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班幼儿用色彩表现想象能力之研究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色彩,没有色彩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单调。童年是美好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美丽的梦,而画画是孩子们的一个梦想,如彩虹般美丽的梦。孩子心中的世界要比眼中的世界大得多,他们表达自己精神生活的方式是缺少不了色彩的,他们的想象是自然而不是抄袭,是摆脱现实中的客观实物的约束,而进入想象创意出来的。超越现实,才会进入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日常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领略自然美,不强迫规定他们按照我们对色彩的理解,给他们多一点的机会,让他们更有自信,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想象空间,对于孩子们所做的尝试应给予鼓励和肯定,慢慢地让孩子们体验、感受和想象描绘多彩的世界,以此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对色彩的认识和兴趣,唤醒他们潜在的色彩想象。

孩子天生是艺术家,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从而用孩子自己的色彩去表现、感受、想象多彩的世界。

二、课题界定:

每个孩子之间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中班幼儿的思维还是趋向于直观因,对色彩的感受、想象、表现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孩子在绘画中会构建自己的世界,画出来的色彩与实际生活中的色彩差别很大,形象和色彩在客观上并不存在,也许小草的颜色不再是绿油油的简单平涂,这时候我们不要轻易拒绝,如果孩子们只是习惯用常用的色彩,那么作品的画面将平淡而令人趣味索然。

@_@我是分割线@_@

但是大胆的想象也并非随心所欲,凭空妄造,随便涂画。只有依据色彩的基本审美规律,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们的才华。懂得爱生活,会积累生活经验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天地也就越广阔。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积累中班幼儿对色彩的表现能力的有效策略和经验。

2、鼓励幼儿亲近大自然,用色彩表达他们的想象和幻想,实习色彩创作的愿望。

3、通过研究,让幼儿学会从自己生活中具体小事情入手构思,克服概念化的内容,努力去表现自然界、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培养其用色彩表现想象的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色彩表达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利用合适的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用色想象力:通过玩色、涂色等活动形式激起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美的能力。

3、亲近大自然,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

4、利用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五、课题研究对象:

幼儿园中班幼儿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中不断改进活动策略。

七、课题研究策略和措施:

1、课题启动前做好精心准备和策划,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

首先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科学化,扩大知识面、用现代的前卫的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实验,优化和加速实验进程。其次构建幼儿循序渐进学习模式:

@_@我是分割线@_@

(1)深入生活,让幼儿学会观察。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世界通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观察就是从客观生活入手,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感知事物,让幼儿走向生活,去无拘无束的生活活动中,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发现、挖掘美",让幼儿学会观察,深入生活,感受、培养对色彩的兴趣。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

(2)提高幼儿欣赏能力和水平,感受体验色彩。

世界是美丽的,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世界中。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找出典型的色彩作品,让幼儿感受作品中色彩的美。因为色彩往往会带给我们某种心理感觉,包括味觉感、音乐感、情绪感、温度感及触摸感等。利用这种丰富的色彩心理感受,可以表现出具有感染力的色彩效果。

(3)创设自由的绘画环境,表现色彩想象

不同的色彩会带给我们不同的联想,我们应放手任幼儿展开天真幻想的翅膀,让她们无拘无束地尽情去创造,感受着生活色彩的斑斓。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色彩,只要用心捕捉,让幼儿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色彩情感的基础知识进行绘画实践及表现色彩想象。

2、选择新颖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

新异的事物可以引起孩子强烈的探究愿望,而中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

@_@我是分割线@_@

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游戏,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如:玩色游戏,通过多种趣味游戏,认识颜色,了解颜色变化过程,逐渐引起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当孩子们对色彩有了浓厚兴趣时,开展一些涂色游戏,通过涂色活动,逐步引导幼儿由随意涂色到搭配涂色,发展幼儿审美表现能力。中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应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多种颜色作画,不要用单一的色彩表现画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颜色框架去局限幼儿的思维。小班的孩子可以一物体用一种颜色,中班的孩子我们者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将每种物体用线条分割后涂上不同的颜色,边画边观察不同色彩相搭配的效果,积累初浅的色彩经验。

3、鼓励幼儿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色彩,认识色彩。

中班的孩子正处在是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他们依靠直觉去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然后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体现他们眼中不同的美。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是一切创作的源泉,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们应有效地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尽可能地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感受、了解、发现,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并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培养他们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其从中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色彩美感。孩子想象力是孩子创作画的一大特点,幼儿的画不能速成,不能拔苗助长,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应该保护无定性,注意对他们画创作的自由发挥,这样将会使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儿童每天都在感受着时代的脉搏,指导者应从这些变化中找出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东西,努力指导儿童从中感受,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画作品来.

@_@我是分割线@_@

4、在创作中学会大胆的用色

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我们应当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想法,一切从画面需要出发,不要受固有色限制,自然的画出他们内心的色彩感受。对于色彩的感受,幼儿的内心世界远比我们成人丰富。幼儿在作品中往往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抹,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而毫无顾忌的,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有如太阳可以画成绿色、小羊画成红色。孩子的创作的过程中是独具的想象力,他们喜欢幻想,喜欢把不可知的东西变成现实。我们不要用固有的颜色框架去遏止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在他们的创作中不要强迫规定他们按照成人的意愿去涂色,给他们多一些选择和自由,尊重孩子绘画的自由精神,别让他们失去对色彩的主观把握。我们应重视幼儿期色彩的培养,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唤醒他们潜在的色彩想象。但我们也要告诉孩子,无论主观、客观地表现色彩,随意的涂画或过份的装饰,效果不一定好看。在作品的画面上只有让已确定的基本主导颜色来挂帅,其余色彩配合安排,才能使作品取得更理想的画面色彩效果。

八、课题研究步骤:

1、 准备阶段(2010、9—2010、11):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组织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分析现状,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 研究阶段(2010、12—2011、2)收集材料,注重对课题各项资料的积累;实施课题研究,开展实践活动;记载好课题阶段性小结。(每月一次)。

3、 总结阶段(2011、3—2011、8)完成研究论文。

九、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