了解、评估幼儿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课题的实施者需要有自信、勇敢、勇于向困难挑战的良好品质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家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
  《幼儿园指导纲要》
  《健康第一步》
  《观察记录的几种方法》
  《为了孩子的健康》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