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学习感悟:我的兴趣点

时间:2017-10-13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21日下午是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为我们做专题讲座《后“茶馆式”教学》,这是2008年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课题《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效能的研究》的重点探索。

对张校长讲课的一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1、每周进行一次全校性文艺演出,从不间断,下雨天在室内搞。学生在组织、编排、表演的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在中考中,总是名列前茅,更值得自豪的是,合格率达100%,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2、学校有近100门校本教材供学生选择。

3、一年级不上数学课。张校长觉得,一年级的数学课是把简单数学复杂化,有些数学课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连听课的老师也晕了。花那么多时间白花了,到二年级不需要几节课就可以搞定。但是他要发展学生的语言,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迅速,所以他主张双语教学,而且一年级每周一节数学活动课,用全英文教学。六年级增加一节数学课,用他的话就是一年级省下来的。

4、以学生学得怎么样来判断教师教得怎么样。像数学、英语课等,他经常会当场让学生进行考试,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5、教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或大部分学生能学懂的,教师不讲。

6、关注学习效能,效能是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使用同样的时间,学生学习效果越好,那么效能就越高。

7、重视“相异构想”,相异构想越多,越值得合作学习。相异构想是让学生暴露问题,进行思维碰撞,也不知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听了张校长的讲座之后,感觉他就是一个超人,有那么深厚的理论功底,那么精彩的表达能力,那么全面的素养,充沛的精力,他对每一门学科都能滔滔不绝,怎一个厉害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