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谈谈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八圩中心幼儿园   刘亚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目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作为小班老师的我,更加注重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一、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前,我们教师只注重观察幼儿的智力水平,注重知识传播和生活上的照顾,却很少观察幼儿会做什么,教师大多不愿让幼儿动手,避免幼儿出事故,反而增添麻烦。在家庭中,溺爱孩子的家长更是包办代替了一切。成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幼儿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孩子们成人后,缺乏相应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居里夫人就是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注重培养她们的自我服务能力,运用成功的教育,使大女儿获得了诺贝尔奖,小女儿成了杰出的专家。相反,有一位母亲曾因惧怕独生子到外面受人欺负,从2岁起不让他与外界接触,更不许他做任何事情,结果,孩子长到16岁时,连跑都不会,智力发展也不及6、7岁幼儿。

小班幼儿已能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动作会更加灵活而且有条理。如果成人能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帮助鼓励幼儿完成他们所做的事情,会使

 

@_@我是分割线@_@

幼儿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感,从而形成一种自信,这是幼儿将来学习和工作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应从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开始,如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在我班(3——4岁)新入园的45名幼儿中,有3个幼儿不会嚼饭(吞饭),有6——7名幼儿不会拿勺子,有16名幼儿不会自己洗手,只有5名幼儿会脱衣服,3名会穿衣服,没有1名幼儿懂得要把玩具收好,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针对这些问题,我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本班幼儿采取了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四项措施。

(一)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

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如单纯的讲解,示范,幼儿学起来就感到枯燥无味,这并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设计出各种形式新颖的游戏活动。如:我在教幼儿扣扣子时,用废布自制了许多的果树,用扣子当果子我说:“果树上长满了果子,幼儿就把果子尽快地扣上去。”如说:“我们把果树上的果子都摘下来。”孩子们就把扣子解开来,这样反复练习解扣子和扣扣子的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会穿衣服时,我运用边说边做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穿衣服。“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刺溜刺溜上房子”,幼儿学起来积极性很高,而且在以后每次穿衣服的过程中都有幼儿边说边穿。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消除了紧张情绪而主动

   

@_@我是分割线@_@

参与练习,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得到了发展,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自我服务的意识开始萌发。

(二)利用多种活动和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规程》中指出,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自我服务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如:我班幼儿认识蛋。我改变以往的刻意教学方法,有一天下午点心是吃煮ji蛋,我把煮熟的蛋分给孩子们。一边让孩子们看、摸、闻。然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剥去蛋壳、品尝蛋。这样,幼儿既认识、了解了蛋的外形特征,又在剥蛋的过程中掌握了劳动技能。当幼儿把蛋壳剥完后的高兴劲,使我感到让幼儿自己来劳动的重要性。

然而,仅仅依靠教育活动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掌握学习的时机,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如:进餐前后,午睡前后,户外活动,季节变换等。例如:小班刚进来时,幼儿园中餐吃虾,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虾壳剥去后幼儿吃,又省心、又省事,但这样是剥夺了幼儿学习、动手的机会,我改变了过去做法,让幼儿自己来剥,他们既学到本领,又有了食欲,可谓是一举两得。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_@我是分割线@_@

,采用综合教育的手段,就能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认为“我能行”。

不少好心的家长,对孩子潜在的能力往往估计过低,对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视为故意的执拗,不听话,给予训责、打骂,其结果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逐渐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上不会自理,学习上缺乏独立思考、害怕困难、缺乏主观、畏缩不前的人。显然,这与新时代对培养孩子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对孩子从小就要不失时机地培养这种独立性,让孩子认为“我能行”。

 首先,要热情地支持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孩子有这种独立的需要时,成人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切不要当孩子这种独立的愿望还处在萌芽状态时就加予扼杀。比如,我班的顾嘉伟小朋友虽然年龄最小,但他是个聪明、好强又爽气的小男孩。每天来园在园门口就与妈妈说“再见”,示意自己进教室,请妈妈快走,但他妈妈放心不下儿子,怕在园门口到教室门口这一段路上儿子磕着碰着,怕儿子进教室后不吃午饭,左怕右怕,反正没事做,就干脆在儿子身后跟着,进来看看,弄得顾嘉伟有时大哭大闹,因妈妈不尊重他,没满足他表现自己独立的愿望,坍了他的台,让教师笑话了,而有时真的发起嗲来,非要妈妈喂完饭再走。有时本来顾嘉伟在幼儿园午睡好好的,而且自己能穿、脱衣服,可他妈妈中午想起儿子来,就在起床前又来看他,给他穿衣,使得他儿子“衣来伸手”,弄不好还缠着妈妈让她不要走,或要跟着回去。经过我与她几次交谈后,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以后再也不发生类似的情况了。现在,你看每天顾嘉伟进教室时总是响亮地喊声“老师早!”有时更甚:“老师早,我自己进来的”,多么自豪,多么神气。

其次,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成人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逐渐提高,对孩子能做的事情放手让他学着做,如洗手、吃饭、穿衣服鞋袜、整理小床、分放餐具等等。还可以以信赖的口吻,委托孩子为成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到邻居家借东西,到附近的商店买小东西等。当然,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适当的,是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并要注意安全。

   再次,帮助孩子但不代替孩子。孩子的学习过程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代替,那就不仅使他们失去了动手操作,克服困难的机会,而且容易养成他们学习上的信赖心理。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因此成人应鼓励幼儿面对挑战付出努力。比如,每次手工活动时,当老师示范完制作方法请小朋友动手制作时,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大声喊:“老师,我不会”,甚至干脆将制作材料往老师前面一推,大有让教师全权负责制作的架式。那时,我总不急于帮忙,而是说:“别急,老师会来帮助你的,不过你要自己先动手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孩子听我一说也只好自己做了。有时,才辅导了一位小朋友,那些大喊我不会的孩子居然已经自己完成了,而且做得还挺不错的,有的的确有困难的,我就耐心地再讲解,再示范,或者帮助他做难的部份,让他做易的部份,或者给他示范对称的一半,另一半让他自己完成,活动评价时,有意表扬那些孩子学会克服困难,以激发他们的成功感,鼓励他们独立活动。那时总会看到他们自豪满足的笑脸。久而久之,幼儿将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实施经常化教育,养成

   

@_@我是分割线@_@

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

幼儿自我服务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必须通过教师经常的、细致的教育及幼儿自觉的参加与练习,才能逐步形成和巩固,教师既要善于抓机会让幼儿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无意中反复练习,班上的老师要相互配合、要求一致、教育一致,使幼儿行动上明确,要鼓励幼儿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更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倾向,不能听之任之。小班幼儿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在园中自己穿脱衣服,回家后,却是另外一个人,什么事都是家长包办。有的幼儿要自己做,可家长怕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又做不好,非要亲自“下手”。因此教师尊重爱护每个孩子,使幼儿感到教师是最可亲近的、最可信赖的,幼儿接受教育就相对容易了。只要教师以爱为本,从严要求,经常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就能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

三、幼儿自我能力培养的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班45名幼儿,都会自己拿勺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脱衣服,大部分幼儿会整理玩具,会自己剥蛋壳、虾壳。可见,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练,比过去传统的示范、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促进了幼儿小手机能的发展,使

   

@_@我是分割线@_@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激发了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萌发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我们在擦桌子,很多幼儿提出要自己擦,而且擦得都很认真,很像样子。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家抢着帮妈妈干活,能自己穿衣裤,学着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大人帮忙。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通过教育实践,我感到,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切实可行的。它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扭转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只要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整体目标出发,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制订科学周密的计划,重视小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的培养,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