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实的课堂案例——小组建设的本质追求

时间:2017-10-29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一、聚焦真实的课堂  案例: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下册) 课前:下发练习纸一张,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比、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概念的定义以及举例说明。第二部分为10道学生熟悉的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第一部分的梳理。

座位安排:课堂常态(2人一桌、4大组)

课堂实录(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将围绕与“比”有联系的一组概念来进行复习。请一个同学把自己已经梳理的概念以及举例说明展示给大家。注意下面的同学要提出改进意见,让我们大家都能得到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生1:比就是指两个数相除。我举的例子是“1:2”。

生2:既然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那我觉得举例的时候应该先举例一个相除再写成比的形式,比如写成“1÷2=1:2”

师:大家同意吗?

生:(点头)

生1:比例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的举例是“1:2=2:4”。

师:同意吗?你觉得他的举例怎么样?

生(齐):特别的简单

师:举例挑简单的举例,这是一种很好的想法。但更主要的是,得出这样一个比例,一定是要依据某一个数学上的规定,谁能来解释?

生3:我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比值不变”。

生4:我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检查,现在的外项积是“1×4=4”,内项积是“2×2=4”,它们的积相等。

师:这就是数学的思考方式,得到结论的同时一定是有数学的依据的。

……

(片段二):

师:真正的挑战开始了!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第二部分的练习。请注意分工要求:

1.四人讨论,把认为可以用比例思路解决的实际问题挑选出来。

2.四人分工,每人完成具体的练习。

3.先完成的同学,帮助组内完成得慢的同学,尽快共同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

开始。(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师:第一环节的讨论中,每一个组认为练习纸中的10道题能用比例解决的题数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我们按顺序交流,请相关同学做好准备。

生5:我做的是第一题。题中告诉我们“吨花生可榨油吨”,要求的是“吨花生可榨油多少吨?”和“榨吨油需要多少吨花生?”这两个问题用以前的方法是很“绕”的,到底谁和谁相除、相乘容易搞错。但今天用比例就很方便。我的方法是“解:设吨花生可榨油χ吨。:=:χ”,列比例的时候只要注意顺序问题,前面一个比是“花生:油”,后面这个比也是“花生:油”,这样思路就简单了很多。同样的道理,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写的“解:设榨吨油需要花生χ吨。:=χ:”。

生6:你的设有问题,因为在同一道题目中,2个未知数应该分别用不同的字母表示,第二个未知数应该用“y”。

师:你们感觉到用比例方法解决很容易,但容易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容易,也就是要找到数学上的“依据”。思考,这一题为什么能用正比例解决呢?

生7:题目中有“照这样计算”说明它的“出油率是一定”的,出油率是用“油:花生”的比值来表示,所以它们有正比例关系。

生8:你说的出油率是“油:花生”,但同学刚才解答的时候用的是“花生:油”,我想补充的是,老师在教正比例知识的时候,我们发现同样的4个数,可以组合成8个不同的正比例,所以在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变化,但“有序”是前提。除了“油:花生”、 “花生:油”,我猜想“花生:花生”、“油:油”也是可以的。

师:对!今天我们第一次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基于比例的有关特质来研究问题。一种新的方法,必定是有它的特殊要求和优势的,我们的学习就是要研究它、掌握它。

……

二、曾经的摸索

曾经,我们也追求外在的“形”,学习了一些学校的先进经验。比如,按某一次学习成绩,给同学分成A、B、C、D四个等级,然后每一个学习小组各有一个该等级的学生。小组一旦固定之后,每一个级别的学生就要负责好相应的学习任务。但这样做之后,首先是给学生贴了一张标签,即使是“A”级的学生,他也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担心下一次分组的时候自己的“宝座”是否能保住?这种赤裸裸的压力,某种程度上是刺激了学生的竞争,但肯定会对另一部分孩子的心理带来了伤害。所以,本着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做法在我校并没有得到推广。另外,我们也曾经尝试让一个小组的同学充分展示研究的成果,再让别组的同学给予质疑、补充,但这种形式感觉节奏较慢,也不能完全照搬。

三、我们的思考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以生为本”、“小组建设”等等热门的话题,我们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借助“江苏省教育科研基地学校”的平台,我们和省内各区域的名校相互交流,对“以生为本”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每一学期,我们都有主题式研究,比如对于“儿童观的认识与再认识”、 “课堂——生命的唤醒”、“游戏——儿童的天性”等话题做了反复的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分享智慧的场所,“分享”成为课堂中最大的幸福。但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分享的“过程”,而是其中蕴含的“品质”。它们应该很平常,如同呼吸和心跳,是自然的,也是按捺不住的,所以,我们不关注外在的形式;而关注:“分享什么?”、“拿什么与人分享?”、“如何分享?”

“分享什么?”分享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要有期待,但不能过于依赖,作为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们教师才是主力军。我们设计的课程应具有吸引人、发展人的力量。课程的价值在于夯实人脚下那块基石,让他走起路来更自信;课程的魅力在于唤起人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让他对未来充满期望。

“拿什么与人分享?”则需要我们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每一节课,都是在学生做好准备的状态下开展的。比如在上面提到的这个案例中,全体学生首先是要对整块概念的熟悉,要有自己的认识。扎实的基础、积极的思维产生的学习成果会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对自己学好这一门功课的信心。需要底气,需要作为,需要内涵,需要不断的完善,所以,我们不关注组织的形式,而是关注我们的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与品质。

“如何分享?”这是一个接纳、享用、创造的过程。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首先是尊重学生的表达,让学生能自主、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欢迎其他学生给予改进意见。整个课堂充斥的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绽放。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讲人,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听众,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需要把关键之处明明白白地与学生交流,使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提升,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