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时间:2017-09-05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不听话,难教育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的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当尝试了各种教育方法之后还是没有起色时又该怎么办呢?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烦恼、气馁、愤怒、甚至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了。这时你改变不了学生,就尝试着改变自己吧!需要转变态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心态。在舒马赫的经典名著《小即是美》中给了我们这样的理解:在对立与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使教育的纪律和自由的要求调和呢?实际上,有无数的母亲和教师都在做着这个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一个解决办法来。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带入一种更高层次的、超越了对立的力量——即爱的力量……如此有分歧的问题促使我们自己努力提升到高于我们自己的层次;它们既要求又激发来自更高境界的力量,从而就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爱、美、善、真。就是因为有这些更高层次的力量,对立的事物才能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得以调和。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目前为止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现象,教师是管理者、引导者与掌控者,而学生是学习者、参与者和被管理者,一旦我们的被管理者表现出了不想接受老师们的“好心”教育时,这时的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地位在学生中有了动摇,就会采用各种方法来扭转学生的“不良”思想与行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们会乖乖的改正,但是现在个性鲜明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不再看做权威的,甚至有时在质疑老师的教育“你老师讲的、做的就一定是对的吗?”记得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今年我做三年级的班主任,这个学期学校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将班上的学生按照能力编排了学习小组,为了激励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每周给小组进行评分与奖励。当然评分高的小组得到的奖励也丰厚,经过几周的尝试有的小组一直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小组成员当然非常的高兴,而有的小组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即使老师进行了帮助但是小组的学习能力还是提高不快,于是老师想调换一下个别小组的里的学生,改变一下情况。涉及到要调换的学生,由差的小组调到好的小组,学生当然非常的开心,可是由好的小组调到差的小组,三年级学生已经能非常清楚的明白会意味着什么了。于是要调离一直第一名小组的小航非常的有情绪,而且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和老师顶了起来,“为什么让我换走,我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他们小组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老师有什么权利让谁换,谁就要换?我今天就是不换……”脾气大到将课桌上的书和作业本都扔到了地上,并且哭的非常的伤心。看到这个场面,当时我真是又生气又尴尬,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面对孩子的质问我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了。只是在强忍着情绪让自己保持平静,不想让学生看到老师在课堂上过于激动的言行。于是平静的对小航说:“老师知道你非常的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小组,你能平静的听一听老师让你和其他学生调动的理由吗?如果听完后,你还是有想法,我们还可以想其他的办法,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小航听了老师的话,还有在其他同学的劝告之下渐渐的平静了下来。这时老师告诉全班同学,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非常重要的成员,老师将稍差的学生调到好的小组是想让他们在新的小组中有进步;将好的学生调到稍差的小组中,是想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和原来这一组的同学一起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是发挥你能力的机会。一场风波就这样的渐渐平息,过去了。

现在回味起这件事,让我也从中体会到一些感悟。我们的学生现在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再是老师言行百分之百的拥护者与执行者了,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好在学生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现实问题了,而不是老师说东就东,说西就西,不敢有半点自己的想法表达。难办的是老师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要更多的想一想我们的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与想法,要去更多的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这样的老师才能更多的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而用威严建立起来的地位将会越来越不牢固了。我觉得这就是帕克.帕尔默想要老师们明白的“好教师与好父母每天都在地雷阵中探路,让这种紧张促使自己向越来越博广的爱敞开心胸——这是一种通过超越我们自己内心的紧张、为了学生和孩子们的最大利益来解决这些所罗门式的两难选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