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先学”的内容与方法

时间:2017-12-05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先学后教”即让学生先学,看看哪里需要帮助,教师再适时地介入。我认为学生“先学”的任务必须是被精心筛选的,其原则是“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小学科学作为综合学科的一个分支,量化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学习内容的教学效果其实并不明显,而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都会本能地去进行探究,教学亦然,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程度会大大影响其课堂学习效果。因此选择能够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教学对象对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学习很重要。下面结合一些科学课程中的课例来简单谈谈学生“先学”任务的设计可以有哪些方法。

一、近在咫尺的“反应物”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科学学习源自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首先在实际科学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认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提供丰富的源于生活的真实的感性材料,消除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潜在恐惧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我学习的内容就在身边,以此调动他们在任何时刻都有去观察、实验、调查的兴致。

在《找拱形》这一课中,有个实验需要学生将书本压在乒乓球壳上,来测试圆顶形的受压情况。由于将完好的乒乓球分成两半较为浪费,要使它受压发生形变较难,如果我是学生,这个实验做到后来兴致全磨灭了。于是,我选取了食堂师傅剩下的鸡蛋壳,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当四个一半的鸡蛋壳承受住了近三十本课本的重压下依旧岿然不倒时,整个班级沸腾了。之后在分析研究圆顶形与球形结构的秘密中,更是水到渠成。

有人说:“学生会的不教。”很多学生对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均是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中,何不把这些课前生活材料请进教室,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反应物”里发现智慧的影子。

二、人人参与的“催化剂”

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特别对学生学习的要求都是“一刀切”,其实这不利于因材施教。

就学生先学的内容,我们教师需要给学生划定一个大方向,如:第一次上《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课后,我在作业批改中发现纯理论性的知识灌输,只有理解力强的学生能及时消化,分得清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而其余学生上课收效甚微。于是富有经验的夏老师建议我,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看校园里有哪些你认识的植物。结果,在汇报交流时连平时最“低调”的学生都踊跃地举手发言了,学生们说出来的植物种类远比教材中的来的丰富、真切,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课在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先学的内容后焕然新生。

自己发现的总比老师教授的印象深刻,可见人人都能参与的课前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一个“催化剂”。

三、引起思考的“生成物”

要是学生通过先学能够产生疑问并有所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目的性与针对性则更强。

小学科学课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比如提前一节课或者一周让学生去准备下次上课材料,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会或多或少的先进行自主性预习,为新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这样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上台当个“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通过准备材料而已经了解的知识与发现,同时提出还有疑惑的地方,让别的学生帮助解答或者寻求老师帮助。

例如三年级《动物》单元中,需要学生经历饲养蜗牛、蚯蚓、蚂蚁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不知不觉地提前展开了研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学生指着他带来的蚯蚓举手问:“老师,请问蚯蚓是用什么呼吸的?”这恰好是课堂中即将讲授的内容。

我认为,指导学生先学是教会学生学的一个渠道,而学生在先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更是先学任务设计的最佳的“生成物”。

四、豁然开朗的“副产物”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学习者的心灵发生了变化,其本质在于学习者的生命提升,学习者发生变化的地方只在他自己身上,学习说到底是学习者自己的事。理想的科学课是将我们生活中遇见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学习的研究对象,经过反复多次实验得出规律,最终又能解释生活的知识学习过程。

要是学生先学的内容在课后还能有更多的感悟产生,希望这样的“副产物”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延续下去。以我现有的经验与学识尚未能达到这个水平,但追寻的脚步不会停下。

正如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曾宝俊老师在今年省评优课活动中提到的:“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思考如何组织学生学,促进学生学 。在课前将活动设计和概念构建有机结合。”《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作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体,将可以交付给学生的尽量交付给学生,把可以由学生自主学的部分尽可能让他自己做。流于形式的先学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生先学任务的良好设计可以为有效课堂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