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交往能力也会有误区

时间:2017-04-11 幼儿成长 我要投稿
三月份的《幼儿教育核心期刊》已经发了有几天了,可是前段时间感冒病魔的缠身,让我总是提不起精神看书!这两天终于好多了,又能随时翻翻书来充实一下自己了。

我也随手看了好几篇文章,有很多文章都很有意思,让我很想和大家分享,如:《教师在幼儿同伴互动学习中的支持策略》、 《错过,或是相遇》、《让孩子用所有的感觉去了解世界》等。但今天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其中名为《教师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行为时的误区》这篇文章。

在幼儿园期间,教师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是在幼儿园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使命,幼儿园也是孩子们学习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等我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发现,我们教师身边会发生很多有关在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误区,也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一下。

文章《教师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是的行为误区》中,作者陈芳芳老师就在小班、中班中,找到了一些教师在处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里,整理的一些我们教师常常会犯的教育误区,进行的分析和设想。这些问题也常常会困扰新教师,甚至是老教师,也值得我们所有教师的发现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尽量避免这些不适合的教育,尽量给孩子们在发展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做好正面的引导作用。文中的案例如:

误区一:多次当众批评。小班的梁梁是一个热情活泼,乐意和同伴交往的孩子,但每次和同伴玩的时候,总是有小朋友来告状是,梁梁打人或是人玩具了。老师也免不了当中批评他几句。有一天,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教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批评了他,梁梁也承认了错误。还在全班面前说,要是梁梁还有下次,我们就都不喜欢他了。本以为梁梁因此会改善,可是这样一来。只要是有仍玩具、打小朋友,大家都第一时间认为是梁梁干的。

结合陈芳芳老师的分析,我觉得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虽然梁梁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其他幼儿也知道,可是教师不能再其他幼儿把梁梁的不好的习惯放大,这样会让其他幼儿对梁梁不好的习惯有了深刻的印象,认为只要发生了这样的事件,一定是梁梁干的,梁梁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觉得作为教师,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不但是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如何让孩子的坏习惯有所改善。

误区二:一味进行口头指正。小班的豆豆很喜欢玩汽车,看到铜板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他就会很想去玩玩,摆一摆。但是常常是没有经过同伴的同意,同班的制止豆豆都不愿意听,而老师接到告状,也只是一味的口头指责,但是一段时间过后,豆豆的行为一点都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点故意破坏的倾向。

结合陈芳芳老师的分析,我觉得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教师设法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以为告诉幼儿不该怎么样,不能怎么做,不可以做什么,而对这样的孩子接受到的却是相反的。所以我们教师,在面对此类情形时,应该要做出更有效的引导幼儿知道,怎么样的较为行为才是正确的,是受同伴欢迎的。教师也可以请做的好的小朋友进行分享自己是怎么做的等进行正面教育,效果会更好

误区三:重现不良行为。一天,中班的老师在拍摄孩子们的区域活动。在结构区拍到两个孩子因为在讨论谁打得好,最后因为不服气,就把相互打好的玩具推翻了。活动结束后,教师把刚刚拍摄的这一段放出来给大家看,并让幼儿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孩子们都说是不对的。可是在之后的几天里,不少孩子们在进行积木活动的时候,都在效仿视频中,两个孩子的行为,觉得很好玩。

看了陈老师的分析后,我发现,虽然教师的出发点式好的,想通过重现的方式告诉幼儿这个行为时不对的,但是这样的做法无意间却给孩子们树立了不良的模仿交往行为。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这种负面影响会更严重,比如小班幼儿,他们正处于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弱的时期,作为教师更应该给孩子们树立正面教育,多给孩子们看看好的行为习惯的视屏,和多用赞美的语气夸夸别人。陈老师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就是创设区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地方可以发泄,可以说说不愉快的事情,在“冲突桥”上和吵过架的同伴握手言和等。

误区四:注重短期效果。中班幼儿菲菲,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吐口水、说脏话、推撞同伴身体,同伴也不愿意和非非一起玩。当老师知道非非在参加一次美术比赛获得第一名,还给非非开了一个画展,小朋友也纷纷表扬非非真棒。渐渐地孩子们对非非的印象也有所改观,对他的指责和批评也少了很多。非非在表扬声中,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减少了,老师看到了这样的情节,也放松了对非非的关注。时间一长,非非听到的表扬声少了,他的坏习惯有回来了。

我觉得,教师凭借幼儿自身的一些长处去帮助幼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同伴对他的不好印象,这是可行的。但是想通过一两次的干预是收不到长期的想过的。在帮助有不良习惯的幼儿进行改善的同时,也要引导幼儿明确怎样的行为是受同伴的喜爱的,设法巩固幼儿自身的一些良好的行为。这有这样不断的螺旋式的提升,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改善同伴关系,提高同伴地位。

误区五:急于求成。小班的炫炫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幼儿有很多小伙伴和弯曲。但是他每当和小伙伴玩的开心时,就会兴奋的手舞足蹈,有时很容易碰到同伴,撞到同伴或是不加控制的拍打同伴、拥抱同伴。同伴也因此常常和老师告状。炫炫似乎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时不多的,但是总是屡教不改。一直反反复复,一次当炫炫刚拿起玩具冲向同伴的时候,突然停下了,突然说:“我知道不应该拿着玩具撞小朋友的。”听了炫炫的话,老师又惊讶又欣慰,知道平时说的话有效果了。

培养幼儿的交往行为时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进行多次教育失败后,不能对幼儿失去信心,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关于这五个误区,作为新教师的我们也常常会碰到,我们也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想法,多思考如何帮助幼儿把交往能力提高,让我们一起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