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时间:2017-04-09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俗话说“手有十指,不一般齐”、“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看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是客观的事实。一个班级50来个学生不可能没有差异。从先天素质来看,有的学生天资聪颖,有的学生反应迟钝;从当前状况来看,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勤奋有余而智力不及,有的智力可嘉而品德不足;从家庭教育来看,一些家长文化水平高,教导有方,一些家长知识面窄,无能为力。

于是,在相同的学校环境里学习,相同的教师、相同的同学、相同的教学方法,但每个孩子的听课效果却截然不同,随之出现了作业质量的高低,考试成绩的好坏……

面对这样那样的差异,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教师真是有点不知所措,布置同样的练习题,优秀的同学十分钟就能搞定,而最慢的同学30分钟后还没“磨”出来,想要顺利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便会瞻前顾后,结果导致好的同学“吃不饱”,落后的同学硬僵着“不想吃”却还硬逼着“吃下去”。课堂40分钟本就宝贵得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但面对这么庞大的学生群体还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临近期末了,差异很明显地体现在测验卷上,优秀的同学近满分,即使错了,稍微点拨一下就行,而落后的同学仔细仔细地分析了一遍后,下一次遇到同样类型不同形式的题目又是一概不知。

无奈中,作为教师的我反复思考着。这几次综合模拟测验做完后,以最快的速度批改完试卷,然后对卷上同一类型错误的学生进行汇总:概念、口算、方程、递等式、应用题……在分析完试卷后,对不同类型错误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然后再根据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订正试卷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自觉,有时老师分析完题目后,他可能不加思考就把答案抄了上去,布置相应的题目练习一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有了名单的记录便减少了漏网之鱼,避免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做无用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复习中去。

平时教学中总会抽时间对个别同学进行谈心,临近期末,空余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呵呵。这个时候,每一个学生因为特别在意分数,情绪难免波动很大,特别是有些经常不及格的学生难免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这个时候就更需要谈心。于是,我利用放学前一点点空余时间根据学生情况分成类,将他们一拨一拨地叫出来谈心,优秀的同学肯定他们这几天的成绩并希望他们不骄傲,追求精益求精,他们都非常自觉,所以,谈心时间不超过五分钟,点到为止即可;落后的同学,特别是在及格边缘上的同学,谈心的时间较长一点,一方面给他们鼓励,另一方面提出几条比较具体的复习要求;有几个女孩子比较胆小,考试稍稍下降就会特别紧张,需要不断鼓励……

也不知道这样的效果是否好,但我想做了总比不做要好得多吧。想来,这样的做法应该有点“因材施教”的味道了吧,呵呵。

实施因材施教是一名教师追求的境界,我也在尝试着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