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孩子犯错的心理成因

常听见一些班主任发出这样的怨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没有几个听话的……”作为班主任,工作十分繁杂,头绪又多,最怕学生惹事生非,节外生枝,搞得班中“鸡犬不宁”。每当学生作业不做、违反纪律、发生纠纷、沉迷游戏……班主任总是颇感头痛,怨声哉道。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情况能避免得了吗?别忘了,小学生毕竟是一群成长中的人啊,活泼、自由是他们的天性。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尽善尽美,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他人不犯错误,何况是涉世未深、正在成长、需要教育和引导的小学生呢,再说,他们可塑性强,受各种不良影响,犯错是难免的。面对学生有心或者无心犯下的一个个错误,作为班主任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呢?首先要了解孩子犯错的一些心理成因。

小学生犯错误,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所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犯错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个性发展弱点。随着小学生独生子女数的日益增多,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身上发现有许多个性弱点:任性、懒惰、自我中心、心胸狭窄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顺境中骄横恣意,迷失方向。小学生的个性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已有的个性特点并不稳固,受外界的影响非常大,常常是直接反映其总体生活环境。

2.情绪反应强烈。研究表明11-13岁的女孩和13-14岁的男孩的情感,最容易受刺激影响,且反应强烈。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他们可能会遇事武断,行为固执,不听劝告。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互相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合理就冲他们大喊大叫……

@_@我是分割线@_@

3.自制力薄弱。自制力对一个人很重要,它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在采取行动时,自制力表现在不为环境中的各种诱惑所左右,能够克服各种内外干扰,还表现在自己的情绪状态的调节上。小学生比较依赖于教师和成人的帮助,意志的自制力比较薄弱,如果抵制不住诱惑,不能克制自己,就可能做出不应该做的事。

4.产生对抗心理。对抗是学生遭受挫折引起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抗态度。有这种倾向的学生,对他人的批评和帮助不满甚至误解,轻则置若罔闻,重则报复、破坏。对抗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缺乏良好的教育造成的。如:让孩子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压抑其兴趣和爱好;有些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非打即骂,使孩子过早蒙上阴影;有些教师在言语和行为上不尊重学生,使其反感,从而引起学生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

此外,小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还来自于一些社会的影响:网络、电视媒体、生活区域、日常交往等,还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品行、生活的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