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17-09-06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若让孩子用颜色来形容一门课,那数学课是什么颜色的?很多学生会用黑白来形容,学生的这一回答绝不是对于数学本身缺乏兴趣,他们为什么感觉数学课不是五彩缤纷的呢?这引起了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很多时候,数学课堂受到考试的引力,不得不转入题海的轨道之中,而在这一偏离素质教育和远离新课程理念的怪圈中,教师往往只追求“对与不对”、“会于不会”、“懂与不懂”……这样的课堂就像一道判断题,只有对错。也难怪学生会用黑白这两个完全相反的颜色来形容数学课了。

之前,我执教一节数学课,尽力让学生去感受一堂充满色彩的数学课。内容是三年级的《24小时记时》,此课由一张电视节目时间表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都喜欢看电视,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我在顺利引入后,面带微笑的说到:“大家都喜欢看电视,但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没有节制的看电视,那样会影响视力。”其实,在顺利的引入之后已经过渡到了下一环节,但这一句话,令我感觉过渡的更于自然,我巧妙利用数学课堂的这个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眼睛,爱护视力的教育。在练习的环节中,要求学生认读火车票上的时间,在学生回答后,我又问到:“如果你要去赶这一14:37的火车,你打算几点去车站?为什么?”这一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可对于不到10岁,缺乏生活经验,很少出远门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有意义啊。我想借助一道关于火车票的题目,不单教给了他们如何去认识上面的时间,也传授了他们生活的经验。在全课总结时,回顾课题《24小时记时》,一天就24小时,我语重心长告诉学生要珍惜宝贵的时间。

在这一课上,孩子们不单单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他们在我这儿明白了要保护视力,提前赶火车,更是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那是多么的五彩缤纷啊!所学知识受用终身,好习惯,好思品也是终身有益的。

较之于语文课,数学课多是数字和符号,没有什么感人的场景和情节,但并非单调乏味,请用心设计,给数学课添点色彩,建设理想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