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让插班幼儿快乐进驻爱的家园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在班级里,我们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孩子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漫无目标地张望着,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开心地玩着积木;大家一起快乐地玩着集体游戏时,个别孩子不愿参加,默默站在一旁做“忠实”的观众;有的孩子会默默流泪,特别容易受伤,还有的孩子没有常规意识,到处乱碰等等,这些现象大多发生在插班幼儿这个特殊群体中。“插班的幼儿特别难管!”“最怕有孩子插到我们班!” “插班的孩子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什么规则都得从头教。”……这或许是很多带班教师的心声。

2009年9月,我们班插进来一位白白净净的小男孩。乍一看,挺文静的,有点喜欢,像以前我带过的一位孩子,似曾相识。孩子的妈妈说,孩子一直放在托儿所,未上过幼儿园小班,或许是听了这句话吧,我不免也有点担心孩子。第一个星期,孩子表现得特别文静与乖巧,就是很少主动说话,我想孩子慢慢会好的。然而,第二个星期问题来了:一会儿,有小朋友说,“老师,他打我!”一会儿,有小朋友说,“老师,他抢我玩具!”一会儿,又有小朋友说,“老师,他推我!”每一次,当我走近他,试图问清原因时,他的眼睛总是这边看看,那边看看,什么也不会说。我想,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总得有适应的过程吧,于是我一边向告状的孩子解释:碰一下,不是打,他是不是想跟你做朋友,跟你打招呼呢,你问问他?另一边,我跟他沟通,想和谁一起玩,说出来,小朋友不喜欢用手碰的;如果要玩小朋友,可以问小朋友借,小朋友同意就可以玩,不同意就不能玩。再次,我和他的妈妈沟通:孩子有些不适应,小朋友之间交往还不太会,怎样引导孩子交往等等的话题谈了很多。我想,给孩子时间,他会慢慢适应的。

“老师,我孩子回来说,aaa经常打他”,一位家长跟我说。

@_@我是分割线@_@

“老师,aaa是不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啊?我孩子说,他上课经常拉衣服,我们孩子自制力不强的,我怕受影响,帮我们孩子换个座位吧。”又一位家长跟我说。

班内孩子们的意见,班内家长的不喜欢,加上他不理不睬的态度,让我烦恼万分。我有些抱怨,抱怨自己这么倒霉,碰上这么一个孩子。生活的态度决定生活的质量,我终究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抱怨者,我开始了我的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插班幼儿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太陌生了,他还不知道如何融入这个新的集体。怎样使他尽快适应新集体呢?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会用不同的爱的方式对待孩子,满足他刚进班时对爱的不同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肯定性的评价。赞扬是表达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如何表达赞扬与接受赞扬呢? 通过对aaa的观察、分析我发现,要及时把握赞扬的契机,灵活运用表达赞扬。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幼儿身上闪光点的“火眼睛睛”,让幼儿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发展,就要在这方面找出他的闪光点,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于是,aaa从入园开始就受到了我的亲切关注,我一见到他,我就热情的赞扬他“你的衣服好漂亮啊!”顺便问一句,“是谁买的?”自然的流露出了对他的欣赏和喜爱,同时激发他回答我,和我说话。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我抓住机会给予更多的赞扬。如:晨间跑步,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赞扬他跑得快;美术活动,我把他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户外活动,参加游戏时,午餐时,午睡脱叠衣服、入睡时等等。不论是突出表现还是一点点的进步,遭遇到挫折,或是克服了困难时,几乎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获得了我的赞扬。

@_@我是分割线@_@


连续的赞扬后,我发现孩子由开始的不作声,慢慢开始讲话了,有一次他妈妈来接了,我刚好在和其他家长交流,他拉着妈妈走过来,要妈妈也跟我说一次“老师再见!” 同时,我发现aaa和孩子们之间的茅盾也好像一下子消失了,他也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对于孩子们而言,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管是顺利还是不顺利都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就能够让孩子有战胜一切的信心。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幼儿的爱和热情,用这种爱,这种积极的态度,引领着目光去欣赏,去发现幼儿的点点滴滴,并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用美好的心态影响每一名幼儿,让幼儿不仅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也逐步学习发现别人,欣赏别人,赞美别人,这才是真正使人进步的最佳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