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概念教学也那样有活力——听金老师《最大公因数》有感

时间:2017-11-10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上周是校内市级名师教学引领周,还聆听了金老师的《最大公因数》。“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金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几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找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课堂上金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空间,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在动笔、思考、讨论交流中,让枯燥的概念课变得积极主动,同时,体验着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一、精心设计,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金老师开门见山的导入课题,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你觉得公因数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这样把新知与旧知很好的联系起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很好的铺垫。接着金老师让学生找16、12和18的因数,找三个数的因数,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巧妙,三个数能很好的体现公因数概念中的“几个数”。找好后,让学生自己理解公因数,学生的回答很精彩。学生很快想到了“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如果金老师能追问,那对理解公因数中的概念更深入。接着,让学生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三个数的公因数,找两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找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找几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在此过程中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新知,学会了方法。 

二、关注个性与共性,让学生感受方法最优化

原来老教材的题目都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而现在一般都是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我想将“求”改为“找”,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述上的变化,更是教学目标要求上变化。课标之所以作这样的改变,可能是“求”更多关注的是“算”,而“找”则更多关注的是“对意义的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金老师让学生理解概念后,运用教材中的一幅铺地砖的画面,从而去创设给贮藏室地面铺地砖的情境。在学生正确解读铺地砖要求后,思考讨论“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发现可以选择边长是1、2、4分米的地砖。而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边长1、2、4与16和12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运用。如果教室长80分米,宽60分米,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长是几分米?这个练习时,非常欣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每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现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只要找到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能知道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在让学生思考怎样找能最快找到最大公因数?学生在汇报交流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发现了很多规律与方法,金老师在这个环节起了很好的“支架”作用,给予学生适时、适当、适量的帮助。让学生感受方法最优化。

不过我想方法优化这个环节,如果放手让学生先用自己认为的最快的方法独立找一找,再汇报,我想让每个学生参与、发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不知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