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摇篮》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摇篮》教案1
一、活动题目
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五、活动过程
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
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
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六、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七、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摇篮》教案2
《摇篮曲》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一定对比,使歌曲洋溢出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2、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教学重点:
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是一节示范课教学,学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家作为切入点。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效性,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中间穿插音乐的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演唱歌曲时以表现歌曲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比较中发展学生对歌曲中母爱的表现能力,知识技能学习与体验歌曲的情感中,感受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感铺垫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学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三、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学生:有。
四、新歌教学
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后请大家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学生: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教师:这样的音乐适合小宝宝入睡。(出示一张妈妈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的图片)大家平时有没有的睡不着的时候呢?学生:有的。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数绵羊、听音乐??
教师:老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听舒缓的音乐,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马上就会进入梦想。像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这首我国东北《摇篮曲》就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外国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的舒伯特创作的。听后请大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听后说出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
教师:歌曲的特点说与刚才我们听的东北摇篮曲非常相似,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书上的歌词与录音中放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
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与书上不同的歌词。听歌曲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阶段目标:用甜美、柔和声音以及连贯气息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力)。
教师:熟悉了作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有几句?我来弹,大家听(教师弹琴)。学生:判断,一共有四句。教师:最后一句与哪句一样?
学生:观察歌谱后找到答案,与第二句一样。教师:第二句与哪句相似?学生:与第一句相似。教师:哪句的节奏出现变化了?学生:第三句
教师:节奏比开始时显得宽了还是紧了?学生:宽了。
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们看到什么变化了?学生:节奏变化了。
教师:我们能唱一唱吗?(指导学生唱这个地方)学生:唱这个小节2.23.21|。
教师:如果用符号来标记句子,为了清楚,人们就用a+a1+b+a1的形式来标记。
4、解决歌曲难点:装饰音(运用比较法)。
教师:这句还有一个地方不太容易唱好听,你们听到范唱中是怎样唱的吗?学生:有个拐弯儿。
教师:如果我们不加拐弯儿,我相信大家都能唱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54325|(指导学生唱)。学生:唱不带装饰音的歌谱。
教师:现在我加上装饰音来唱,大家感觉到什么?我唱两种,大家听,大家感觉哪种演唱更加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学生:带装饰音的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师:你们能把这个小拐弯儿,唱得很准确吗?咱们来试一试。学生:唱加装饰音的地方。
教师:这个地方唱会了,请大家完整唱歌谱。(伴奏)学生:听琴完整唱歌谱。教师:这样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创作时也分了段,大家在学习歌谱过程中,感觉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学生:两段。
教师:歌曲在创作上非常短小、精练,在众多的摇篮曲中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摇篮曲中的经典。我想不仅是由于歌曲结构的规整,摇篮曲的特点鲜明,而且也因为歌曲中这种伟大的母爱。你们感觉是这样吗?还有补充的吗?
5、完整唱第一段歌词(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师:我们先来唱歌曲第一段歌词,看谁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学生:轻声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师:还可以,歌曲情绪是安静的,优美抒情的,我们在唱时注意歌曲的气息要连贯些。(教师示范怎样运用气息演唱歌曲)
学生:坐姿、气息调整,以更积极的状态演唱。
6、自学歌曲第
二、三段歌词(自主学习)。教师:我们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吗?学生:很想。
教师:我给大家些时间自己先唱一唱,等会儿我们再齐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大家基本没有问题了,我想听听大家怎样运用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伴奏)。学生:演唱第
二、三段歌词。
教师:妈妈对着睡在梦乡的孩子,愿望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他(她),你们唱后还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感觉妈妈非常辛苦,希望宝宝快些睡着,妈妈好休息一下。教师:你体会的很深。
7、完整演唱歌曲(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气息支持、充满感情的演唱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进行演唱。
四、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摇篮》教案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
zǔ 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
祖 啊 浓 望 摘 掏 蛋 忆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 啊 浓 望 摘 掏 蛋 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祖先 浓绿 一望无边 摘野果 掏鸟蛋 回忆
第二课时
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摇篮》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大海摇篮》,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复习歌曲《海》,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
教学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激趣导入 播放录音,聆听大海的`波涛、海浪声。
二、 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放录音欣赏
1、问:老师演唱的这首歌表现的是怎样的大海呢?播放音乐自由说自己心中大海的样子。
2、看图后回答问题说一说两幅图的大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这两首曲子分别用哪幅图来表示。举手回答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回答。
3、边听边思考听后回答问题,并说一说为什么?听范唱录音听后回答。
4、请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海的波涛和海浪声)提问: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出示两幅图看看这两幅图表现的大海有什么不同?(一幅是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大海;另一幅是暴风骤雨、波涛汹涌的大海)直观感知。养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并使其为感知、理解音乐服务。
设问:表现风平浪静大海的音乐是怎样的?表现暴风骤雨、波涛汹涌的大海的音乐是怎样提示:从速度、力度、表现情绪上来考虑。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不同音乐情绪的不同表现力。
5、导入歌曲教学,并与前面的不同音乐情绪的感知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听辩感受音乐的情绪。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复习歌曲并处理歌曲
1、歌曲表演
2、评价
3、完整表现歌曲《大海摇篮》 选择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随录音范唱。(找几个同学到前面来为歌曲伴奏)
4、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问来讨论)
5、小组合作创编动作来表演歌曲。
6、自评、互评、他评的形式。
7、找几个表现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几个同学加打击乐伴奏。
《摇篮》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摇篮的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摇篮。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大胆想象,尝试讲述儿歌的不同发展。
活动重点:
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
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 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另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摇篮》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档林,你们喜欢原始档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档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档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档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赛”是“寒”下面的两点变成“贝”。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第二课时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档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档林的美丽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档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档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档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档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档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档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档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档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板书设计
大一望无边
摘野果、掏鹊蛋
祖先的摇篮猜想祖先的生活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感叹祖先的美好生活
《摇篮》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3.学会对家人的感恩。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音乐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1.图片若干
2.VCD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复习儿歌《小树叶》。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观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老鼠在什么上面呼呼大睡做着甜甜的美梦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认识认识这个东西吧。”
二.基本环节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摇篮》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播放音乐)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呢?请你们说一说。那么好听的歌我们再来听一遍吧,不过这次我们要带着问题来听了,听一听这首歌里面唱的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再次播放歌曲)。
师:“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歌曲里面都唱的什么?非常的棒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刚才听到的,有蓝天、大海、星星、...那老师还听到了,白云、浪花、小鱼、摇篮、咦?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幼儿回答)你们是这样理解的,老师告诉小朋友摇篮是一种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婴儿睡在上面非常的舒服。”
(3)出示第一段图片
师:“刚才歌曲里面唱的什么是摇篮呢?(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呢?(摇着星宝宝)什么轻轻飘呢?(白云轻轻飘)那白云轻轻飘得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幼儿回答)谁睡着了?(星宝宝睡着了)”(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加上动作)
(4)学习第一段歌曲
师:“这一段里呈现出来这么多好看的图片,下面我们用舒缓、优美的声音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老师幼儿一起唱)小朋友的声音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再来一遍。”(再次唱第一段)”
(5)出示第二段图片
师:“那刚才小朋友还听出谁是摇篮呢?(大海是摇篮)摇着谁呢?(摇着鱼宝宝)鱼宝宝是怎么有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什么轻轻飘呢(浪花轻轻飘)谁睡着了呢?鱼宝宝睡着了。”(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加上动作)
(6)学习第二段歌曲
师:“我们一起在用优美的声音学习一下第二段吧。(老师幼儿一起唱)小朋友的声音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再来一遍”(再次唱第一段)
(7)两段合起来一起来一遍
三.结束环节
师:“我们一起来给这首好听的歌加上好看的动作吧。谁能做一做。(先幼儿进行创编)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老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跟学),然后跟音乐来一遍,下面小朋友我们一起邀请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跳一遍吧。”(跟音乐再做一遍)
四.延伸环节
师:“小朋友你们小时候做过摇篮吗?那你们知道小时候都是谁为你们摇着摇篮入睡的?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养育我们长大都非常的辛苦,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来回报他们,今天晚上我们回到家中为你的爸爸妈妈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教学反思
备课时,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片段为切入点,导入环节师幼互动良好。
在活动基本环节中,就幼儿来言,基本上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起主导的作用。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了不同的问题,,但还是在幼儿自主去发现,去操作,去创造这一块儿做的欠佳,老师急于给予幼儿答案。
就老师而言,准备充分,切合主题,课堂氛围较为融洽。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幼儿能够循序渐进的进入角色。但在活动中,仍不乏许多正确的废话,急于给予幼儿答案,对于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没有预想到,采取逃避的态度。
就整节课而言,突出重点的目标实现了,但没有突破难点。环节交代清楚,整节课下来还算流畅,但是话语较为啰嗦,不精练。对课堂的把握能力欠佳,还需多多努力。
听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我觉得以后的课还需多多推敲,特别是要尽可能的能接住幼儿抛给我们的“球”,不要采取逃避,要正面回答,这才是“传到授业解惑也。”
《摇篮》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舒缓的特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欣赏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活动难点:语言的表达活动准备:课件、娃娃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今天我给小朋友请来了漂亮的宝宝。你的眼睛在宝宝身上看到了些什么呢?
2.星星宝宝很调皮,眨着他们的亮眼睛,怎么也不睡觉。月亮妈妈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妈妈吗?
二.欣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忙。音乐姐姐带来一首神奇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3.摇篮曲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2.我们小时侯和星星宝宝一样很顽皮,哭着不睡觉,这时,你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你知道吗?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4.幼儿随音乐自由动作。
四.延伸
1.小宝宝听着摇篮曲睡着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一直抱着宝宝,他们可真辛苦!宝宝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2.伴着音乐,幼儿进行表达。
教学反思:
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活动中创设了哄宝宝睡觉的场景。通过游戏,满足幼儿各种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如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这样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同时,满足了幼儿非常想要模仿成人这类情感的需求。活动给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更是一首让每样事物都入睡的舒缓、安静、优美的摇篮曲。这才是摇篮曲欣赏的更高价值。
不足之处:
但在引导幼儿创编抱娃娃动作的时候,如果能再给幼儿多一点拓展的机会的话,也许孩子们创编出来的动作也就更加贴近生活了。
一次活动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让孩子们真正有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生活感受、艺术感受,教师有责任在天长日久的日常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这种爱的教育价值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延续和升华。
《摇篮》教案9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探索实践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1=C 2/4 1 2 3 4│5 ─│ 5 4 32│ 1─ ‖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你好!
【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一举两得。】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每当你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在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古今中外许多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在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下面我们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那位同学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师:而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到大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像一下,你们小时候,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哄着你们睡觉,那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进入今天的主题,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及德国三B
【设计意图:了解与歌曲有关的更多知识。】
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母爱情感。】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学唱歌谱与歌词
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1)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2)教师呈现乐谱,学生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应该在哪换气?
引导学生标出换气口,引导学生在唱谱时注意吸气和换气。
(3)强调在八度大跳处,找发声练习中的感觉用气息支持声音。
模唱歌词,初步唱会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
(1)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
(2)在演唱中注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演唱的呼吸,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对孩子真挚的爱,演唱时要将歌曲中母亲慈爱、安祥的形象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解决下列问题;
(1)注意歌曲情感与弱起拍的歌唱呼吸,把声音唱得连贯、柔和。
(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
(3)歌词中“贝”“魂”“帝”“你”等字咬字后牙关应尽快打开,声音要自然。
(4)注意长音与装饰音的吐字咬字与归韵,并唱得轻松自如。
(5)随着旋律起伏,要做出自然的强弱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真挚的'爱。,
四、创作与表演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教师负责音响播放及侧面观察、引导。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演唱及表演技能。】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唱。
2、东北民歌《摇篮曲》
师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老师随着歌曲一起唱。
讨论:比较二首歌曲的异同。
师:不同是前者直接抒发感情,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感情。
相同是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摇摆的节奏。
总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安宁、亲切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设计意图:感受音乐的多元化,让学生感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同一音乐体裁的歌颂。】
六、课堂小结
1、师:通过你们的演唱和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与妈妈的爱是那么深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歌曲,想一想妈妈平时为我们不停的操劳,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师: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
《摇篮》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学习按照儿歌的语言格式仿编儿歌。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摇篮,
师:看,这是什么?
你睡过吗?睡在里面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软软的、暖暖的,睡在里面真舒服啊)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摇篮》,我们一起看看吧
2、欣赏课件,理解诗歌
1)欣赏无声课件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完整欣赏诗歌(有声)
师:这些画面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们听到哪些好听的话,能用诗歌里的话来说一说吗?
3)观看课件,分段理解诗歌
(1)蓝天是谁的摇篮?为什么是星星的摇篮?星星是怎样睡着的?
(2)大海是谁的摇篮?为什么是鱼宝宝的摇篮?谁来摇鱼宝宝的?
(3)花园又是谁的摇篮?为什么花是花园的`宝宝呢?花宝宝又是怎么睡着的?
(4)妈妈的手是谁的摇篮?宝宝是怎么睡着的?
3、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师:诗歌中为什么白云、浪花、风、歌儿都要轻轻地呢?
那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引导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朗诵诗歌。)
4、表演诗歌
师:这么美的诗歌,如果配上动作更美,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5、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师:小朋友,在自然中有许多像蓝天、大海、花园这样的摇篮,摇着她们的宝宝,请你们想一想,还有谁睡在什么样的摇篮里呢?
幼儿自由讨论仿编,要求幼儿用诗歌中的话说一说。
6、结束
宝宝们在摇篮里睡得真舒服呀,让我们轻轻悄悄地站起来,让他们美美的睡一觉吧。
教学反思
在我园的教研课上曾经把语言领域的诗歌活动提出来做过探讨,老师们都觉得古诗、散文、诗歌教学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主要是要理内容、体会意境,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仿编、创编。诗歌“摇篮”是我在我园上过的一堂公开课,所以是自己实际操作过的,感悟和体会也比较多一些。总的来说效果还是比较好,对自己语言的组织呀,提问的准确上性呀还是比较满意。觉得幼儿在我语言的引导下自主发展的空间还是比较大,思维也比较活跃,活动性也比较强,孩子比较感兴趣。只是在与幼儿互动时感觉自己对幼儿关注全体还不够,同一个幼儿请几次来回答问题的情况稍微多了一点;还有就是觉得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临时的应变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调整,以期服务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还有些一味地想从幼儿那里得到自己教学活动设计中想得到的答案,违背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应多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考虑,运用正确的教学理论,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做到最大化地发展幼儿。
《摇篮》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的安静、温柔,能够在摇篮曲的情境中轻轻地哄宝宝睡觉。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布制玩具,一个摇篮。
2.《摇篮曲》、《黑猫警长》主题曲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是我的小娃娃。咦,小娃娃在说话:我要睡觉!我要睡觉!
师:小宝宝有点累了,要睡觉了。你们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入睡的呢?(幼儿讲述并模仿)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爸爸妈妈是让他们听音乐入睡的,那我们今天也来试试用这个方法来哄娃娃睡觉吧
2.选择欣赏乐曲,通过比较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1)播放两段不同的音乐,供幼儿选择。
老师这里有两首好听的乐曲,选哪一首呢?
(2)播放幼儿选择的音乐。
师:听一听这首乐曲合适吗?为什么?(根据幼儿的选择放乐曲。)
师:我们再听一听另外一首怎么样?
师:我们应该选哪一个呢?
3.创设情景,完整欣赏乐曲。
师:好的,让我们就选这首安静、优美的摇篮曲给宝宝听吧。
教师抱娃娃进行表现,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4.根据幼儿讲述的感受,老师介绍摇篮曲的特点。
师:听了这首乐曲娃娃已经快睡着了。为什么娃娃听了这首乐曲就安静了,想睡觉了?
小结:这种很优美,很安静地音乐叫摇篮曲,摇篮曲是专门哄宝宝睡觉的曲子,你们小的时候,妈妈一定也唱着摇篮曲哄你们睡觉的`。
5.幼儿跟音乐展开联想,进行表现。
师:在你们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唱着歌哄你们入睡的。今天,我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宝宝入睡吧。你们的宝宝都在小床上等你们呢。
宝宝们都睡着了吗?嘘,不要吵醒她们,轻轻把娃娃放到床上去,帮他们盖好被子吧。爸爸妈妈们都去外面吧,让宝宝好好睡觉吧。
活动后研讨:
在小班上学期我想让孩子接触到比较典型的曲子,例如摇篮曲、进行曲等,让他们初步了解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在音乐的活动中能够有稍深一点的探索。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分辨什么样的曲子才是适合睡觉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儿也特别容易进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语言、动作带娃娃睡觉。活动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不足的是在环节的设置上还不够流畅,哄娃娃睡觉的时候想轻柔的语言、动作和情景有些不匹配,最好在孩子自然地抱娃娃听音乐入睡地时候观察他们的自然表现,在之后的环节中加以提炼。
《摇篮》教案12
教材分析:
《摇篮》是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二中的一节教育活动,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宁静温馨的画面。诗的最后一句转向妈妈和宝宝 ,会唤起幼儿对母亲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亲情是多么美好。谁是摇篮?摇的是谁?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这些都是由作者精心安排的,这也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表现了作者对和平、宁静、温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基本教学思路:
幼儿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向往和平、宁静、温馨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新纲要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摇篮》这一首儿童诗的:首先,通过出示真正的摇篮,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然后伴着柔美的.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一种美的氛围,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借助课件引导幼儿观看意境优美的画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并为仿编诗歌打下了基础。为了突破仿编诗歌这一难点,我先引导幼儿看图仿编,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最后请幼儿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能有表情地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摇篮
2、和幼儿人数相当的纸、笔等材料
活动过程:
(播放优美的摇篮曲,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一) 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出示摇篮,播放摇篮曲)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轻轻的摇着摇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摇篮》。
(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 教师配乐诗朗诵,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2)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3)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的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
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教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看着画面,自己说一说诗歌。
(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读,看谁读得最美。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4、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 听了这么美的诗歌,老师也想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
草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风儿轻轻吹,草宝宝睡着了。
2、 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幼儿看图仿编。
3、 发挥想像,幼儿自由仿编诗歌。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摇篮》教案13
教学目标:
1、将歌词与身体动作结合起来表现内容,为儿歌加上动作。
2、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词语,为《摇篮曲》填上自己喜欢的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录音机,《摇篮曲》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1、教师用提问方式引出幼儿的讨论话题:
①每天晚上你几点钟睡觉?
②你是习惯自己按时睡觉,还是要爸爸、妈妈催着去睡觉?
③睡觉前,你还想做什么?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关于睡觉的话题,教师小结后,引导幼儿观察图画,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提示幼儿说出图画内容。
①图画里面有谁?
②它们在做什么?
③谁的习惯好?
晚上9点了,窗外的天空上的星星在眨眼,小猪妞妞在房间里睡觉,小狗却还在啃骨头。小猪妞妞的'习惯好,小狗习惯不好。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我要睡觉啦》,边朗诵边做动作:“星星眨眼了,月亮打盹了,晚上九点啦,我要睡觉啦。”
4、教师放录音磁带,要求幼儿按自己随意设计的身体动作表演《摇篮曲》。
5、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修改儿歌歌词,例如:可以改为“星星眨眼了,月亮打盹了,晚上九点半,宝宝睡觉啦。”也可以改为“外面天黑了,小狗汪汪叫,晚上九点啦,妞妞睡大觉”等。
建议:换一首儿歌,让幼儿创编动作来表演。
延伸活动1、表演:指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演简短的故事、诗歌或歌曲。
2、创编:带领幼儿参加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启发幼儿用儿歌语言表现大自然。
3、绘画:指导幼儿画一幅夜晚的画面,要用彩色笔涂上颜色。
4、带回家的活动:请爸爸、妈妈带领自己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夜空,看星星和月亮在天空里有什么变化?回园后说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
附儿歌:
《摇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自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
《摇篮》教案14
活动目标:
1、轻柔、连贯地唱摇篮曲,并边唱边做动作,表现歌曲安静的性质。
2、为歌曲编唱其他有关的摇篮和宝宝的'歌词。
3、体验摇摇篮、哄娃娃的情趣。
活动准备:
对音乐性质的感受有一定的分辨经验。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家》。
感知歌曲优美的旋律,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家》。
启发幼儿想象,并仿编歌词,教师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带领幼儿演唱仿编的歌曲。
2、熟悉新歌《摇篮》的旋律及性质。
听教师弹奏乐曲,感受乐曲性质,讨论音乐好像说的是什么事。
跟着音乐做关于哄娃娃睡觉或表现舒缓优美的动作。
3、学唱新歌。
教师范唱。
理解歌词内容,念歌词。
在月球旋律伴奏下,轻声学唱。
边唱边做动作。如:摇摇篮、拍娃娃、抱娃娃等,表现歌曲轻柔、安静的性质。
4、为歌曲编唱新词。
引导幼儿创编。如:大海是摇篮,它的宝宝是谁?说一说,唱一唱。
幼儿探索创编新词并演唱。如: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
5、复习音乐游戏《逛公园》。
《摇篮》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一一对应指读的方法阅读图夹文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阅读活动,提高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热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自制放大的.图夹文故事大挂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挂摇篮”。
3、摇篮曲背景音乐磁带一盘。
4、“兔爸爸”“兔妈妈”“兔宝宝”“摇篮”的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摇篮曲的背景音乐,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书,把书里的故事找出来好吗?看书的时候要注意一页一页地翻看。
2、请个别幼儿看着书讲故事。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放大的图书)对,故事中讲了兔妈妈生了一个兔宝宝,兔爸爸高兴地说:“我给娃娃挂一个摇篮。”(教师用一一对应指读汉字的方法阅读第一幅图片。)
3、学习第二幅内容。
教师:“兔爸爸会把摇篮挂在哪儿呢?”(幼儿回答)
4、学习第三幅图片
教师小结:兔爸爸再一次失败了,都把小鸟、小猴的尾巴当成挂摇篮的地方了,那你们再想想他会把摇篮挂在什么地方,谁的身上去呢?(发散幼儿思维,进行创造性地讲述)
5、学习第四幅图片
教师:最后兔爸爸到底把摇篮挂在了什么地方?(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夹文)兔宝宝再摇篮里怎么样了?(兔宝宝在摇篮里睡得多香啊!)
6、幼儿与教师一起阅读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思品教育:
教师:兔妈妈、兔爸爸看着宝宝在摇篮里睡着了,心里怎样?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爱爸爸、妈妈吗?他们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你们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8、给故事起一个名字。
教师:你能给故事起个名字吗?(出示汉子卡“挂摇篮”)
【《摇篮》教案】相关文章:
《摇篮》教案06-23
《摇篮》音乐教案10-29
《摇篮》大班教案11-14
祖先的摇篮教案01-13
摇篮教案中班03-26
摇篮曲教案10-21
植物生长的摇篮教案04-18
《摇篮曲》教案08-27
《摇篮》教案(15篇)03-06