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及时介入——促进区域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今天通过学习华爱华教授对《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活动区游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联系自己工作一年来的的切身体验,简单介绍一下我对小班区域活动开展与实践的一点认识与理解。
  去年9月份刚工作带的是小班.大家都知道,小班幼儿刚入园,分离焦虑产生,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经常会大哭大闹,从小班幼儿新入园的特点出发,我们的区角活动将成为幼儿个别化学习的主要载体。同时,为了使幼儿真正在自主的游戏状态中参与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展,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情境,自然、逼真的情境对于幼儿经验的回忆和再现起了很大的暗示和刺激,有了这样的情境,才会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刚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能使幼儿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们应尽量在区角活动中为他们营造与其生活经验相关的环境。如娃娃家:娃娃家的游戏是最贴近小班幼儿的认知经验的,每位幼儿都可以成为娃娃家的主人。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语言不丰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有待发掘。所以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往往出现卡壳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时发生在我们班的真实案例: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思瑶、子浩、善若首先脱掉鞋子来到了温馨小屋。思瑶边去抱娃娃边对吴雨宸说:“宸宸还有小脚印呢。”这时我看到本来没打算进温馨小屋的吴雨宸跑了过来,脱掉小鞋子加入到了娃娃家中思瑶抱着娃娃,俨然是一位小妈妈的角色。是姜子浩、善若、雨宸在娃娃家里却无所事事,还没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走过去说:“你们好,我是“迪迪医生,”(我们昨天刚刚欣赏了迪迪医生这个小故事)谁是娃娃的爸爸、妈妈呀?你们的娃娃感冒好点了没有?”任思瑶说:“我是娃娃的妈妈,又指着唯一的男孩姜子浩说:“他是爸爸。”“那这两位是来看小宝宝的吗?”我指着善若和雨宸说。思瑶忙回答说:是的,他们是娃娃的阿姨。”于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角色。这时妈思瑶抱着娃娃用自己的额头轻轻地了碰娃娃的额头。对爸爸子浩说:“宝宝还有点热,你快去给宝宝冲药。”这时,姜边子浩拿起了娃娃家里小杯子和小勺子边说:“药冲好了,快给宝宝喝下去吧。”说着就去给娃娃喂药。这时阿姨善若说:“先吹吹,可别烫着小宝宝。”爸爸子浩听了有模有样吹一吹再一口一口喂给宝宝。”我说:“你们给小宝宝喂完药了吗?喂完后把小宝宝放床上我再给他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吧。”妈妈思瑶赶紧把娃娃轻轻地放到了小床上,爸爸子浩还轻轻的拍了拍小宝宝说:“别害怕,不是来打针的。”俨然一个真爸爸的样子。我走进去给娃娃做了检查,然后告诉他们说:你们的宝宝没什么大病,就是普通的小感冒,再给她喝两天感冒药,另外平时多给宝宝喝一些开水就可以了。”这时我看到阿姨雨宸找来了一块布,对娃娃妈妈任思瑶说:宝宝睡着了,可别在冻着她,快给宝宝盖上小被子吧。”妈妈任思瑶接过“小被子”盖在了小宝宝的身上。可能是因为今天天气很热的原因,妈妈任思瑶还给她的小宝宝扇起了小扇子(手工课自制的)。爸爸姜子浩说:“不能扇,可别再烧厉害了。”妈妈思瑶连忙放下小扇子。我说:“我们别打扰小宝宝休息了。”然后我们一起离开了娃娃家。
  区域活动的开展虽说是让孩子自主的选择游戏,但是我们应根究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不同认知,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有效的区域活动中。当区域活动中出现“卡壳”现象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成为幼儿区域游戏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观察者、记录者的角色,从而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广饶县西刘桥社区幼儿园 张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