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大智慧——大班幼儿区角活动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大班幼儿区角活动时,教师在一桌面上摆出了几盘彩色糖豆和几把小勺子,勺柄都被绑上了长长的小棍,顶端处还涂有红色标记。几个孩子见状立刻围了上来,十分好奇。原来,这是教师新设计的“吃糖豆”游戏。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是:用勺从盘子里取到糖豆再送到嘴巴里;糖豆不能直接用手拿取,只能用勺取;用勺时须抓住勺柄的端头(红色标记处)。

接着,教师请出六个幼儿,每两人一组,让三组幼儿尝试按规则进行探索性操作。一开始,每个幼儿都各顾各地去取糖豆并尝试着探腰伸脖,可勺柄太长,嘴巴怎么也够不到勺头,每组幼儿都没能按照规则吃到糖豆。大概是糖豆的诱惑实在太大,几个幼儿忍不住直接抓取糖豆送到嘴巴里,他们的“越轨”举动引得其他孩子大叫起来。此时,教师倒是不慌不忙,微笑着让孩子们停下游戏,说:“我们都看到了,刚才有的小朋友太想吃到糖豆了,一着急就用手了。我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既不违反规则又能吃到糖豆呢?”此时,教师稍作停顿,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样子,进而启发道:“吃糖豆的时候是两个人一组的,是不是可以相互帮助呢?”教师再作停顿。“哦,老师,我知道。”一两个孩子像是突然发现新大陆般兴奋。很快又有几声附和:“我也知道了,就是你给我吃,我给你吃。”教师微笑着请这几名幼儿给大家演示。看到这几个同伴两两合作地吃到糖豆,其他幼儿十分向往:“老师,我也想玩。”“老师,我也要吃。”此后,操作区里便多了几把长柄的小勺和一两只盘子,盘子里每天都有不断更新的好东西。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这是孩子们快乐生活的一个亮点。

在吃糖豆案例中,或许教师的引导在某些细节上存有瑕疵,如教师没能给足幼儿协商和在操作中寻求答案的机会,但仍给我们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其一,教师发起与组织游戏的前提是把握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及即将面临的挑战。该游戏包含了新经验的获得,对于幼儿解决问题具有挑战性,也便具有了可能实现的最大发展价值。

@_@我是分割线@_@

其二,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不仅需要教师的有效启发,也离不开材料的暗示、幼儿同伴关系的调动等多种影响方式。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诱人的彩色糖豆、长柄的小勺子、教师的点拨、幼儿的商讨成了引导幼儿合作并体验分享乐趣的重要媒介。其三,游戏中的师幼关系是一种融洽的合作关系。面对幼儿违反规则时,教师和颜悦色的回应维护了游戏的和谐气氛,有利于幼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常习惯于对常规的集体教学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对于幼儿游戏特别是自选游戏的指导并不充分,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游戏是自主的、自愿的,任何外在的干预都会是一种干扰。实际上,任何一种具体游戏的内容与方法都不是儿童纯粹自发的结果,而且教师合理的指导也正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发挥自主性和实现自我的愿望,从而保障游戏发展价值的实现。可以说,游戏中蕴含着幼儿学习与体验的种种契机和可能,一次成功的游戏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其情境的营造、规则的遵循、问题的设置,角色间的合作、师幼的互动等,都是对于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的展现。游戏是童年快乐的源泉,更是童年成长的阶梯。小小的游戏孕育了孩子的智慧,又何尝不体现着我们教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