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指导,把区角游戏归还给孩子吧!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区角游戏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我们现在普遍采取的与教学主题紧密相连的一种游戏形式。孩子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的好玩,在游戏时间里孩子是自由的、开心的、满足的,能满足他们的本能需要。而我们更推崇的是区域游戏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希望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技能提升的结果,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学到了,提高了才达到游戏的价值,而忽略了游戏的本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渐渐发现许多看上去热热闹闹的游戏场面的背后却是我们没完没了的提问和孩子绞尽脑汁的回答,是我们积极指导时的追问和孩子消极被动的回答,是我们僵硬呆板的语言启发和孩子不用思考的回答。如何使区域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的一扇门呢?何时指导,指导时该以什么样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呢?

一、要对自己在孩子游戏中的角色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游戏中什么是指导?什么是干预?谁是游戏中的主人等。区域游戏中孩子是主人,老师是孩子游戏的幕后支持者。孩子置前老师置后,老师从一个引领者过渡成一个尊重幼儿游戏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而且教师的支持性指导区别于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在孩子游戏时我们关注幼儿游戏的兴趣,从孩子的兴趣挖掘游戏素材,将游戏归还给孩子,发挥游戏的价值。同时我们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关注孩子的差异,并有征对性的进行指导。

二、游戏的指导是要开放式的。

不仅是思想理念上的开放。在区域游戏中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儿的原则,尽可能让幼儿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作为游戏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主动探索来满足自己的游戏。更是言语的开放式,如“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请用它来试试,看看会怎样?”等,不轻易的对孩子的游戏作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而是留给幼儿探索思考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思维、引起幼儿的互动,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耐心倾听同伴和老师的发现,教师要善用欣赏的口吻表扬孩子点滴的进步,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三、教师指导的艺术在于保护和不破坏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给予幼儿“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指导。”合理把握指导中的“为”与“不为”。

⒈合理选择“为”的契机。这里的“为”是指教师的介入指导支持了孩子的游戏意愿,使孩子顺利进行游戏,推进游戏的进展。教师的积极有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过度、频繁的指导也会妨碍孩子的游戏。因此,教师的“为”是有前提、有条件的。

⒉教师要吝啬自己的语言,找准“不为”的时机。

“不为”是指教师不主动指导幼儿,采取不干预的态度和行为,认真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将孩子放在需要理解和等待的位置上去认识,但这里的不为并不是教师的怠慢和放任,而是积极的观察、理解,更是一种等待,即看似不为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为。

@_@我是分割线@_@

我们只有观察和等待,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同时不轻易对孩子的游戏过程作指导。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我们要合理把握“为”与“不为”的契机,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此外我们本身还应该注意指导的方式,尽量不要影响其它正在活动的幼儿。偶尔的观察和走马观花似的观察或许能发现部分问题或问题的表象。持续而有重点的观察往往才能发现问题的核心,因此在幼儿游戏时对已出现问题的游戏区域可逐一定点观察指导,而其他区域可流动性观察指导。

四、要重视对孩子游戏的评价。

游戏的评价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导。评价时容易出现两种声音,有的教师一言堂,自己总结孩子在游戏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也有的教师放任孩子自己评价,孩子得不到思维的提高和经验梳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帮助幼儿整理获得重要的经验。积极的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的评价方式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依靠自己心目中的权威人物来评价自己。在区角游戏中我们摒弃要横向评价,积极采用纵向评价,始终让孩子们在每次游戏后都有一种成功感,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促使他们能更主动、更积极地表现自我。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孩子自发交流,让孩子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鼓励他们倾听同伴的声音,分享游戏的经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游戏水平。交流时我们多用互动式的谈话方式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观察心得和发现进行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等,再谈谈“是怎么发现的?”“你是怎么想的?”等,使幼儿了解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最后以“下次你准备玩什么?”“你还想怎么玩?”等设问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游戏评价成为梳理自身经验、解决矛盾、提高游戏水平的阶梯。

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老师教的欲望太强、太主动,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游戏也如此。如果老师教的多多的,填得满满的,孩子们就失去了自由翱翔的空间, 在幼儿面前,我们不妨“被动些”、“迟钝些”吧!“相信孩子吧!”“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吧!把游戏归还给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