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美术创新活动——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

时间:2017-09-25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从主题活动审美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课时的紧张给课程的目标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提高课程有效性出发,我们进行了校本研究活动操作方案的探索。在校艺术特色这一板块上开展课题研究性学习。它的本质是引导小学生进入一种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课题研究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并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们艺术小学是一所书法美术教育特色学校,所以学生从事课题式研究学习的选题是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如:《超级变变变——西瓜熟了》《有趣的树》《去太空》等。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组建课题组形式,课题组规模一般在10人左右,教师作为小组一员参与其中,承担一定的组织和指导任务。

根据我校自身的优势以及我校的特色,我校从学段上把握阶段性,分年级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并初步形成了系列。低年级采用教师点拨法,教师提出一个主要构思,然后由学生围绕主目标进行一个问题的探讨。中年级采用师生合作法,在相互合作、讨论中达成共识,形成问题。高年级采用学生独创法,以学生兴趣爱好和实际出发选择内容,确立研究课题,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探索研讨——总结提高”的过程。

比如:低段组的《帽子秀》,在各班主任确定主题后,布置了一些任务,让学生进行调查,收集材料,如帽子的造型、作用、材料等,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帽子进行观察,并进行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有些帽子设计不合理,有些帽子外观好看,但材料选用不当,有些帽子很实用,但外形难看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经过一二年级学生的努力,他们设计的帽子富有创意。

又比如:中段组《捕鱼》的创作和表演显示了同学们之间不同的创作思维和表演手法,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艺术特性,显示了高超的表演天赋。如风雪中的捕鱼人,未装鱼饵去捕鱼……未带鱼具只拎小水桶去捕鱼……空身一人去捕鱼……捕到了一条大鱼。整个表演过程栩栩如生,刻画了一个真实而可笑的健忘捕鱼人,或在巨浪中,一叶小舟起伏于浪尖,而不幸的是被大鲨鱼吞噬,结果,渔夫连带小舟一起从鱼尾处逃出,又因为大鲨鱼过度疲劳,反而成为捕鱼人的猎物,想象奇特,大胆幽默,表现夸张,极具艺术感染力。

再如:最能够体现同学们主题活动审美化学习成果的作品——六1班创作的《垂钓》,融声、形、舞为一体,意境创设生动,形象展示入神,环境渲染入韵。头戴棕榈帽,身披棕榈衣,手拿小桶和钓鱼杆的三位老渔翁步履艰难地来到河边,河岸边芦苇枯萎,天还下着雪……此时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凄凉入耳——凄凄惨惨戚戚,最后三位渔翁终于钓到大鱼,音乐立马换成了《喜洋洋》,使观众意犹未尽。

综合美术创新实践活动以其鲜活动感的表演,独具魅力的艺术样式,吸引着孩子们好奇、求异的目光,深受孩子们的青睐。它是一部无字之书,是一座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从一个全新、独特的视野关照社会和人生。基于上述认识,本校主题审美化课题组瞄准了第二学期课题研究的方向,将美术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作为主题审美化综合实践活动课新的生长点,构建与实践了美育教育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活动过程,在主题的选择上,小学生选择的一般离自己的身边比较近,知识要求比较低。低年级侧重于探索自然,中年级侧重于探索自我,高年级侧重于探索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