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玩玩具想到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

时间:2017-07-16 幼儿成长 我要投稿
最近发现教室里的积木、玩具好象经常会很乱,这边刚收拾好,一会儿又搞混了,我就开始观察孩子们玩玩具。

早晨,我组织孩子们玩积木。我请每桌派一个“代表”去拿积木,其他小朋友都坐在桌子旁边等候。我刚说完,好几个男孩子已经冲了出去,结果你拿一筐我拿一筐,玩具架上的积木被一袭而空,搞得每一组都有好几筐玩具,于是,我质问几个搬积木的小朋友“不是说好每组选两种玩具吗,搬了太多桌子上都放满了,怎么拿出来玩呀?”我再一组一组地进行调整。

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孩子们都在尽兴地玩着,可老是有小朋友哭着来告状:“老师,小朋友抢我的积木。”“老师,小朋友用积木打我的头。”“老师,我没有积木了。”“老师,积木都掉到地上去了。”我一看,赶紧说:“哎呀,那么多的积木掉在地上了,那怎么办啊?”有几个孩子索性就走开了不玩了,有几个孩子说;“拣起来”我就说:“自己玩的玩具应该自己收拾好,不麻烦别人,对不对!”孩子们都点头同意了,但结果真正收拾积木的,却只有我和另外两个懂事的小朋友。

除了玩玩具,还有有一些现象:喝水总有几个人不排队、看完书书架上总是乱糟糟的…

也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自我约束能力还没有那么强,他们对幼儿园的各种玩具充满着新鲜感、好奇感,在他们的意识中没有制度、没有规则,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玩一玩,把家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带到幼儿园,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结果就会出现争抢玩具、乱丢玩具、甚至为了一件玩具而互相打架的现象。

我想,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是第二学期了,通过上学期的集体生活孩子们已经比较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了,已有了初步的是非观念,是时候动些脑筋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抓好孩子的常规培养呢?我思考着…

从“提醒者的”角色开始

每次活动之前,我就有意把活动的常规给孩子们讲一到两遍,在活动中,还要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多提醒孩子该怎么做,同时老师更要加以身作则。

通过儿歌、故事培养常规

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儿歌、故事,以小朋友最能理解的方式将常规意识传递给他们。如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孩子们议论纷纷,“要爱护玩具,不要乱扔。” “轻轻拿,轻轻放,玩好送你回家里。”从儿歌中,了解了玩玩具的常规。通过简单一些儿歌、故事能帮助他们了解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自愿地去遵守活动常规。

在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日常的活动中有很多机会都可以进行常规教育,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适时捕捉时机,加以巧妙引导,是从小处抓起,从生活中的“玩”抓起。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