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1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对于的创作背景和作者,通常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课将实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当堂检索。
教学创意: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
情境导入
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
《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字认词,积累好词好句,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
2、通过朗读了解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主题。
3、学习用排比的句式进行写作。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主体与主体间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主题。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
突破方法: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疑,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方法:读——悟——赏——拓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积累字词。
2、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热爱你足下的这片土地吗?那么就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来形容它吧!(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对所描绘的对象有自己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准确表达自自己的感受。)(学生活动:学生用所给句式说话。)
同学们的语言是那样的优美和深情!是啊,当我们面对着如此美丽而广博的土地时,怎能不生发感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深情地讴歌过我们足下这片多情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端木蕻良的笔共同去领略我们足下这片黑土地的魅力!(设计意图:激情激趣,让学生带着热情走进。)
(串联词:首先我们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目的性更强,学生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串联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依托,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所给出的微型词典走进,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
三、读一读知内容
自由快速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共读,先指名朗读、再教师范读、最后全体齐读。(设计意图: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学生活动:学生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串联词:前面两位同学读得都非常棒,连我也禁不住要一试身手了,下面由老师来给大家朗读好不好?)
(串联词:还剩下最后一部分,把读的机会留给大家,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故乡的事物?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
是谁在对土地发出誓言?发出了哪些誓言?
(友情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的习惯;了解的具体内容。)
四、悟一悟探主题
(串联词:的'内容是为主题服务的,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的主题。)
思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友情提示: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思考。)(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掌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主题的学习方法。)
五、品一品赏特色
(串联词:内容和主题固然重要,但形式也的必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赏析的语言。)
思考: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写得精彩?为什么?(友情提示:你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多个角度去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文学语言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合作解疑。)
六、写一写创佳作
(串联词: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端木蕻良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富有气势和感染力,是因为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他能写出那么秀丽的词句,你们能不能?既然如此有自信,那就快点动起你手中的笔吧,我期待着欣赏你笔下绽放的美丽花朵。)
请同学们结合所给出的句式写话。
句式一:“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
句式二:“土地是……,……;土地是……,……;土地是……,……。)
句式三:“在春天……;在盛夏……;在秋日……;在严冬……。)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所学自创佳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写,然后小组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然后全体同学共评。)
七、想一想展视野
(串联词:你们的作品写得都那么富有诗意,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那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写思乡和爱国之情的诗句吗?)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写思乡或爱国之情的诗句?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积累。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积累意识,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八、提供资源平台:
(设计意图:将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九、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我们足下这辽阔而富饶的黑土地的神奇,欣赏了端木蕻良匠心独运的作品,了解了那断永不能忘了的辛酸历史,同学们创作了那么多令人称道的作品……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请你动起你的手完成今天的作业。
十、布置作业:
1、请你将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积累在积累本上。
2、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一些与“九一八”事件相关的资料,编一份小报,来加深对这篇的理解。(设计意图:延伸拓展课内知识,同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附:结束寄语“学海无涯,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博击知识长空的雄鹰,经历风雨,享受成功!)
十一、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物产丰饶思恋家乡
关东沃野
景色美丽热爱祖国
《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富有激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 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结构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5、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 “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主旨
九、拓展:《我爱这块土地》
《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PP软件、录音机等。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教后记: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结合〈最后一课〉来讲。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来导入。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用联系时代背景,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
《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1.精心导入
播放《国歌》的音乐,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2.感悟内容
a.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b.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
c.再读课文,将体会结合起来。
d.下面研究一下,国民为什么能雄健,先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
e.国民为什么能“雄健”?同学们采集课文说话,这样说: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他们……。
f.选读课文,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并谈谈理由。
g.明确雄健的含义。
投影
比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徊,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小结:
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播放课件)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3.朗读体味
a:下面一个人读一段,请五个学生读。
b:四人小组讨论,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c:分部朗读:男、女个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齐读。
体味反思质疑交流
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大家交流一下。
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总结: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延伸作业
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土地的誓言》教案】相关文章:
《土地的誓言》的教案09-10
《土地的誓言》教案01-02
土地的誓言教案10-27
《土地的誓言》的教案15篇11-05
《土地的誓言》教案(精选20篇)03-06
《土地的誓言》教案15篇03-12
《土地的誓言》教案范文7篇07-18
【精品】《土地的誓言》教案11篇03-07
【必备】《土地的誓言》教案三篇02-20
土地的誓言教案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