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和生活学习习惯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了,但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个到处都充满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社会中,不得不老调重谈。

今年,我带大班(新接手的)。原本以为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较好的生活习惯。可第一天的情景,着实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可能是孩子们还沉浸在假期生活的快乐、自由中,他们对于集体生活还没有及时适应吧!

我在观察孩子一日活动中寻找原因,同时更努力地思考,如何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和生活学习习惯。

一、家园合作

家长是我们的支持者、合作者。首先,我们要取得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在这样的想法下,我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新学期寄语》。

家长朋友:你好!

很高兴能和你的孩子在大一班里相识。幼儿园大班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准备时期,我们希望孩子们都能在大班学习期间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入学做准备。

我们和孩子都处在相互了解、交流、学习的 基础上。我们也很希望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兴趣、能力。请家长朋友配合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孩子早日适应大班的生活。

谢谢!

大一班

二、常规培养

非常有幸,与刚做妈妈的小杨老师和保教工作挺有经验的张老师合作。小杨老师虽然是第一次当班主任,但她虚心、好学。报名那天的下午,我们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班务工作,针对开学工作和班级幼儿情况进行交流、讨论。

@_@我是分割线@_@

我们达成共识:从每一处细节开始引导幼儿进行“小主人”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如:课间活动前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保证我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尝试喝完牛奶(果珍)后自己洗杯子(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劳动意识,我们在努力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洗杯子的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自我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机会)……

三、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虽然不像小学那么规范,但它也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大班的孩子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在学习上为孩子提供好的环境和意识。课堂上我引导幼儿做到“六要”,(耳要听,眼要看,手要勤,嘴要说,坐要挺,脑要动)循序渐进地学习好知识本领。

昨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了社会活动《成长证明》,这是一堂知识经验准备充分的课,我们的家长都积极配合,准备了孩子小时候的 照片、鞋帽、照片等,同时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新学期的希望与祝福)。家长的参与让我们的课堂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孩子们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物品,谈论起自己小时候的事,都是那么地津津乐道,课堂上好热闹。当我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时,有的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于是,我故意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们,有的小朋友很快明白了。我又说:“小朋友的眼睛都很漂亮,我在找那些漂亮的眼睛,想看看它们,让我的眼睛里留下你美丽的样子。”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我为他们朗读了爸爸妈妈的话,孩子们都听得那么认真、仔细,都说自己长大了,一定能比以前更棒!

加油吧!大一班的宝贝们,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