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能表现主题,渲染氛围。--------小班主题墙“美丽的春天”的创设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主题墙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当前的学习任务。

●从儿童的眼光去发现、观察、体现春天的特征和变化。

实录:

1、从儿童的眼光去发现、观察、体现春天的特征和变化。在主题“美丽的春天”实施中,我们带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田野里、公园里寻找春天,孩子们结识了许多树朋友、花朋友,积累了丰富的“春天”感性知识。

2、 创设主题墙:如何让环境能表现主题,渲染氛围。 我们利用家长资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来创设“美丽的春天”主题墙。

我看到的春天:请家长运用图夹文的形式记录孩子看到的春天。很多家长运用剪贴、画的形式表现孩子观察到、感受到的有关春天景象(天气、周围植物的变化、人们的穿着变化、田野、公园的景象、春天里的小动物)。其中有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创编了一首诗歌:

春天真美丽

春风吹来了,

吹红了桃花,

@_@我是分割线@_@

吹绿了小草,

吹白了玉兰花,

吹黄了油菜花,

吹醒了小青蛙,

吹来了小燕子,

春天真美

2、 我在春天里:请家长收集孩子在春天的活动照片,将孩子在春天游玩的照片加以文字说明来表现春天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反思: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良好的环境要具有教育的价值,就需要环境和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他需要我们善于运用周围的环境,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在主题“美丽的春天”实施中,我们从儿童的眼光去发现、观察、体现春天的特征和变化,充分发挥农村资源条件的优势,带孩子走向社区、走向田野。孩子们来到田野,满眼是彩色的世界: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碧绿的麦苗、蜜蜂采花蜜、蝴蝶飞舞。。。。。。踏青归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于是墙壁就成为孩子们的经验、想法、表现的空间;主题墙饰成了艺术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们创作的印染“美丽的蝴蝶”,家长将孩子在春天游玩的照片加以文字说明来表现春天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创编的“春天真美”诗歌又将我们即将进行的教学

@_@我是分割线@_@

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在墙饰与教学的互动中,两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
在主题墙创设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也有了很多反思,要让环境能表现主题,渲染氛围,必须是幼儿感性经验的反映,只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观察、体现,同时也要让家长成为主题墙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参与者,创设的主题墙才会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